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多年基层调研,发现针对基层农技人员和普通群众防控外来入侵生物科普知识和适用技术读本较少。因此,笔者组织编写了“防范外来入侵,保护生态家园”外来入侵生物科普系列图书。以期让更多的普通民众,了解外来入侵生物危害,并自觉参与到防控外来生物入侵的战役中来,为建设美好家园贡献力量。刺萼龙葵为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主要外来入侵植物。近年来,刺萼龙葵在我国辽宁、吉林、内蒙古、河北、新疆等地疯狂扩散蔓延,对当地的农牧生产造成严重影响。本书系统介绍了刺萼龙葵生物学、生态学特性、扩散传播、危害方式,以及刺萼龙葵检验检疫、种群监测和综合防控的基本知识和技术,为广大基层农技人员和普查民众识别刺萼龙葵,开展防治刺萼龙葵提供技术指导。
全书共分上下篇两篇。上篇系统介绍了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概况、研究和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喷灌系统的特点及适应范围、喷洒原理及基本参数、喷灌主要设备、设计要求及布置,微灌系统的特点及分类、微灌的原理及基本参数、微灌的设备、工程设计、运行管理与维护,水肥一体化的施肥系统特点、设备及肥料选择和配制等。下篇为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具体列举了玉米、小麦、马铃薯、大豆、甘蔗、茶叶、棉花、油菜、葡萄、香蕉、荔枝、西瓜、柑橘、苹果、叶菜类、茄果类及瓜类蔬菜的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是一部荟萃中外古今农业科学知识的大型工具书。 中国农业历史悠久,农业科学知识的积累源远流长。中国历代刊行的许多农学著作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被誉为中国古代的农业百科全书,至今为国内外学者所珍视。到了现代,由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农业科学已发展成为多学科构成的综合体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编纂出版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把农业各学科的知识准确而简明地提供给读者,是学术界和广大读者的共同愿望。
景观是一个制造生活场景的行业。只要人们再社会中生存,就不可能离开室内外的场景交流以及空间转换路径中的景观体验。王岩著的《项目管理的框架思维(精)》讲述了作者以景观项目管理者的身份,从项目管理的角度重新梳理景观规则,重新界定了景观的价值与定位。全书从如何建立景观项目思维框架到掌握项目管理的核心进行了详细的解构,立意新颖,角度独特,能够充分打动读者。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旱地农田水分、养分的相互作用,旱地土壤保墒技术,保护性节水覆盖栽培技术,旱地农业集雨利用工程技术,旱地农业补充节水灌溉技术,旱地农田提高土壤水分生产率的途径,作物品种资源节水途径与技术,地下水源的开发与利用等旱地农业节水技术。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结合的理论和应用技术设计实例,对各种旱地农业节水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进行了详尽的论述。 本书可供水资源利用、农业规划与管理、设施农业建设与管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运用等方面的科技工作者、广大的农业生产者和高等学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使用。
本书将物联网技术引入到农业供应链系统中,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与方法,采用物联网、云计算、利用大数据理论与技术以及Web Services和中间件技术,建立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物联网集成应用系统,形成“平台+应用”的整体架构,从而实现生鲜农产品生产过程智能化监控、物品流通数字化、经营管理网络化。
本书详细介绍了生物动力农场的构建方案和耕作方法,如农场动物的养殖、土地的使用和管理、堆肥的准备以及生物动力制剂的制作。作者在这本具有实用性的书中,倡导一张“整体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将农场看作有生命力的有机体,这是生物动力农业的核心。
我国沿海是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人均耕地不足0.7亩,新中国成立以来,围海造陆地达1800万亩,大大缓解了该地区人多地少的矛盾。在这片土地上,已开辟了大片粮、棉等作物和水产养殖的基地,还建设了油田、化工、电力等大型工业企业和众多和港口、机场、海涂水库和新城镇,为沿海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环境的改善,作出了重大贡献。 本书简要介绍了我国历史围海的进程,比较系统地回顾和总结了近50年来围海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的技术经验,以及在政策制定、组织实施等方面的管理经验;专章论述了围海工程的环境影响和对策;此外还列出若干典型工程实例。本书为从事围海工程的科技人员、有关领导和组织决策者提供了丰富、翔实的资料,也可作为高等院校有关专业的教材或参考书。
罗明主编的《土地复垦潜力调查评价研究》共分八章,章介绍了土地复垦的定义,外土地复垦概况,土地复垦潜力概念、潜力评价方法等;第二章介绍了土地复垦潜力的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三章以四个典型区域为例,介绍了土地复垦潜力的分析与计算方法;第四章、五章、六章,分两个阶段,分别进行了生产项目、建设项目、自然灾害与其他项目损毁土地的复垦潜力分析、预测;第七章划定了全国土地复垦潜力的重点区域,为今后的土地复垦潜力评价工作提出了具体建议;第八章以黄土高原区大型露天矿一平朔矿区为例,在采用类比方法分析其原地貌土地利用特点和土地复垦潜力的基础上,预测了矿区未来耕地和林草地的复垦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