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基于森林结构和空间格局理论,以样地调查及室内试验为基础,研究森林群落的结构特征、森林植物群落多样性与生态位、典型森林群落的空间结构、植物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以及森林植物群落的结构调整,以探讨森林结构和空间格局。通过传统的森林经理方法,对群落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加以描述,进而揭示群落内部的结构特征;采用点格局分析法,对森林群落内的主要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分析了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随尺度的变化规律,揭示了主要种群之间和不同发育阶段个体之间的关系随空间尺度的变化规律。本书可供从事水土保持学、植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专业的研究、管理人员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许涵和李意德和骆土寿编著的《海南尖峰岭热带 山地雨林--群落特征树种及其分布格局》是尖峰岭 60hm2大样地的次调查成果,论述了尖峰岭大样 地建设的背景、地形条件、土壤条件和群落结构特征 ,重点描述了大样地中已鉴定到种名的290个木本物 种种群基本参数、年龄结构、空间分布格局等方面的 基准信息。可以预计本书的出版,将对后续的植物空 间分布和物种多样性与环境异质性关系、植物功能性 状、群落系统发育、种子扩散及其时空格局、特有植 物和稀有植物空间分布与其在演替中的作用、群落和 生态系统层次的水/碳/氮/磷循环与耦合、土壤碳 储量及其空间分布格局、土壤动物及微生物多样性与 植物多样性关系、植物根系亲缘识别与物种共存机理 等方面的研究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上海林业病虫》内容共分五篇,篇为上海市林业及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概况;第二篇为上海市林业害虫及其他有害动物;第三篇为上海市林业病害;第四篇为上海市林业有害生物监测、检疫和防治技术;第五篇为常用林业有害生物药剂、药械。篇、第四篇和第五篇系统介绍了目前上海市林业发展现状,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种类、危害程度和林业有害生物监测检疫及防治技术、措施和方法;第二篇和第三篇比较详尽地记述了上海市目前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种类697种,其中害虫492种、病害192种和其他小型有害动物13种。《上海林业病虫》配有彩色照片1400余张。可供从事林业有害生物科研、生产、防治检疫部门技术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参考。
本书是我国部完整翻译出版的国外森林美学经典著作。 本书共有13个章节,大致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章至第八章)可看做森林美欣赏篇。这一部分,除了作为预备知识论述了森林、森林变迁、森林美与民旅传统文化、森林与生态环境以及美学基本理论外,更多的笔墨是从美学角度对森林的景观美和树木美做了归纳分类,并详细描述了不同类型森林美的特点和树木个体美的特点,以增强读者对森林美欣赏的感受或给予读者启迪。后半部(第九章至第十三章)则可看做森林美创作(或经营)篇,即增加森林美的手段或经营森林美的方法。后半部除了从森林美学的角度对林地利用、森林区划,道路网设计、作业类型选择、树种选择、轮伐期确定、森林更新,抚育方法以及森林美经营、保护等方面的原则、措施和应用做了具体详尽的叙述外,还列举了实例加以说明,具有很强
《延安森林提质增效技术研究》以延安市森林二类调查的数据为基础,总结黄桥林区森林提质增效经验,分析了森林近自然经营模式和疏林地、灌木林地恢复技术模式及其成效;针对延安市森林现状,提出了延安市森林提质增效的建设目标、内容和评价标准,以及时间安排和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