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识别手册》基于国务院2021年批准公布的新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共收录了1170种(含种下等级),其中苔藓5种、蕨类129种、裸子植物101种、被子植物925种、藻类6种、真菌4种。本书除了提供相关植物的彩图外,还提供了鉴定特征描述和物候、分布等相关信息,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宣传、鉴定和保护服务。
本书总字数500万字,彩色图片共计3万幅,每卷787mm 1092mm1/16开、平均320页,105g铜版纸四色印制。本图鉴旨在以常见植物的主要生态功能(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及水土保持)、园林及经济应用为分卷依据,从常见植物的形态、习性、分布、生态功能、应用、经济及文化价值等进行精炼的文字描述,每种植物均配以生境、叶、花、果、枝、干等多幅(平均8幅/种植物)典型图片,简洁明了、图文并茂地展现植物的生物学特征。
本书共收录531种维管植物,其中,石松类和蕨类植物4科7种;裸子植物3科4种;被子植物53科520种。每种植物配彩色照片1~3张。本书收录了那曲市常见的维管植物,可以作为那曲市、藏北草原植物调查和研究,以及植物多样性保护的参考资料。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历》以我国发生面积较大、危害较严重的200种林业有害生物为编写对象,提供了大量具有明显特征的照片,并按照林业有害生物发育进度和时间变化列出了防治方法,体现了简单易懂,方便查阅的编写目标。全书文字通俗简练,图片清晰明了,防治方法科学实用,可供基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者、森林管护人员、森林经营者和林农等使用,也可用作新农村建设的科普教材、大专院校的教学参考书,希望广大读者广泛应用。
.
本书以一文一图、图文对照的形式,介绍了南方主要景观植物常见的65种病害和50种虫害,以及这些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内容简明、扼要、实用性强,适合从事花木生产的经营者、园林绿化工作者阅读参考。
《中国西北内陆盐地植物图谱》导论部分对我国西北地区盐生资源植物的合理利用、盐渍地的改良和开发实践具有中的导向作用。各论部分选录众多原生盐地植物和少数人工种植的经济植物,以丰富多彩的植物原色照片见长,图文并茂。 《中国西北内陆盐地植物图谱》共收录了西北内陆干旱地区盐地植物51科180属279种(包括1亚种10变种),被子植物各科顺序按照恩格勒系统排列,科内各属顺序参照《中国植物志》和《中国沙漠植物志》,属内各种按照拉丁文字母表顺序排列。
《马铃薯常见缺素症状图谱及矫正技术》以作物为主线,作物类型包括主要粮食、油料、纤维、果树、蔬菜、烟、茶等。《马铃薯常见缺素症状图谱及矫正技术》的主要内容包括相应常见缺素症状图、缺素症状说明和矫正施肥技术。《马铃薯常见缺素症状图谱及矫正技术》是精选的缺素症状图片症状典型、清晰度高,大部分图片是近年来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和有关科研项目的成果,直观性和时效性强。
本书作为2007年出版的《世界农药新进展》、2010年出版的《世界农药新进展(二)》和2014年出版的《世界农药新进展(三)》的续篇,保持了内容的连贯性和形式的统一性。本书针对当前世界农药发展的新情况和新特点,按农药的各大类,各地区和主要国家,主要适用作物,主要农药公司市场和新品种做了全面而又系统的介绍,并对新农药品种、专利期已过或即将到期的重要品种,特别是其合成方法进行了重点阐述与分析。此外,还专门介绍了农药剂型加工及研究进展。 本书主要供从事农药研发、管理、教学、生产、应用和贸易的相关人员阅读,也可供大专院校农药、植保等专业师生参考
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有害生物危害,减缓有害生物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严重威胁,这是农业生产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各种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多种病、虫、草害总是与之相伴相生。在当前的科学技术水平下,还没有从根本上消灭病虫草害的方法,只能通过采用抗病虫育种、栽培管理、物理措施、化学农药、生物防治等控制其对农业生产的为害。在各种各样的防治措施中,化学农药的使用(称化学防治技术)是最有效、快速的防治措施之一,并易被农户掌握。在可预见的历史时期内,农药的使用仍将是与病虫草害斗争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农药活性迅速提高;大批高效农药应用到田间,每亩地农药有效成分的用量可以低至1g。虽然化学农药是高效的,但使用却是低效率的,经估算,从施药器械喷洒出去的农药只有25%一50%能够沉积在作物叶片上
本书在简述植物病虫害基本知识与防治原理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荔枝、龙眼、香蕉、芒果、菠萝、番木瓜等热带果树常见病虫害的种类、形态识别、发生规律及具体的防治方法。另外,为使病虫害的描述更加直观和容易掌握,书后附有部分病害症状和害虫形态彩图。图文并茂,实用性强。 本书适用于热带果树生产技术科普宣传和培训使用,可作为我国热带地区服务“三农”和送科技下乡的专用图书。
《实蝇类重要害虫鉴定图册》立足于植物检疫一线的实用性,内容丰富、资料新颖、图文并茂,能够作为口岸和植物检验检疫工作者以及实蝇监测操作者的工具书,也可供农林院校、科研单位和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参考。
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和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病虫草害种类、致害规律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只有了解病虫害发生规律、危害特点,采用正确的调查方法,才能准确预报,指导防治。为此江苏省植保站根据病虫害测报防治的实际需要,组织有关植保技术人员编写了《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与防治》,本书基于1995年江苏省植保站编写的《江苏省农作物病虫预测预报方法》一书,又增加了蔬菜病虫、检疫性病虫、鼠害及杂草方面的内容,并吸收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 全书分麦类、油菜、水稻、棉花、玉米、大豆、花生、甘薯、蔬菜、地下害虫、蝗虫、杂草、害鼠、检疫性病虫十四个部分,计有病虫100种、农田杂草7类及农田害鼠。每种病虫害按照发生及分布、危害特点、形态特征(或病原)、生物学特性、预测预报技术、防治方法等几大部分进行编写,以预测
小麦锈病是中国小麦上最重要的一类病害。该类病害分布范围广,流行频率高,为害严重,常常给小麦生产造成巨大损失。 全书共16章。章介绍中国小麦锈病的地理分布、发生和研究历史与主要研究成就;第二章至第六章介绍小麦锈菌的超微结构、病害循环、寄生和专化性、毒性变异与群体异质性、寄生适合度;第七章和第八章介绍小麦锈菌与寄主相互作用的组织病理学和细胞学、小麦锈病的生理病理学;第九章介绍小麦品种抗锈性及其遗传;第十二至第十七章介绍小麦锈病的防治、小麦抗锈育种、小麦品种抗锈性“丧失”现象及其对策、小麦锈病的药剂防治、栽培防治等;附录部分有:小麦锈病的测报调查方法、小麦秆锈菌小种离体叶培法抗锈性鉴定技术、小麦锈病人工接种技术、小麦锈菌染核技术、小麦条锈菌DNA分子遗传标记的方法等。 本书为中国本关于
紧密围绕无公害果品生产和新产生的病害问题 针对制约我国果树产业升级、果品质量安全等问题,挖掘新技术、新方法,注重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涵盖了石榴生产上所能遇到的大多数病虫害,本书图文结合介绍石榴病害二十余种,虫害三十余种 包括病原、症状及害虫各阶段彩图,防治方法上将传统方法与新技术方法相结合 增加了植物生长调节剂调节果树大小年及落花落果使果树大幅增产等现代技术 本书附有《果树现代农药使用技术简表》,包括58种农药制剂使用剂量、防治对象及注意事项,慎用、禁用农药,农药中文通用名与商品名查对表等内容,是紧贴全国果树生产,体现现代果树生产技术的重要参考书。
本书介绍了生物多样性控制植物害虫的理论与实践。全书共11章,章简述了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及其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第2章综述了农业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多样性与昆虫群落稳定性的关系;第3章介绍了昆虫多样性的调查取样方法;第4~10章简述了农业生物多样性与昆虫群落的关系及其对害虫的控制作用,并简要介绍了利用生物多样性控制植物害虫的典型案例;第¨章简述了生物入侵对农业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本书重点介绍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持农业生态系统中害虫种群稳定的途径与方法,讨论了间作套种、耕作层覆盖、杂草管理、农田边界植物调控等技术的应用及其效果。 本书可供生物多样性、农业生物多样性、植物保护学、害虫综合治理、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和生物技术等专业的科研工作者,高等农业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以及农业技
本书收录了莴苣、生菜、蕹菜、木耳菜常见病虫害80种,其中病害42种,虫害38种。病害部分介绍了发生与危害、症状识别、病原、传播途径、发生规律以及综合防治措施;虫害部分介绍了发生与寄主,危害特征、形态识别、发生特点、综合防治。为了便于正确识别病虫害,书中配有大量的彩色照片。 本书可供农业技术人员、蔬菜种植者、农业院校师生学习参考。
《农业气象灾害及其减灾技术》在简述农业气象灾害分类、分布概况及其特点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干旱、洪涝、湿害,霜冻、冻害、冷害、寒害、高温热害,大风、台风、龙卷风、冰雹、雷电,日烧病、阴害,阴雨、干热风和焚风、沙尘暴、暴风雪等各种气象灾害及其减灾技术。另外,在介绍我国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报和预警业务及其减灾管理体系的同时,重点介绍了作物生产、园艺生产、林业生产、畜牧生产、水产养殖业等行业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特点、危害及其减灾技术。 《农业气象灾害及其减灾技术》适合各级农业管理人员、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各级农技人员、农村知识青年以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