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1.辣木生物学特性;2.辣木基因组;3.辣木蛋白组与转录组;4.辣木的种植及病虫害防治;5.辣木健康组;6.辣木酵素;7.辣木的深加工和产品的研发;8.辣木的综合利用及开发;9.辣木的前景展望构成。
《新农村建设丛书》是一套针对“农家书屋”、“阳光工程”、“春风工程”专门编写的丛书,是吉林出版集团组织多家科研院所及千余位农业专家和涉农学科学者,倾力打造的精品工程。 本丛书共分五辑,每辑100册,每册介绍一个专题。辑为农村科技致富系列;第二辑为12316专家热线解答系列;第三辑为普通初中绿色证书教育暨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教材系列;第四辑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培训教材系列;第五辑为新农村建设综合系列。 丛书内容编写突出科学性、实用性和通俗性,开本、装帧、定价强调适合农村特点,做到让农民买得起,看得懂,用得上。希望本书能够成为一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用书,成为一套指导农民增产增收、脱贫致富、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更新观念的学习资料,成为农民的良师益友。
本书是为了满足社会各界对于希望了解和认识森林生态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经营森林的基本对策的需要而写的。森林生态的基本研究对象是森林的结构、功能和动态,而森林是景观生态系统。对森林生态学基本原理的阐述中,特别强调了森林的本质特征表现在不同空间层次(如林分、生物群落、生态系统、景观)的复杂性和异质性上。在森林经营上,本书强调了在我国建立生态系统经营体系的重要性,并对这种经营体系的基础(森林的多重价值观)、发展以及宏观规划和育林措施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讨论。 本书可供环境科学和生态学工作者以及林业科研、教学和生产人员参考,也可作为大学本科和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
《中国智慧林业:顶层设计与地方实践》内容包括:智慧林业内涵与重要意义;智慧林业总体发展思路;智慧林业主要任务与重点工程;智慧林业推进策略;北京智慧林业;内蒙古智慧林业;辽宁智慧林业;吉林智慧林业;上海智慧林业等。
毛竹是我国竹类资源中面积、经营历史最悠久、加丁利用范围最广的种类。培育毛竹林具有成材快、产量高、用途广、效益好的特点,只要经营管理得当,就可实现青山常在,取之不 尽,用之不竭,是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结合得最的山地生产性开发项目。 福建是我国毛竹分布中心产区,自然气候条件非常适宜毛竹的生长繁衍。全省现有毛竹林面积88.5万公顷,居位。总立竹蓄积量17亿株左右。年产竹材1.7亿多根、鲜笋l56万 吨,2005年全省竹业总产值达114.2亿元,比2000年翻了一番。
《森林遗传资源保护与管理》分为三卷,系统介绍了森林遗传资源保护与管理的知识。 卷:总论、概念和系统方法。全面概述了涉及森林(乔木和灌木)遗传资源保护和管理的概念、系统方法等,阐述了保护森林遗传资源的国家规划,民众参与以及各地区和国际的方式。第二卷:天然林和保护区(原地保护)。主要论述森林遗传资源的原地保护,其主要目的是要说明遗传保护能够带来各种长期和短期的利益,同时为从事森林经营和保护日常野外活动的规划者、决策者和专业人员提供原地保护的方法和策略等。第三卷:人工林和基因库(异地保护)。主要论述了森林遗传资源的异地保护和经营管理的技术要求、应用方法和经验,概括了异地保护的作用,并讨论了可能运用的一些策略等。
园林是一种以美化、欣赏、游憩、休闲、愉悦和恢复人们身心健康及创造或改善人类的生活、工作环境盼生态因素为主要目的和功能的境域,并具有的物质生产和防灾、减灾效能。 大自然境域是宏伟博大的,园林境域仅是按人们的意愿对大自然部分做不同程度的营建,这种营建的结局常有优劣、巧拙、成败之分,故园林工作者须常具博习、研索、慎为之心。 园林构成的主要因素有三,即大地(陆体、水体)、生物(以植物为主)和广义设施物(园林建筑、各类设施物)。 园林学科是综合性学科,它包括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社会科学的文化与艺术内容。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园林学的内涵亦在与时俱进地不断丰富创新与发展。根据园林建设发展的历史,汪菊渊院士曾将园林学的研究范围归纳为三个方面,即传统园林学、城市绿化和大地景物规划。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写进《中国共产党党章》,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专门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赋予林业重大使命和艰巨任务,把林业的地位作用提升到靠前的战略高度。在拥有这些发展机遇的同时,林业发展也面临严峻的挑战。总的来看,我国林业发展的机遇大于挑战,有利条件多于不利因素,林业内涵外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李世东著的《中国林业工作手册(第2版)》是第2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 规划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森林培育学(第2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 规划教材,是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森林培育学》(版)的基础上,根据林业发展现状和学科发展修订而成的。全书共5篇17章。其主要内容包括:篇森林培育理论,包括森林的生长发育及其调控、森林立地、造林树种选择、林分的结构及其培育;第2篇林木种苗培育,包括林木种子、苗木培育;第3篇森林营造,包括造林技术、幼林抚育管理、林农复合经营、封山育林、造林规划设计;第4篇森林抚育更新与主伐更新,包括森林抚育采伐、林分改造、森林收获与更新;第5篇区域森林培育与林业生态工程,包括区域森林培育、林业生态工程与森林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