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K植物大百科》是一部面向青少年和广大植物爱好者的植物图文科普书,以令人震撼的高清植物照片、绘画以及科学而不失生动的文字介绍了植物的各种知识。全书按不同章节详细讲述了植物的根、茎与枝、叶、花、果实与种子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并以各种有代表性的植物进行举例讲解。此外,文中还穿插介绍了一些著名的植物绘画艺术作品和植物绘画艺术家的故事。全书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制作精美,向读者全方位展示植物的科学和艺术之美。
本书系统收集了我国各海区和河口鱼类48目313科1321属3711种,分类特征简洁明了,图文并茂,不仅对鱼类各目、科进行了分类特征描述,还对每种鱼的形态特征、习性、分布、经济价值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创新地用图解的方式进行描述,使读者可以更便捷地对鱼类进行识别鉴定。此外,本书对海峡两岸鱼类名称(括号中为台湾所用名称)予以对照统一,进一步促进了海峡两岸鱼类研究的交流互通。针对重量保护种类、濒危物种、毒害种等,本书均进行了论述。 本书不仅可作为具有较高科学性、权威性、系统性、实用性的工具书,为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的科研人员提供鱼类学研究的科学依据,为渔政管理部门提供简便的鱼类鉴定方法;还可为社会大众和中小学生普及中国海洋及河口鱼类学知识,具有较高的科普宣传价值。本书的出版,对全面了解、合理开发、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丛书共计23分册,860余万字,以激光技术的进展为核心,围绕高功率、高亮度激光器,激光束的传输、控制以及在国防中的应用三个领域,系统且重点突出地介绍了现代激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丛书包含现代激光技术的进展、关键科学技术问题,所有编写人员都是长期从事该领域研究并获得重要成果的研究人员,因此,书中不仅理论系统,还含有大量作者的心得体会、研究成果,实用价值很高,性强。 丛书可供从事激光技术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同时对于物理学、光学、电子技术等专业的本科生、硕士及博士研究生来说,也是一套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书。
随着中国成功地发射了四艘“神舟号”飞船,中国宇航员跃上太空的日子已经为期不远。 世界的目光聚集于中国即将升空的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就在这个时候,本书作者成为众多媒体的采访对象。这是因为在整整24年前——1979年,作者担任了影片《载人航天》的编导,受到“中国宇航之父”钱学森的热情帮助和指导,并带领摄制组进入戒备森严的中国航天训练基地,拍摄了当时的中国宇航员的训练。出于保密的需要,影片只在很小范围内放映。 如今,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中国一艘又一艘“神舟”号飞船上天,当年中国训练宇航员的情况也就解密了。 作者找到当年影片的珍贵镜头,回忆在中国航天训练基地的难忘见闻,还专程前往北京,再度来到中国航天训练基地, 访问基地的摄影师鞠浪,他提供了诸多从未公开发表的照片。此外,为了反映世界载
本书包括6章。章为绪论,主要对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分类、组成和发展方向等进行概述。第2章为液体火箭发动机系统设计,讲述发动机总体设计任务与系统设计内容,主要包括发动机推进剂供应系统、主要参数选择、挤压式和泵压式系统设计计算以及发动机调节与控制等方面的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对发动机系统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第3章为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设计,主要讲述推力室设计工作中所包括的型面设计、头部设计和身部热防护设计,并对一些典型发动机推力室的结构进行介绍。第4章为燃气发生器与小推力发动机推力室,在第3章内容的基础上,介绍液体火箭发动机燃气发生器和小推力发动机推力室的结构特点和一些初步设计方法。第5章为液体火箭发动机涡轮泵设计,讲述泵压式液体火箭发动机中涡轮与泵的结构特点与设计方法,包括涡
这一本特别的植物书:以植物园的布局作为结构,尽可能地收藏了各园馆最有价值的植物;以分类特征为图文要点,又优选限度地呈现了物种的生命之美。对常去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读者,本书帮助你整理回忆,增加对植物的理解;对未能去的朋友,开卷即可开始一次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纸上卧游。本书蕨类植物采用PPGI分类系统,裸子植物采用多识裸子植物系统,被子植物采用APGIV分类系统。为方便熟悉《中国植物志》的读者查阅,本书将恩格勒被子植物分类系统(Englersystem)作为辅助系统,并加括号附于后以示区别。为了方便普通爱好者快速查阅,科下各属按照中文名拼音首字母顺序排列,属下等级则按照拉丁字母顺序排列。本书为收录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园区植物的彩色图鉴,全书收录155科695属1192种(含品种)有较高观赏
本篇在总结作者20多年从事飞机整机电磁兼容性能分析、工程设计、问题整改的经验和体会,从系统级电磁兼容理论、自顶向下电磁兼容量化设计方法和飞机整机电磁兼容量化设计实例等多个层面,介绍作者提出的系统级电磁兼容量化设计方法和研制过程电磁兼容质量控制技术,论述其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技术措施,给出飞机整机电磁兼容论证、设计指标体系构架,详细讲解系统级电磁兼容量化设计中的三个核心技术--整机电磁兼容数字化飞机技术、电磁兼容行为级建模仿真技术、场路耦合协同分析法,给出全机电磁兼容性能控制体系。最后将结合飞机整机电磁兼容设计案例,介绍系统级电磁兼容设计软件平台BHEMCD和武器装备研制过程电磁兼容质量控制软件平台BHEMC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