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农业技术科普图书。本书共介绍了西瓜、甜瓜病害46种(其中,侵染性病虫害28种、生理性病害18种),虫害10种,并配有300余幅病虫害彩色照片,每种病虫害都详细介绍了其症状(为害状)、识别要点、发生规律及诊治方法,同时介绍了西瓜、甜瓜病虫害绿色防控科学用药技术。本书内容的编写力求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以利于科学开展西瓜、甜瓜病虫害的诊治,进而提高西、甜瓜的品质和产量,可为基层农技人员、种植户诊治西瓜、甜瓜病虫害及安全绿色生产提供重要参考。
本书内容包括瓜类、茄果类、白菜绿叶类、豆类、葱蒜类、绿叶菜类,根菜类蔬菜的病虫害诊断技术、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收集了蔬菜病虫害防治的新成果,结合安全、绿色食品的生产实践,在病虫害综合防治中加强了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的比例,采用生物和低毒高效农药。在蔬菜病虫害防治上突出了安全、环保、绿色。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识别手册》基于国务院2021年批准公布的新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共收录了1170种(含种下等级),其中苔藓5种、蕨类129种、裸子植物101种、被子植物925种、藻类6种、真菌4种。本书除了提供相关植物的彩图外,还提供了鉴定特征描述和物候、分布等相关信息,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宣传、鉴定和保护服务。
全书除序言和总说之外,其正文分为四卷,每卷各有内容组成。论述花品、花性,言简意赅、定义准确,使前辈兰人著作中一些朦胧的说法变得明晰确切。叙述种类、培养等,更是写得有条有理,还补充了前人没有说到的知识,抓住典型、分析特征。按花品档次高下给兰花排队的方法,介绍它们各自的审美价值,即 二种 九品 等。书中特别强调了兰蕙的个性,要求读者必须深刻了解兰花的好恶。
全书系统地介绍了为害荔枝龙眼的二十多种病害的发生症状、病原及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以及70余种虫害的为害症状、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防治方法。为了方便读者在生产实践中及时对病虫害作出诊断,本书配有380余幅原色照片,逼真地展示了为害荔枝龙眼的各种虫害的形态、为害状以及各种病害的发病症状;同时,按照荔枝龙眼无公害生产的要求着重介绍了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原则和基本措施。本书具有技术实用性,文字通俗易懂,图片逼真、丰富等特点,对荔枝龙眼优质安全生产具有非常强的指导意义,可供基层农技人员、农科院校的师生及生产者阅读参考。
在自然保护方面,国家公园以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为目标,是自然生态系统重要、自然景观独特、自然遗产精华、生物多样性富集的部分,保护范围大,生态过程完整,具有全球价值、国家象征,国民认同度高。 与此同时,国家公园也在文化、教育、生态学、美学和科研领域凸显杰出的价值。 在文化的意义上,国家公园与一般性风景保护区、营利性公园有着重大的区别,它是民族优秀文化的弘扬之地,是国家主流价值观的呈现之所,也体现着特有的文化功能。举例而言,英国的高地沼泽景观、日本国立公园保留的古寺庙、澳大利亚保护的作为淘金浪潮遗迹的矿坑国家公园等,很多初都是传统的自然景观保护区,或是重点物种保护区以及科学生态区,后来因为文化认同、文化景观意义的加深,衍生出游憩、教育、文化等多种功能。
《广东植物图鉴》的编撰,拟分上下两册出版,共精选出广东省行政区域内的维管束植物彩色图片7000多张,含近300科,1938属,6160种(含亚种、变种),约占广东维管植物总种数的85%,其中蕨类植物54科,133属,种416;裸子植物10科,31属, 62种;被子植物236科,1774属,5637种。为节省篇幅,方便使用,图谱力求简明扼要,每种植物仅记载了中名、学名,以及所属科、属名称。科的排列,蕨类植物按秦仁昌1978年系统,裸子植物按郑万钧1975年系统,被子植物按哈钦松1934年系统;科内属、种则按拉丁字母顺序排列。书后附有科、属名称索引。
在自然保护方面,国家公园以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为目标,是自然生态系统重要、自然景观独特、自然遗产精华、生物多样性富集的部分,保护范围大,生态过程完整,具有全球价值、国家象征,国民认同度高。 与此同时,国家公园也在文化、教育、生态学、美学和科研领域凸显杰出的价值。 在文化的意义上,国家公园与一般性风景保护区、营利性公园有着重大的区别,它是民族优秀文化的弘扬之地,是国家主流价值观的呈现之所,也体现着特有的文化功能。举例而言,英国的高地沼泽景观、日本国立公园保留的古寺庙、澳大利亚保护的作为淘金浪潮遗迹的矿坑国家公园等,很多初都是传统的自然景观保护区,或是重点物种保护区以及科学生态区,后来因为文化认同、文化景观意义的加深,衍生出游憩、教育、文化等多种功能。 本
《图表精解柑橘病虫害诊断与防治》由广东省杨村华侨柑橘场研究员蔡明段主编,积累了作者30多年的柑橘病虫害防治成果和经验,并收集了丰富的病虫防治*资料,有针对性地介绍了柑橘的36种病害和36种虫害为害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配有大量原色照片,逼真地展示了各种虫害的形态、为害状以及各种病害的发病症状;同时,按照柑橘无公害生产的要求着重介绍了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原则和基本措施。 本书具有技术实用性,文字通俗易懂,图片逼真、丰富等特点,对柑橘高效节本生产具有非常强的指导意义,可供广大果农、技术员和农科院校的师生阅读参考。
本书在样方调查的基础上,系统描述了中国南方灌丛91个群系类型的群落结构、物种组成、分布和生境特征,及分布于灌丛中的454种常见维管植物的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为每个群系绘制了一幅区(县)级样方分布图,为每种植物绘制了一幅区(县)级分布图,并展示了若干张反映群落和植物特征的彩色照片。本书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可为修订我国灌丛分类系统、评估灌丛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构建生物多样性保育体系提供基础资料,是生态学、植物学、农林和环境等相关领域科研、教学、管理和科普人员的重要参考书。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历》以我国发生面积较大、危害较严重的200种林业有害生物为编写对象,提供了大量具有明显特征的照片,并按照林业有害生物发育进度和时间变化列出了防治方法,体现了简单易懂,方便查阅的编写目标。全书文字通俗简练,图片清晰明了,防治方法科学实用,可供基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者、森林管护人员、森林经营者和林农等使用,也可用作新农村建设的科普教材、大专院校的教学参考书,希望广大读者广泛应用。
森林和草地曾经是人类生命的故乡。现代工业的发展使人类越来越远离了自然,这就更增加了我们“回归自然”的向往。无论私人庭院还是公共建筑,人们都力求增加使用植物材料,以创造一种引人人胜的舒适环境。在公园、娱乐场和高尔夫球场,人们可以在诱人的、有益于健康的环境中度过闲暇时光。草坪在现代生活和城市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因而形成了强大的社会需求。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这种需求将变得更加强烈。这一切构成了现代草坪业发展和草坪科学研究的社会学和哲学基础。 本书是由*高教司审核批准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植物生产类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之成果,项目号04—13)。它是在借鉴国内外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并密切联系中国实际而进行编写的。书中介绍了有关草坪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实
病虫害防治不以农药为主,而实行全面的综合防治是否可行?对这个问题不少菜农持怀疑态度,因为这种防治思想与传统的“只要选对药去喷就可以治住病虫害”的观念相违背。但事实上,这种防治策略也能很好地控制住病虫害,甚至比依赖农药有更好的防治效果,也更能提高蔬菜的品质。 本书针对生产上存在的一些难点,就棚室蔬菜病虫害防治的一些基础知识、以及防治上的具体措施作了深人浅出的介绍,希望为广大菜农提供一个解决问题的线索,为广大菜农提供一些服务。
本书套丛书遵循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注重传授“三农”发展新知识、新方法、新观念,致力普及推广农民生产和生活中急需的“五新”(新品种、新技术、新化肥、新农药、新农具)技术:内容涵盖了种植业、养殖业、农村环境卫生、节约能源、科学生活及防灾减灾等诸多方面,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力求让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学了能用,用能致富。这套丛书既可以作为福建省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的专用教材,也可以作为农民教育培训教材,还是一套帮助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实用科普读物。 本书为《蔬菜病虫害识别与防治》分册。
本书是《农业科学家服务台系列》之一的《安全合理使用农药》分册,《安全合理使用农药》具体包括了:农药的毒性及中毒的表现形式、农药对有益生物的影响、农药对有益昆虫的影响及有益昆虫的保护、无公害农产品对农药使用的要求等内容。
合肥植物园位于合肥董铺水库东南岸,园区三面环水,园内自然生境良好,生物多样性丰富,是许多鸟类理想的栖息地。植物园自建园伊始就注意自然生态维护、低程度建设开发,保持水岸原始生境面貌。同时,园内2000多种(含品种)植物为鸟儿们准备了丰富的食物资源,深浅不一、星罗棋布的水系为鸟儿们提供了驻足、洗浴、捕食、嬉戏的生活场所。园内独特的丘陵地貌吸引的是众多的林鸟、涉禽,而周边的董铺水库湿地则吸引的更多的是旅鸟、游禽,两者相得益彰,又相辅相成。根据多年来的观察记录,在合肥植物园区域共记录鸟类169种(中国观鸟记录中心在这一区域仅记录鸟种48种),占合肥记录鸟种的60%以上,更在合肥地区首次拍摄记录到小太平鸟和戴菊等。《合肥植物园观鸟手册》选取了其中的100种鸟类加以介绍,既有其貌不扬、鸣啭悠扬的乌鸫,
大樱桃在国内的保护地栽培面积正以极快的速度增长着,本书以保护地设施栽培为基础,从科学角度讲述了如何通过栽培管理获得优质、高产的大樱桃。主要包括保护地生产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大樱桃保护地设施类型与建造;园址选择、苗木栽植及田间管理等实用技术。此外,作者还根据自己几十年来大樱桃的生产经验和调查,将生产中存在的疑难问题与对策也进行了详细解答,本书技术先进、方法实用,文字通俗易懂,适合果农、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种植大户,及相关科研院所的专业人员阅读、参考。
由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编著,介绍了植物保护学学科发展情况,并对本学科的进展做了全面而准确的总结。学会对所负责的学科发展研究初稿进行研讨及学术交流后,为研究成果的后完成提出实质性修改意见和建议。整套丛书的特点:,确保权威性,注重研究工作的质量,确保研究报告为反映各学科发展情况的*权威性的指导性丛书;第二,体现前瞻性,学科涉及面较大的不要求面面俱到,应注重体现*热点、前瞻和重大学术进展;第三,将2007年第四季度学科发展的内容纳入进去,做到严谨、完整;第四,时效性好;第五,整体性强。
在自然保护方面,国家公园以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为目标,是自然生态系统重要、自然景观独特、自然遗产精华、生物多样性富集的部分,保护范围大,生态过程完整,具有全球价值、国家象征,国民认同度高。 与此同时,国家公园也在文化、教育、生态学、美学和科研领域凸显杰出的价值。 在文化的意义上,国家公园与一般性风景保护区、营利性公园有着重大的区别,它是民族优秀文化的弘扬之地,是国家主流价值观的呈现之所,也体现着特有的文化功能。举例而言,英国的高地沼泽景观、日本国立公园保留的古寺庙、澳大利亚保护的作为淘金浪潮遗迹的矿坑国家公园等,很多初都是传统的自然景观保护区,或是重点物种保护区以及科学生态区,后来因为文化认同、文化景观意义的加深,衍生出游憩、教育、文化等多种功能。 本
本书内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小麦主要病害识别及绿色防治技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小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的分布与危害、田间症状、病原、病害循环、发生特点、防治适期和防治措施;第二部分介绍小麦主要虫害识别及绿色防控技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小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的分布与危害、分类地位、为害特点、形态特征、发生特点、防治适期和防治措施;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农业防治技术、理化诱控技术、生物防治技术、科学用药、绿色防控技术的集成与示范等绿色防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