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分两篇。第一章至第五章为总论,介绍真菌学的研究历史、真菌在生物中的界级地位、真菌分类系、植物病原真菌鉴定等基础知识。第六章至第十七章为各论,分别介绍鞭毛菌亚门、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半知菌亚门的形态特征、分类体系,重点描述了与农业植物病害关系密切的“属”和“种”及其分类检索。该书可供植物病理学工作者、植保专业师生以及植保科技工作者阅读与参考。
《药用植物病虫害》共涉及药用植物70个品种(如半夏、天麻、续断、白及、南板蓝、天冬、黄精、何首乌、太子参等),计600多种主要病害和虫害。按中药材品种一个词的拼音为序,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每种病害按病名、病原学明、症状、病原特征、发病规律、防治方法,每种虫害按虫名、学名、为害状、形态特征、习性、防治方法进行叙述,还附上该品种病虫害名录以供深入研究参考。
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有害生物危害,减缓有害生物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严重威胁,这是农业生产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各种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多种病、虫、草害总是与之相伴相生。在当前的科学技术水平下,还没有从根本上消灭病虫草害的方法,只能通过采用抗病虫育种、栽培管理、物理措施、化学农药、生物防治等控制其对农业生产的为害。在各种各样的防治措施中,化学农药的使用(称化学防治技术)是最有效、快速的防治措施之一,并易被农户掌握。在可预见的历史时期内,农药的使用仍将是与病虫草害斗争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农药活性迅速提高;大批高效农药应用到田间,每亩地农药有效成分的用量可以低至1g。虽然化学农药是高效的,但使用却是低效率的,经估算,从施药器械喷洒出去的农药只有25%一50%能够沉积在作物叶片上
食用菌病虫害是制约食用菌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生产上菇农朋友迫切需要具有指导性管产用性的食用菌病虫害防治参考书。近年来,我们深入到福建省食用菌主要栽培区开展食用菌病虫害种类调查和防治研究,将获得的手资料结合外的研究成果提炼整理成册。本书较系统地介绍了食用菌的重要病害、虫害的诊断和防治技术,附有精选的病害症状、病原物和害虫形态特征的彩色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