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军事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制导武器的侵彻破坏效应倍增。对我国防护工程的建设与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确定制导武器对防护工程的破坏效应是进行防护工程建设的先决条件。本书在综合分析制导武器发展现状与趋势的基础上,对典型威胁我国人防工程的典型常规战斗部进行研究并明确了其战术技术指标。根据对现有弹体侵彻介质材料试验研究成果的研究,利用理论分析、经验分析及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综合确定了制导武器对混凝土类介质、岩体、土壤等的侵彻破坏效应,建立了针对典型战斗部的介质材料侵彻破坏效应的实用计算方法。本书对钢筋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的抗侵彻机理、偏航结构的遮弹机理予以了关注,指出其缩短侵彻深度、偏航的相关力学机理。根据此原理对块石混凝土、表面异形偏航板、钢管栅、钢球的抗侵彻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随
强流粒子束及其应用是高功率脉冲技术的续篇。为了给我国从事高功率脉冲技术研究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一部有价值的、比较系统的著作,前书主要论述脉冲功率加速器的物理基础,后书主要阐述强流和高亮度粒子束的物理基础,两书结合起来,为高功率脉冲技术领域提供了全面和系统的介绍。
《高超声速流动中的激波及相互作用》以高超声速流动为背景,以激波的相互作用为主题,介绍相关的分析方法和理论,寻求能突出重点、分解难点以进行合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途径,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概念指导与方法支撑。 全书共分9章,章到第4章作为基础部分,主要介绍激波的基本理论、典型的相互作用类型和分析方法;第5、第6章围绕高超声速具有共性特征的激波干扰和激波/边界层干扰展开讨论;第7、第8章主要针对激波干扰理论和方法在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研究中的应用给出示例性介绍;第9章主要针对非定常波系干扰在脉冲型高超声速实验设备原理和新设备创新发展中的应用进行了几个有代表性案例的展示。 《高超声速流动中的激波及相互作用》可作为航空航天和高速流动等领域的科技工作者、高等院校的师生以及相关工程部门的工程技术
于秀萍、刘涛编著的《制导与控制系统》是以导弹作为应用对象来研究制导与控制技术的。本书共分10章,集制导、控制与仿真为一体,系统地阐述导弹制导控制理论和技术,介绍制导与控制系统分析、设计及仿真方法并给出应用实例,同时概括作者多年来的主要教学和科研成果。其主要内容有:导弹的制导系统的基本功能及组成、制导方式及制导规律、导弹控制方法及原理、导弹数学模型及其特性分析、常用制导装置及其原理、导弹飞行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自动寻的制导系统分析与设计、地空导弹遥控指令制导系统分析实例、导弹制导控制系统数学仿真、导弹制导控制系统半实物仿真。每章后配有数量的习题及思考题。《制导与控制系统》可作为高等院校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和飞行器设计专业本科生课程教材,也可作为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研究生和相关
《现代兵器火力系统丛书:弹箭外弹道学》较全面地讲述了无控弹箭和有控弹箭的无控、有控飞行外弹道理论,其中包括:有关地球和大气的知识;弹箭空气动力简介;标准条件下的弹箭质心运动及非标准条件下的弹道修正;旋转稳定和尾翼稳定炮弹的角运动及散布分析;尾翼式火箭和涡轮式火箭的角运动及散布分析;弹箭飞行的线性运动稳定性;弹箭的非线性角运动规律及稳定性;外弹道设计和外弹道试验;底部排气弹和装液弹外弹道;有控弹箭飞行及控制的理论以及一些新型弹箭的外弹道特点。《现代兵器火力系统丛书:弹箭外弹道学》将传统外弹道学的研究领域拓宽,知识加深,适应了现代弹箭向远程打击方向发展的需要。 《现代兵器火力系统丛书:弹箭外弹道学》适用于外弹道、飞行力学、火炮、弹箭、火控、引信、制导、雷达等专业的科研、工程技
《指挥控制系统建模与评估》重点介绍了基于DoDAF体系结构框架的指挥控制系统体系结构建模、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指挥控制系统结构建模、指挥控制系统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及筛选、指挥控制系统指标赋权及指挥控制系统效能评估方法等内容。 《指挥控制系统建模与评估》可供从事指挥控制系统总体设计、工程研制、仿真评估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在校研究生等,以及致力于武器装备作战体系评估、复杂军事信息系统仿真建模、指挥信息系统组织设计、大型装备试验检验评估等领域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学习参考。
本书主要围绕作战仿真模型及模型体系内容、模型设计方法、模型组合方法和模型集成框架等展开论述。采用形式化分析方法分别对模型体系中模型的继承关系和组合关系进行建模,对模型体系的可组合性进行了论证;采用基于模板的军事概念模型描述和组件化建模方法对作战仿真模型进行设计,解决了统一建模的问题;通过服务组合方式实现了多分辨率模型建模和基于语义的综合集成,解决了不同分辨率模型的重构和组合问题;采用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设计了模型集成框架,以服务发现、服务匹配等方式将仿真模型服务按需组合后提供给分布式仿真节点,实现模型的快速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