《装备保障效能评估与建模》系统地论述了装备保障效能评估与装备保障评估建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应用技术。全书共3篇7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装备保障评估相关理论、军事系统建模理论、装备保障综合评估、综合评价方法,以及装备保障评估系统等。 《装备保障效能评估与建模》可供从事军事科学、国防科技、系统工程与管理科学领域研究,或对此领域感兴趣的科技工作者、研究人员、教师、学生学习参考。
装甲车辆混合动力电传动技术集车辆、电力拖动、自动控制、新能源、计算机等领域技术于一体,是未来全电战斗车辆的一种重要动力驱动形式。本书是作者及其研究团队在坦克装甲车辆电传动领域中的研究成果与经验总结,是一本理论性较强,而又紧密结合研究工作实践的专著。本书主要内容有:装甲车辆电传动系统基本概念与分类方法;电传动履带装甲车辆纵向动力学和转向动力学及其控制,控制理论;混合动力电传动系统内燃机一发电机匹配与控制;驱动电机以及控制;综合冷却系统设计;电传动综合控制与能量管理;动力电池成组应用与管理;电传动履带装甲车辆系统仿真与电传动系统试验技术等。全文阐述条理清晰,图文并茂,通识易懂。本书可作为从事电动车辆相关领域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工作人员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教师、研究生和高年级学生
《16-17世纪西方火器技术向中国的转移》由尹晓冬著:明清时期,随着西方传教士来华,西方的科学技术知识开始传入中国。由于战争的需要,西方火器成为最早受到明朝重视的西方技术之一。明朝中晚期传入的佛郎机、鸟铳、西洋火炮等西方火器提升了中国的火器技术水平和战术水平,与此同时,明清时期的弹道知识也逐渐发展起来。《16-17世纪西方火器技术向中国的转移》通过对明清火器文献的分析与解读,从技术史角度,对16-17世纪传入的佛郎机、鸟铳、西洋火炮的制造工艺以及相关弹道知识进行深入、系统的探讨。对火器史和明清科技交流史感兴趣的读者,会从书中得到一些收获与启示。
是为普及装备综合保障的基本知识,配合国家军用标准GJB3872《装备综合保障通用要求》的宣贯和实施工作编写的。内容包括综合保障的起源和发展,保障性和综合保障的基本概念,保障性要求的确定程序,规划保障(规划使用保障、规划维修和规划保障资源)的内涵和简要过程,装备系统部署保障的概念和主要工作,保障性试验与评价的类型、内容与方法,装备保障性分析,装备保障性分析记录和外军装备型号开展综合保障工作的案例。 《装备综合保障实施指南》内容详尽、描述清楚,并尽可能多地给出示例。《装备综合保障实施指南》对理解装备综合保障的基本概念和GJB3872的实质内容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对实施装备综合保障工作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装备综合保障实施指南》实施指南可作为贯彻实施GJB3872的培训教材,可供装备机关和论证、研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