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农药手册(第2版)》对1989年《新编农药手册》和1997年《新编农药手册》(续集)全面修订而成,囊括1982-2012年登记的农药有效成分404种,制剂品种575种。《新编农药手册(第2版)》集科学性、实用性于一体,是农药科研单位、植保技术推广员、农药企业、农药经销商及农民不可或缺的工具书。
《新编农药手册(第2版)》对1989年《新编农药手册》和1997年《新编农药手册》(续集)全面修订而成,囊括1982-2012年登记的农药有效成分404种,制剂品种575种。《新编农药手册(第2版)》集科学性、实用性于一体,是农药科研单位、植保技术推广员、农药企业、农药经销商及农民不可或缺的工具书。
我国水稻病虫草害防治采用绿色无公害技术,近十年来研究取得很大成果,作者王玉山为尽快将这些成果介绍给读者,特编撰《水稻病虫草害诊断与防治彩色图谱》专著。 《水稻病虫草害诊断与防治彩色图谱》编撰遵循的原则,即汲取资料力求翔实可靠,引用科研成果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科研成果未经专家鉴定的不摘录.新技术未经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不采用。编撰内容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实用性,力求代表性,更注重地区可用性。书中还部分引用了当前稻区科研成果及部分外有关著作内容。图片主要来源于《水稻病虫草害诊断与防治彩色图谱》的各位作者多年的珍藏资料。同时,也摘录了有关著作和专家手稿资料。
《俄罗斯联邦植物检验检疫机构及法规标准》简要介绍了俄罗斯联邦涉及进出境植物检验检疫职能的五大部门的机构设置及职责分工,搜集整理了截至2011年12月俄罗斯联邦颁布实施的与进出境植物检验检疫密切相关的主要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希望能为中国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相关企业及研究机构了解俄罗斯联邦植物检验检疫法律法规和标准提供帮助,为检验检疫部门开展对俄农产品检验检疫工作提供指导,并在扩大中国对俄农产品出口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中国农业大学年鉴2008》作为记录学校发展情况的史料性文献,全面反映了学校各方面的发展进程。截至目前,中国农业大学已连续6年出版《中国农业大学年鉴》。《中国农业大学年鉴2008》在沿袭历年年鉴编排体例和风格的基础上,对部分内容和框架进行了调整和创新,在继续保持全面、客观、真实的基本风格的同时,力求更加凝练地反映学校各方面工作的进展。 《中国农业大学年鉴2008》记载了2008年间学校的重大事件、各方面工作进展以及学校重要基础数据,力求做到内容充实、数据准确。《中国农业大学年鉴2008》还对部分章节的顺序进行了调整,对部分内容进行了增删,增加了“学校基本情况数据表”等内容,简化了课程表、奖学金名单等。
《常见杂草系统识别图谱》内容包括了酢浆草科、栊牛苗儿科、蒺藜科、远志科、火戟科、风仙花科、锦葵科、堇菜科、仙人掌科、千屈菜科、菱科、柳叶菜科、小二仙草科、伞形科、报春花科、夹竹桃科、萝蘑科、旋花科、紫草科、马鞭草科、唇形科、茄科、玄参科、车前科、茜草科、败酱科、桔梗科等等。
植物保护工作是一项重要的防灾减灾措施,与生物、自然、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罗林明编著的《植物保护理论与实践--四川省农业厅植物保护站论文续集(2001-2011)(精)》集结植物保护各类论文出版,意在促进四川省植物保护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总结工作经验,增进交流,加快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全书共收录论文60余篇,分为公共植物保护与绿色植物、病虫监测预警、粮油病虫害防控、经济作物病虫害防控、等部分。
本书共分10章,前几章分别阐述了我国茶树昆虫区系分布、来源、发生和种群演替,茶园生物群落、天敌资源及其对茶树害虫的自然控制,茶树害虫生态防治与无公害茶叶生产,若干主产茶区的有关专家对本地区茶树害虫的发生与防治进行了专门论述;后半部以较大篇幅介绍了茶树芽叶咀食性害虫、茶树吸汁性害虫、茶树枝干与茶籽钻蛀性害虫、地下害虫等100余种茶树害虫的分布、危害和形态识别,生物学特性、发生与环境的关系,虫情预测、生态控制与无公害防治。 书中绘制了一批彩色与黑白图版,供形象识别;编篡了较为完整的“中国茶树有害昆虫名录”“中国茶树害虫天敌名录”“中国茶树害虫相关文献资料”,供大家参考查阅。
为了提高福建省茶叶生产水平,消除食品安全隐患,保护生态环境,增加茶农收益,适应日趋激烈的外市场竞争的需要,福建省农业厅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在多年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对福建省茶树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为害特点、综合治理技术进行了整理,编成手册,供基层农技人员、广大茶农在茶叶生产中参照使用。为了照顾茶农的习惯,本书采用“亩”作为茶园的面积单位,1亩等于1/15公顷,约合667米。
本书系统介绍了农药水分散粒剂加工助剂、加工工艺及加工方法。详细介绍了水分散粒剂的加工基础、助剂的作用机理及性能、水分散粒剂常用的加工工艺及造粒设备以及造粒过程中的配套设备。读者通过本书可以了解到水分散粒剂从开发到工业生产的完整过程,对开发方法、助剂的使用、造粒工艺路线的确定以及造粒设备的操作有系统的认识。 本书可供从事农药剂型开发及生产的有关技术人员、生产工人使用,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本科及研究生参考。
《茶树害虫化学生态学》主要内容从中国茶树生态系统到茶树害虫诱导茶树产生的直接抗性与间接抗性,再到化学生态学原理要茶园害虫生态治理中的应用,对茶园害虫的绿色治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书全面介绍了我国水稻传染性和非传染性两大类型病害的发生为害规律及防治措施。全书分部分:部分,叙述非传染性病害和传染性病害两大类型病害的相互关系,田间和室内鉴定的一般方法;第二部分,系统深入地阐述44种传染性病害的发生历史、分布为害、症状演变、病原物形态与生理、侵染循环、致病因素、预测预报和防治方法;第三部分,分别介绍常见的46种非传染性病害的病状、病因、发病规律、防止和补救措施等内容。 本书病害种类集中,许多资料为作者从事数十年科研、教学及实践所积累。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可供植物病理学工作者、植保工作者、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以及农业院校师生参考。
《猕猴桃病虫害原色图谱》主要通过图片和详尽的文字介绍猕猴桃相关的病虫害知识,对各种病虫害发生的规律、发生的周期、防治的很好时期及全新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同时介绍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农业防治等综合防治方法。以指导种植户准确识别猕猴桃发生的病虫害类别,及时采取适合的防控措施。
《农业气象灾害及其减灾技术》在简述农业气象灾害分类、分布概况及其特点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干旱、洪涝、湿害,霜冻、冻害、冷害、寒害、高温热害,大风、台风、龙卷风、冰雹、雷电,日烧病、阴害,阴雨、干热风和焚风、沙尘暴、暴风雪等各种气象灾害及其减灾技术。另外,在介绍我国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报和预警业务及其减灾管理体系的同时,重点介绍了作物生产、园艺生产、林业生产、畜牧生产、水产养殖业等行业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特点、危害及其减灾技术。 《农业气象灾害及其减灾技术》适合各级农业管理人员、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各级农技人员、农村知识青年以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本书系统地总结了农业病虫害远程诊断和预警技术的相关概念、理论、方法、技术和应用,全书23章组织成相应的四篇:①理论篇。提出一套基于诊断理论、预警理论和会诊理论的能够指导农业病虫害远程诊断和预警的理论体系。②方法篇。系统地研究了农业病虫害诊断和预警知识的表示、推理和获取,为农业病虫害诊断问题以及处理疑难杂症问题提供有效的求解模型。③应用篇。结合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短信技术、移动PDA技术、视频会议技术和呼叫中心技术,总结了农业病虫害诊断领域的应用经验,特别是本书作者所在科研团队的长期探索,为相关人员提供技术支持。④示范篇。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给出了农业病虫害远程诊断和预警专家系统的开发和应用示范。 本书适合农业病虫害诊断与预警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与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适合各级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