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出发,详细介绍导弹总体设计理论、原理和方法。其主要内容包括导弹的研制过程,导弹战术技术要求与分析论证,导弹的质量方程和主要参数的选择,导弹外形设计,导弹的部位安排与质心定位,导弹系统性能分析,导弹总体优化设计。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也可供导弹科研、设计、生产和使用部门的工程人员作为技术参考用书。
本书针对防空雷达飞机目标识别的难题,以“物理机理-数学模型-具体方法-实验验证-工程应用”为研究主线索,考虑实际雷达、飞机和环境等主要因素,结合实际雷达回波数据,重点研究飞机目标特征产生的物理机理、回波特性的数学建模、回波中相对不变特征分析和提取方法、调制特征应用与分类识别器设计等理论与技术内容,还简要介绍了适合防空雷达目标识别实际的一些新的识别方法与技术。 本书可供雷达预警探测理论与技术领域,特别是雷达目标检测与识别领域从事教学、科研的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阅读,也可作为相关学科的研究生教材和参考书。
导弹武器装备的创新是一项特殊的创新活动,是在特殊的生态下创造特殊的产品,产生特殊的用途——战争。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导弹的创新,既具有一般创新的本质和规律,也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会面临特殊的困难挑战,有特殊的素质要求,要遵循特殊的思路方法。《导弹创新概论》中提出的十种创新方法,是在成功创新的实践中学习、总结的经验,对创新的践行者是一种思路上的参考和借鉴。 《导弹创新概论》的重点是将“重新定义”作为思想的灵魂和创新实践的抓手。“重新定义”的产生来源于一个思想的追问:是谁定义了导弹?虽然经过四代装备的发展,为什么它的功能组成、产品形态、运用样式没有发生根本改革?思考的结果,正是这种原始定义成为束缚导弹创新的枷锁和牢笼;不是不能重新定义,而是没有勇气去质疑、挑战和颠覆被书本和前人灌
《装备保障仿真概念模型理论与方法》主要从理论、方法和应用三个方面,对如何开展装备保障仿真概念模型的构建进行了相关论述。章和第2章为装备保障仿真概念模型的基础理论,包括装备保障仿真概念模型的定义、内容和开发过程等;第3章~第5章为装备保障仿真概念模型的基本方法,包括概念模型体系结构、概念模型建模方法和概念模型验证三个方面内容;第6章为装备保障仿真概念模型的开发实例。 《装备保障仿真概念模型理论与方法》可作为装备保障研究领域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也可作为军事装备学、军队指挥学等学科研究生的辅助教材。
导弹是现代战争的重要武器,从海湾战争到伊拉克战争的几次现代高技术战争来看,导弹武器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毕开波、杨兴宝、陆永红、刘亿编著的《导弹武器及其制导技术》在介绍海战所用的反舰导弹、巡航导弹、防空导弹及反弹道导弹的性能特点、装备发展、作战过程的基础上,全面阐述了导弹的各种制导技术,重点对制导技术的技术特点、基本原理、发展趋势以及采用相应制导技术导弹的作战使用特点等进行了论述。本书的目的是使读者对导弹及其制导技术有全面的了解,通过导弹及其制导技术的掌握全面深刻了解导弹在现代高技术战争中的作用。 《导弹武器及其制导技术》主要面向国防和武器装备研究人员,也可作为相关专业本科教材,以及从事导弹武器及其制导技术的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以车载武器发射时的动力学特性为研究对象,以车载武器发射动力学的基本理论为主线,详细介绍了几种典型车载武器发射动力学分析方法及其实际应用。全书共7章,包括绪论、装甲车辆载体特性分析、车载武器系统载荷识别、坦克炮发射动力学分析、自行火炮发射动力学分析、车载炮发射动力学分析、车载武器发射过程中非线性问题分析,各章节既相互联系又各具独立性。 本书可作为从事火炮自动武器研究、论证、设计及试验的科研人员的参考资料,同时可作为武器相关专业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供相关力学领域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武器装备项目进度、费用与风险管理》综合运用系统工程、项目管理、系统仿真、网络、统计分析等理论和方法,从我国武器装备管理的实际出发,考虑武器装备研制过程不确定性的特点,深入浅出地介绍武器装备项目进度管理、费用管理、风险管理,以及进度与费用的联合分析与控制的理论、方法和应用。《武器装备项目进度、费用与风险管理》不同于一般的项目管理教材和著作,其中主要包括了作者近年来的相关研究工作,着重突出学术性、创新性和实用性,融入了武器装备进度、费用与风险管理的理论成果和应用技术。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理论和方法,《武器装备项目进度、费用与风险管理》还系统介绍了大量的应用案例研究。
《阵列信号空域稀疏重构与波达方向估计》以阵列信号普遍具有的空域稀疏性为基本出发点,介绍对阵列信号进行空域稀疏重构,并据此实现高精度阵列测向的理论与方法。全书共分为四部分,8章:章和第2章为部分,介绍阵列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基于信号空域稀疏性的阵列处理理论框架;第3章和第4章为第二部分,分别针对窄带信号和宽带信号介绍相应的阵列信号空域稀疏重构与波达方向估计方法;第5章和第6章为第三部分,介绍在可变构型的阵列中实现信号重构和测向的方法;第7章和第8章为第四部分,介绍在各种阵列观测模型误差条件下,实现误差自校正与信号测向的方法和对误差不敏感的测向方法。 《阵列信号空域稀疏重构与波达方向估计》主要作为雷达、通信、水声等领域从事阵列信号处理、统计信号处理等方向的工程、技术、教学科研人员的
《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概论》由谢干跃、宁书存、李仲杰主编,全面介绍了装备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相关工程技术,结合型号装备特点和质量管理工作需要,对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管理也作了较详细的论述。《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概论》内容安排依据有关国家军用系列标准规定,体系结构合理、内容安排翔实,语言叙述通俗易懂,工程性强,可供机关干部、驻厂(所)军事代表及从事装备研制、生产、使用线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学习参考,也可作为有关工科院校工程设计专业的大学本科、专科生的教学参考书。
本书共分为八章。靠前章简要介绍子母弹相关技术的发展状况。第二章介绍了末敏末修灵巧弹总体设计思想、设计原理、系统组成与飞行试验技术。第三章从弹体气动力计算和伞弹系统动力学入手,利用协方差函数法探讨了典型子母弹的飞行弹道设计问题。第四章基于伞-弹系统的多体动力学,给出了考虑伞-弹系统下落过程中子弹的姿态运动特性时末敏信号探测与识别问题。第五章根据总体对修正发动机的技术要求,给出高精度末修固体发动机和脉冲发动机组的多方式FGA优化设计方法。第六章首先分析低速自旋子弹动力学特性和脉冲力作用对弹体运动的影响,提出单次弹道修正控制原理和风修技术,给出了连续脉冲控制作用修正原理和增速修正一体化控制原理。第七章介绍了子弹战斗部聚能装药结构设计方法,并研究了装药对聚能射流的影响。第八章研究了不同运
《军工产品研制技术文件编写说明》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军工产品研制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类技术文件,包括一般过程文件、软件文档、工艺文件、标准化文件、质量文件、风险管理文件、可靠性文件、维修性文件、测试性文件、保障性文件、安全性文件、环境适应性文件、电磁兼容性文件、人机工程文件、项目成果文件等技术文件的编写说明,内容与《军工产品研制技术文件编写指南》相对应,既可配套使用,又可独立使用,是指导军工产品研制过程中编写相关技术文件的一本实用工具书,对规范技术文件内容、提高技术文件质量、完善设计开发过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军工产品研制技术文件编写说明》可供从事军工产品论证验证人员、研制生产人员、型号管理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重点阐述对坦克动力—传动装置性能匹配与优化进行综合研究的理论计算方法。基于现代装甲装备推进系统的整体化、集成化的先进发展趋势,发展了坦克动力—传动装置性能匹配的理论计算模型,可以计算不同的外界环境大气温度与压力、不同的运行工况、不同的行驶阻力、不同的驾驶操作模式、不同的坦克、装甲车辆结构的动力—传动装置性能匹配问题;说明了坦克动力—传动装置性能匹配参数的确定与评价方法;提出了以坦克的原地起步加速时间和相应的累积燃油消耗量作为动力—传动装置性能优化的目标函数;提供了详细的计算步骤、计算流程;给出了大量的计算实例。 本书的读者对象主要是:在坦克及装甲车辆、动力装置、传动装置、计算机应用等领域中,从事相关的设计、论证、评估及理论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和大学相关专业的老师、研究生和高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