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病害原色图鉴》系统介绍了人参、细辛和五味子等72种栽培药用植物已发现的143种病害,内容包括病害症状、病原种类、发病规律以及防治措施。全书配有药用植物病害症状及其病原物自拍原色照片近500幅。在编写过程中力求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本图鉴可作为从事药用植物种植者以及相关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具书或参考书。
三十年以来,农村的改革,从扶贫减贫到免除农业税,从落实九年义务教育到新农合等惠民政策的推行,成就斐然。但同时,农地锐减,村庄衰败,都市瓶颈,城乡鸿沟;乡镇政府的难题和债务,两代农民工的奋斗与挣扎,失地而无业群体的生存困境;老弱病穷无奈的叹息,留守儿童失落的梦想,以及对非法卖地、占地的拼死抗争,困难重重,问题丛生。 未来的中園农村究竟走向何方?是主流的城市化、现代化,还是另类的乡村建设、乡土中国?是新自由主义式的土地私有化、农业全盘商业化,还是重建双层经营中的集体一层、创造多种劳动联合以及资金、种子、灌溉、农机、营销等方面的合作形式?面对社会与环境的巨大压力,主义之争的不合时宜早已试错。何去何从,成为今日中国十字路口的选择。
本书阐述了在全球变化背景下,针对我国农业生产高投入、温室气体监测方法不明确,排放不清晰的现实问题,立足于全国主要农业生态类型区,建立了22个监测点,覆盖旱地、水稻田、放牧草地、畜禽养殖等4个方面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源。在长期研究和监测的基础上,制定了旱地、水稻田、放牧草地、畜禽养殖等4个方面温室气体监测方法与技术规程;总结集成了40项左右在保持产量(生物量)基础上的农业源温室气体控制技术,并对每项技术进行了固碳减排效应的评估。提出了农业固碳减排技术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分析了不同农业源固碳减排的潜力。
本书为《农作物种子标准汇编2015版》第三卷。为推进农作物种子标准体系建设的统一规划,强化顶层设计,本书对现有种子行业标准进行认真梳理,现本书收录了种子、种苗、苗木质量与检测标准,种子生产、加工、贮藏和包装标准,品种区域试验及抗性检验检测等标准,共计120余项。
《图集》是一部以林业专题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作品。它以地图语言的形式全面系统地反映了辽宁林业的自然地理、森林资源、生态建设、林业产业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生态旅游等方面的信息。根据综合性、科学性、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编篆原则,《图集》共设计6个图组、49个专题版面,5万字说明,32张照片。 序图组作为图集的引导,首先从宏观上介绍了辽宁省的概貌,包括政区、卫星影像、地势、水系、交通、森林土壤类型等方面的信息,共6个专题版面。 森林资源分布图组包括全省及14个市森林资源分布、蓄积量分布、林木权属分布、森林起源分布、林种分布、龄组分布以及辽宁省森林质量分布和辽宁省森林分类等内容,更直观地反映了全省森林资源分布、结构及其功能等方面的信息,共23个专题版面。 林业专题图组包括辽宁省重点公益林监测区图、
古人云:“香发于沉,历久不散。聚灵凝润,旷 世稀臻。”“三香树种”指降香、檀香、沉香,它们 有着悠久的栽培与应用历史和香、奇、优的名贵材性 ,是香文化和家居制品的上好材料,也是养生保健的 宝物。《三香宝典:降香檀香沉香树木栽培与应用》 编者李凯夫、邓和大、陈策本着以独特视角重新审视 这三种树木的栽培、利用和价值,以推动我国珍贵树 种的保护、开发与利用。
《农业野生植物资源》介绍了99种农林生态系统的野生植物资源,包括中文名、学名、中文别名、英文名、分类地位、形态学鉴别特征、生物学特性、生境特征、应用价值、分布、濒危状况、保护价值及措施、繁殖培育、参考文献及原色图谱等相关内容。本书可作为从事农、林等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参考用书。由于采用了图文并茂的方式,使得其可读性很强,因此,也适合广大普通人士阅读。
.
《东北天然次生林抚育更新研究》介绍了东北天然次生林的研究概况,重点针对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张广才岭、长白山、辽东山区的典型次生林类型,阐述了次生林抚育更新研究的方法和结果,包括次生林更新机制及维持机制、抚育对次生林可控结构和关键生态过程的影响、基于结构调整优化的次生林定量抚育和功能提升技术、次生林抚育更新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等内容。
《黄土高原土壤有机碳形成机制》是对作者所主持和参与的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成果的系统总结,也是对作者团队多年来关于黄土高原土壤有机碳形成与固定系统研究的全面梳理,主要内容包括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特征,土壤有机碳储量特征,根系和枯落物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土壤有机碳形成、周转与稳定的物理、化学和微生物学机制,植被–土壤–根系各界面土壤碳形态及其转移特征,土壤微生物碳泵参与的有机碳形成与转化过程等。
本书收录了数十个树种的树王,所有树王的选定均是在实地严谨调研、反复认真对比、专家细致评选的基础上完成。通过追溯树王历史、展现树王风姿,以达以树阅史、以树悟心、以树靓城的编纂目的。 以树王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和主要用途传播树种的自然科学知识,以树木文化和树王特写来重现城市和树木的前世今生,把复杂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可全民互动的科普话题,为大众学习树种专业知识、了解南京树王的分布提供专业性参考。在寻找树王、宣传树王的过程中,既推广科普知识,也传递城市历史文化和树王的文化价值,增进人们保护树木种质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态意识,守护并拓展南京市的旅游资源,同时也增强南京作为绿色古都的文化自信,营造“我的树王我来护,我的南京我来建”的良好社会氛围。
本书收集了22年度发布的有关植保的农业标准84项括农登记环境风险评估指南、抗性鉴定技术规程、农产品中有效成分含量测定通用分析方法、病虫害测报技术规范、农残留量的测定、农登记环境影响试验生物试材培养、微生物农环境风险评估指南等方面。并在书后附有22年发布的6个标准公告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