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湾位于渤海西部,北起河北省乐亭县大清河口,南到山东省利津县新黄河口,面积14 700 km2,平均水深26 m,为陆地环抱的浅海盆。北部有大清河口、北塘口和大沽口,西部有独流减河口、岐河口、套尔河口、黄河口等7个主要河口,有海河、永定新河、潮白新河、蓟运河、新陡河、独流减河等12条河流注入。由于渤海湾属于半封闭式内湾,水体的交换能力较差,加上大量工业污水的排放及围填海工程的实施,渤海湾的污染日趋严重,导致赤潮频发,给我国的渔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空气净化原理、设计与应用》以作者本人或与合作者一起多年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为基础,系统深入地阐述了包括前沿技术在内的现代各种空气净化技术的原理、应用及其净化装置的设计方法,并注意介绍包括作者创新成果在内的各种方面新的技术成果,全书共分为八章。
渤海湾位于渤海西部,北起河北省乐亭县大清河口,南到山东省利津县新黄河口,面积14 700 km2,平均水深26 m,为陆地环抱的浅海盆。北部有大清河口、北塘口和大沽口,西部有独流减河口、岐河口、套尔河口、黄河口等7个主要河口,有海河、永定新河、潮白新河、蓟运河、新陡河、独流减河等12条河流注入。由于渤海湾属于半封闭式内湾,水体的交换能力较差,加上大量工业污水的排放及围填海工程的实施,渤海湾的污染日趋严重,导致赤潮频发,给我国的渔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超临界流体与环境治理》简要介绍了超临界CO2,流体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情况,概述了超临界水氧化技术的特性、分类及其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情况,详细介绍了超临界流体技术在环保领域中的应用实例和超临界水氧化设各的分类与防腐蚀等内容。《超临界流体与环境治理》系统科学,通俗易懂,可供有意于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应用的环境保护行业的科技工作者使用,也可作为大专院校教师、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参考书。
本书共十二章,内容包括水和废水处理:活性炭吸附历史回顾及其与生物工艺的耦合,水和废水处理中活性炭吸附基础,活性炭吸附与生化降解耦合废水处理工艺,活性炭对特殊污染物和废水的生物处理:小试和中试研究,活性炭吸附耦合生化处理工程案例,吸附生物降解耦合工艺污水处理模型,生物处理工艺中活性炭生物再生,给水处理中活性炭吸附生物降解耦合技术,BAC过滤对NOM、营养元素和微污染物的去除,给水处理厂BAC滤池应用实例,给水处理中的BAC过滤模型,结论与展望。 本书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可操作性,可供从事给水处理、污水处理等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学校环境工程、市政工程及相关专业师生参阅。
《中国西部环境演化集成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西部环境和生态科学研究计划”的资助成果之一。《中国西部环境演化集成研究》定名为《中国西部环境演化集成研究》,目的是对有关我国西部地区的气候、环境、生态演变历史和机制的研究成果作一总结。内容涵盖了地质、古气候、古生态各学科。全书共分四章,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对构造尺度、地球轨道尺度、过去2000年及最近100年的古气候的新进展进行了集成,是有关中国西部环境演变全面、系统的一本综合专著。《中国西部环境演化集成研究》可供地学等相关专业的科研工作者、高等院校师生参考。
《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系列丛书:我国典型行业非二氧化碳类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及对策》针对5种非C02类温室气体,包括甲烷(CH4)、一氧化二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和六氟化硫(SF6)的排放情况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企业调研、专家座谈、模型计算等方式,对煤炭生产行业CH4、废弃物处理行业CH4和N2O、化工生产行业N20和HFCs、空调制冷行业含氟温室气体HFC一134a和HFC-41Oa、电解铝行业PFCs及电子、电力和冶金铸造行业SF6的主要排放源、历史排放量、排放途径和特性进行了分析,估算其减排潜力,并预测其未来排放量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之上,重点探讨了控制非CO2类温室气体排放对我国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了技术、资金、政策方面的可行性,进而提出我国今后控制非C02类温室气体排放的对策建议。
《大气环境质量与污染物排放标准汇编(第2版)》共汇集我国正式发布实施且现行有效的大气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方面的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共计76项,其中国家标准38项,地方标准38项。38项国家标准涉及我国大气生态环境质量标准、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特定环境下的大气质量标准等诸多方面。38项备案的地方标准涉及北京、上海、天津、山东等10个省、市、自治区的大气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本书是危险废物政策与处理处置技术领域的经典教科书。内容包括危险废物管理政策与实践,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技术,热处理技术,陆地处置技术,污染场址的评价与修复技术等。本书在阐述危险废物管理的主要措施和方法时,对其所依据的相关基础理论和知识也进行了系统概括,使读者不但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危险废物管理”课程的教科书,并可供从事固体废物管理、政策研究、处理技术研发、处理处置设施设计和建设工程的科技人员及危险废物经营设施运营人员参考。
《污水处理工艺与应用》在参考目前已有污水处理工艺技术规范、污水排放标准和有关污水治理工程文献的基础上,从应用角度系统介绍了提升系统、沉砂池、混凝沉淀、气浮、过滤、厌氧消化、生化脱氢除磷、生物膜、氧化沟、高级氧化技术、膜生物反应器、消毒等工艺,包括各工艺的适用条件、工艺设计要求、设计参数及应用。
《污染生态学》是关于介绍 污染生态学 的教学用书,《污染生态学》中主要介绍了污染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概况,环境污染的生态过程、生态效应与检测、污染生态诊断及其生态风险评价等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利用生态修复技术恢复受损环境等内容,重点是结合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解释和解决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污染生态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生态学、环境类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也可以作为地学和农学等专业选修课的参考教材以及生态、环保科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