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重点介绍了45个福建省选育并通过国家、省级审(认、鉴)定的茶树品种的形态学特征、生物学特性、品质特性、抗逆性(耐寒性、耐旱性、对当地常见病虫害的抗性)以及其他特征特性,每品种还配以新梢、植株和生产茶园、成熟叶片、花朵等图片,对茶树品种鉴别、品种选择应用等具有较高的实际指导意义,可用于指导相关茶叶种植户与公司的实际生产工作、也可用作相关科研院所的培训教材。
《森林抚育规程解读:森林抚育规程(GBT15781-2015)实施技术指南》是配合新修订的《森林抚育规程》(GB/T15781-2015)的宣贯执行和应用培训而编写的操作指南。解读首先明确了森林抚育工作的理念及相关的核心概念,然后解读了森林抚育经营的原则、林木分类与分级、各种抚育方式的作业要求、控制指标和作业规范,强调了生物多样性与环境保护的技术措施,阐述了作业设计与实施技术,施工与验收等内容。
在《中国森林立地类型》中,按中国森林立地分类系统对各立地亚区内的分异规律和划分立地类型小区、立地类型组和立地类型的依据及主导因子作了系统的阐述,并且在每个立地亚区内列举了有代表性的、典型的立地类型,详细分析其立地条件性状、特征、适宜的造林树种,并对立地生产潜力指标作了量化表述。从而丰富了整个中国森林立地分类系统从宏观到微观所表达的内容;这也正是《中国森林立地类型》的一个显著特点。③在整理立地材料时,进行了必要的加工、提炼,详述中、小地域的地域分异规律对营造林有利的和制约的条件,为应用立地类型时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强调要尽可能列出各立地类型分布地区,以便落实到山头地块(小班),突出它的实用性。
国家重点图书《中国树木志》,是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树木学家郑万钧教授主编,全国60余个科研院校数百位专家参加编写的。该书全面系统地研究总结了我国树木资源、分类、栽培及利用的成果,是我国树木学研究的重要基础性著作,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的显著特点。它的编辑出版,标志着我国树木学研究进入该领域的世界先进行列,是我国树木学研究的重要里程碑。该书记载了中国原产的和引种栽培的树种179科近8000种(含亚种、变种、变型、栽培种)。全书分四卷出版,第一卷于1983年出版,第二卷于1985年出版,第三卷于1997年出版,第四卷于2004年出版。 《中国树木志》主要记载了树种的中文名称(包括俗名)、拉丁学名(包括异名)、形态特征、产地及生境、林学特性、用途,以及中国主要树种区划。
《林业碳汇 北京的发展与实践》分为基础理论篇、管理实践篇和调研探索篇三个篇章,涵盖了全球气候变化、林业碳汇基础理论、林业碳汇外发展概况以及北京市在林业碳汇基础研究、管理政策制定、碳交易市场构建以及公众宣传推动等方面的内容。
《望江楼竹类图志》收录了望江楼公园栽培的竹子300多种,每种竹子有特征、产地和用途简介;文字简短精练,以大量图片为主,把竹种的形态特征反映得淋漓尽致,很容易检索到需要识别的竹种;另外,书中还收录了望江楼公园名胜古迹和竹文化节的精选图片。 《望江楼竹类图志》既有面向专业读者的科学性,又有面向普通读者的可读性和鉴赏性,还可作为成都赏竹旅游的实用指南。可供竹类研究者、林业及园林工作者和竹类植物爱好者参阅。
本书简要介绍了我国野生果树的资源状况、分布特点、主要种类、地理分布及开发利用状况等,通过详尽的文字描述和丰富的图片展示重点介绍了金佛山地区的重要果树资源,对产于金佛山地区的55科113属347种(含33变种或变型)果树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包括每种果树的分类地位、中文名、拉丁名、形态特征、分布、用途等内容。本书对野生果树资源的开发研究具有的参考价值。 本书可供果树、中医药、食品加工、保健品开发、植物资源与保护等专业师生、科研人员及相关管理部门、生产单位的工作人员等参考使用。
《多功能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技术及案例》从多功能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技术体系入手,研究多功能可持续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理论和关键技术,包括多功能森林经营区划、森林作业法设计、可持续采伐量计算、多功能森林经营的投入产出等关键技术。将“功能区划-作业法设计–效益分析评价”这个支撑森林经营方案的底层结构和算法模式串联起来,提出与经营目标和作业方法一致的结构化整体进程模型,并集成到软件系统中,形成多功能森林经营方案辅助设计系统。《多功能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技术及案例》提出了多功能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关键技术,梳理了技术体系,完成了辅助设计系统。研究的结果为多功能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提供了技术规范及辅助工具,是多功能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技术集成的有益尝试。同时对支持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管理、推进森林经营方案的
中国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是集第四纪冰川遗迹、花岗岩石林、花岗岩岩臼、火山、温泉、河流、沙地于一体的综合性世界地质公园。作者通过近10年的研究,并总结前人对该地区的研究成果,从公园的自然属性、科学价值及意义、保护与开发整合模式三方面全面论述了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的科学内涵和研究价值。 全书分三篇,共十六章,资料丰富,图片精美,是一部地质公园建设和研究的综合性专著,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可供从事地质学、地理学相关学科的研究人员、研究生参考;也可供从事地质遗迹调查与评价,地质公园管理人员使用。
本著作是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长期从事木材解剖及超微构造研究和木材识别鉴定工作的专家编撰完成。全书共包括拉丁美洲裸子植物及被子植物主要商品材特性和用途、拉丁美洲主要商品材的用途分类部分内容,记载了拉丁美洲主要商品材树种208种(隶44科153属)。对每个树种均记载了木材名称(中文名、拉丁名、商品材名和地方名),树木及分布,木材构造(宏观及微观特征),木材性质(密度、干缩、力学强度、干燥、耐腐及加工性能),木材用途等内容。每种木材均附有三张显微构造照片(横切面、弦切面及径切面)及部分实体木材标本的彩色照片,可供广大木材贸易、加工、生产,科研和教学人员查阅使用。
保靖黄金茶是经长期自然选择而形成的有性群体品种,是湖南湘西地区自然生古老的珍稀茶树品种资源。高氨基酸、高水浸出物和低酚氨比是黄金茶(绿茶)突出的品质特征,被靠前茶叶专家誉为“中国优选的绿茶”。本书分别从保靖黄金茶的起源与发展、产地分布与地理环境、资源与品种、茶树种植、鲜叶采摘与管理、加工、品质特征与产品分级、冲泡品饮方法与茶艺、文化艺术与典故及保靖主要黄金茶企业等方面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保靖黄金茶,是一部内容较丰富、兼具科学性和实用性的著作。
《广西森林》包括总论(由叶湘负责组织)、森林类型(天然林由李治基、人工林由刘承训负责组织)、森林区划(李治基负责组织)和展望(王长春、赵绍益负责组织)四个部分。在总论中,概括了广西森林自然地理环境、森林的历史变迁和森林的地理分布以及森林资源等内容。森林类型:阐明了森林分类原则、依据和系统,从生态学和群落学分别叙述了各级森林特性并加以评价,以及森林地理分布规律。森林分区:论述了分区的原则和系统,以及各级分区中森林群落组合、分布的现状,并进行评价,提供经营利用的意见。在展望中,叙述了广西森林的现状,森林发展的设想和必要措施,林种的三向发展等。至于森林病虫害,过去只对人工林进行探讨,因此仅在各种人工林中,作为生态因子扼要指出其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而不作专章论述。广西开发晚,史
本书内容包括:主要栽培设施、设施环境调控技术、育苗技术、高效栽培技术、肥水管理技术、植株调整技术、保花保果技术、高效栽培模式、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内容全面系统,技术具先进性、实用性和相对独立性于一体,适合广大蔬菜种植者、农业企业管理者和农业技术推广者学习使用。
本书取材于工程实践,实用性强,采用大量的实际测试经验和先进的数据处理方法,反映了当前外先进木材缺陷无损检测方法和完备的数据处理技术。对木材加工行业中的木材检测技术进行了补充和发展。主要内容包括:木材缺陷无损检测技术的意义及发展状况,木材无损检测的主要技术方法和原理,压阻式木材内部缺陷类无损检测理论,压阻式木材内部缺陷类无损检测装置的研制,木材内部缺陷诊断专家系统,木材检测实验分析,便携式木材压阻式内部缺陷检测技术与装置,压阻式木材无损检测装置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本书可作为木材检测工作者、林业工作者、文物保护工作者、建筑装修人员的技术用书,也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和科技工作者参考。
《秦岭皇冠森林动态样地:树种及其分布格局/“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丛书》介绍了秦岭皇冠暖温性落叶阔叶林常见木本植物121种,每种植物除了文字描述外,还配有精美的照片,展示植物的植株、花序、果实、枝叶或树干等,方便识别。同时附有每种植物在25hm2长期定位研究样地内的种群分布图以及种群的个体数量和径级结构。对于该样地的地形、土壤、植被等皆有介绍。 《秦岭皇冠森林动态样地:树种及其分布格局/“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丛书》资料翔实,图片精美,是暖温性落叶阔叶林研究不可多得的参考用书,也可以作为植物爱好者了解暖温性森林,认识森林植物的野外指导手册。
《冬枣优质高产栽培》作者(赵建明、周爱英)根 据长期以来对冬枣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指导生产的实践 经验,系统地介绍了冬枣优质高产栽培关键技术。内 容包括:冬枣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冬枣育苗技 术,冬枣规范建园技术,枣园土肥水管理技术,冬枣 整形修剪技术,冬枣保花保果技术,冬枣设施栽培技 术,冬枣病虫害防治技术,冬枣采收与贮藏保鲜技术 等。本书内容全面系统,技术科学实用,图文并茂, 通俗易懂,可供广大冬枣种植者及基层农业技术推广 人员学习使用,也可供农林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参 考。
本书收录辽宁木本植物81科187属638种6亚种111变种48变型,计803个种及种下单位。另外,本书还收录了数十个栽培品种。其中,野生357种6变种76变种17变型,计456个种及种下单位;栽培281种35变种31变型,计347个种及种下单位。本书是迄今为止东北收录木本植物总量较多的资料。 本书出版价值体现在所收录的植物中,有11科为东北木本植物新纪录,均为栽培;新纪录属30个,其中野生的为黄连木属Pistacia L.,其他均为栽培;新纪录102种19变种5变型,其中,裸子植物4种1变型,被子植物98种15变种4变型。同时,补充完善了引进属或种的中文资料、验证了宽叶胡枝子在东北存在的真实性、红王子锦带的分类地位得到修正,弥补了现有资料的不足之处,体现了对科学严谨负责的态度。 本书所收录植物的形态特征都有精炼而准确的描述,95%的种配有原生态照片及分类特征照片,生
《中国古茶树》系统地介绍了茶树的地理起源和栽培起源、茶树的演化传播和分类、古茶树的分布和遗传多样性;着重介绍了479份中国古茶树的特征性以及95个野生茶树居群和古茶山;扼要介绍了茶树特异资源和越南、老挝、缅甸的部分古茶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