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火灾是破坏森林资源的一大灾害。森林防火工作也是我们林业部门工作的中心和重点。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我国的森林防火工作在理论与技术上都得到了加强。森林火灾调查与统计(森林火灾案件侦破)工作是森林防火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技术性、时效性、政策性和法律性都很强的专业工作。调查处理森林火灾案件,是森林公安机关的重要任务。森林火灾案件的特点是:火场面积大,火灾现场情况复杂,现场易遭受破坏,起火点难以查找,取证困难,起火原因难以确定和法律依据不明确等。目前,我国森林火灾案件的侦破尚无系统的理论及成熟的技术,也没有规范的调查步骤和方法,这也是长期困扰我们基层森林公安和森林防火工作者的难点之一。为此,国家林业公益性项目基金立项资助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开展“森林火灾案件
《拉丁美洲热带木材(第2版)》是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长期从事木材解剖及超微构造研究和木材识别鉴定工作的专家编撰完成。全书共包括拉丁美洲裸子植物及被子植物主要商品材特性和用途、拉丁美洲主要商品材的用途分类三大部分内容,记载了拉丁美洲主要商品材树种208种(隶44科153属)。对每个树种均记载了木材名称(中文名、拉丁名、商品材名和地方名),树木及分布,木材构造(宏观及微观特征),木材性质(密度、干缩、力学强度、干燥、耐腐及加工性能),木材用途等内容。每种木材均附有三张显微构造照片(横切面、弦切面及径切面)及部分实体木材标本的彩色照片,可供广大木材贸易、加工、生产,科研和教学人员查阅使用。
《林业碳汇 北京的发展与实践》分为基础理论篇、管理实践篇和调研探索篇三个篇章,涵盖了全球气候变化、林业碳汇基础理论、林业碳汇外发展概况以及北京市在林业碳汇基础研究、管理政策制定、碳交易市场构建以及公众宣传推动等方面的内容。
本书是我国部完整翻译出版的国外森林美学经典著作。本书共有13个章节,大致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章至第八章)可看做森林美欣赏篇。这一部分,除了作为预备知识论述了森林、森林变迁、森林美与民旅传统文化、森林与生态环境以及美学基本理论外,更多的笔墨是从美学角度对森林的景观美和树木美做了归纳分类,并详细描述了不同类型森林美的特点和树木个体美的特点,以增强读者对森林美欣赏的感受或给予读者启迪。后半部(第九章至第十三章)则可看做森林美创作(或经营)篇,即增加森林美的手段或经营森林美的方法。后半部除了从森林美学的角度对林地利用、森林区划,道路网设计、作业类型选择、树种选择、轮伐期确定、森林更新,抚育方法以及森林美经营、保护等方面的原则、措施和应用做了具体详尽的叙述外,还列举了实例加以说明,具有很强
城市林业土壤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是美化和净化城市环境的绿色植物生长的介质和营养供给者,对有害物质有过滤、氧化、吸附和固定作用,对城市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生态环境和人居健康有重要影响。《城市林业土壤质量特征与评价》以南京市、徐州市等典型城市为例,系统调查和分析城市林业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对城市林业土壤质量进行评价,阐述城市林业土壤有机碳及黑碳的含量与分布,分析城市林业土壤重金属、多环芳烃等污染物的含量与分布,兼具理论性、资料性和实用性。
黄河三角洲次生盐渍化是限制农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黄河三角洲柽柳生理生态特征与抚育提升技术》针对黄河三角洲水盐变化对柽柳生长影响的程度、过程与机制这一科学问题,以滨海盐碱地柽柳低效林的植被恢复与生态功能改善为目标,综合运用水盐运移、植物生理生态监测技术与理论分析方法,重点开展水盐在地下水—土壤—柽柳体内的迁移特征及其协同影响柽柳生理生态过程的研究。《黄河三角洲柽柳生理生态特征与抚育提升技术》主要明晰了滨海盐碱地柽柳林的退化过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揭示了地下水-土壤-柽柳系统的水盐运移过程及作用机制,探明了柽柳生理生态特征对盐旱胁迫的响应规律,明确了柽柳幼苗生长适宜的地下水水位及其矿化度条件,阐明了不同密度柽柳林的生长动态及其改良土壤效应,研发了滨海盐碱地柽柳防护林建设及
本书借鉴了当前国际上的环境经济核算理论和方法体系,同时紧密结合我国森林资源清查和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监测的实际情况,森林文化价值评估方法,在外该领域都具有明显的先进性、适用性。同时,该书内容丰富,图表翔实准确,深入浅出,为我国建立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编制林木资源资产负债表和构建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提供了重要参考;既可以作为林学和生态学相关教学研究的教材和学术专著,又可以作为各级林业、统计等相关部门森林资源核算的工具手册。
通过野外考察,确定了长岛共有近700种野生植物,根据它们所属的门类,把本书共分为5章。章为蕨类植物门,长岛出产8科16种,主要对植株形态进行了介绍;第二章为裸子植物门,长岛出产4科5种,主要介绍了各种的形态特征和应用价值;第三章为被子植物门,长岛出产85科614种,是本书的主要章节,我们对每一种的生活型、茎、叶、花、果实等都做了介绍,以及各种在长岛地区的主要分布范围和用途;第四章为地衣门,长岛出产8科16种,主要对其地衣体和孢子蠹等形态进行介绍;第五章为苔藓植物门,长岛出产6科8种,主要对其植物体和用途、分布进行了介绍。
书稿为我国热带地区油棕种植现状调查报告。为了探讨我国发展油棕产业的可行性,破解何处适于发展油棕产业、有多大面积适合于种植油棕和哪些品种适合于大规模引种、试种等关键技术问题,开展了本次调查。包括:调查时间和方法、调查结果、调查结果讨论、对策建议等内容。
沙棘新品种区域化试验的目的是搞清不同品种的生态适应性和经济价值,为不同生态气候区推荐适宜栽培的品种和相应的栽培技术。本书以我国近十年来选育的7个大果沙棘品种、3个优良杂种和2个中国沙棘品种为研究对象,从成活率、保存率、生长特性、果实特性、种子特性、生物活性物质、适应性等多个方面系统研究了不同试验点不同品种的适应性特点和差异规律。研究成果可为我国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沙棘栽培提供基础理论依据.本书可供林学、农学、医药、水土保持等领域的基层科技人员、相关科研院所研究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