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河猴在解剖结构、生理机能、生化代谢等方面与人类极为相似,因此,恒河猴已成为许多疾病研究、生物制品研究和药物筛选试验等的最终必选动物,也是生物医学基础研究中重要的观察对象和材料,在医学、生物学各领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总论和局部解剖两部分,前者为简述恒河猴各系统的基本结构,后者猴体分成9大部分,如头、颈、胸、腹及前后肢等,每部分为一章,共九章,分别由表及里来描述猴体各器官的局部位置、形态、结构比邻关系等。
《默克兽医手册(0版)》涵盖了基础兽医、预防兽医、临床兽医等方面的相关学科知识。主要包括各系统疾病、行为学、临床病理学与检验程序、野生动物、实验动物及动物园动物,管理与营养、药理学、毒理学,以及单列出来的野生动物、实验动物及动物园动物疾病,禽病和人兽共患病等,共23章。本手册针对各种疾病,从病因(病原)学、发病机制、流行特点、临床表现、病理变化、诊断与防治等方面作了详细地介绍。另外,配有250幅精美的彩图与精细的绘制图片以及大量表格,书后还附有常用的参考数值及索引。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反映了近年来国外动物疫病研究的新成果与新技术,达到了科学性、实用性、操作性的结合,具有较强的先进性的特色。
该书是国家“十五”重点出版规划“新世纪富民工程丛书·药用植物栽培书系”中的一种。其内容主要包括板蓝根、葛根、连翘、猫爪草4种中草药的本草考证、资源情况、化学万分、药理作用、发展前景、形态特征、生长习性、栽培技术、田间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及贮藏等。编写过程中突出了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以普及和提高相结合,以实用技术为主,技术要点力求简明扼要,便于实际操作,可供广大药农和从事中药材生产、教学、科研人员参考使用。
《实用动物针灸手册》共12章。章介绍了兽医针灸的基本知识,其后9章依次介绍马、牛、骆驼、猪、羊、犬、猫、兔、禽的针灸保定、常用穴位和常见疾病的针灸处方,第十一章介绍了兽医针刺麻醉,最后一章列举了犬、猫、兔、豚鼠、大鼠、小鼠等6种实验动物的实验针灸穴位。
本书由国家外来动物疫病诊断中心组织编写,是关于兽医诊断实验室检测质量和生物安全管理的专著。全书共38章,分总论、各论和附录三部分。总论部分着重介绍了兽医实验室的质量和生物安全管理规范,在高级别生物安全防护条件下从事高危病原检测的质量和安全要求,样品的采集、包装、运送原则,以及从事高危病原检测前的风险评估技术。各论部分详细对5种人畜共患病、12种重大动物疫病、15种重要外来动物疫病的风险识别、样品采集运输和检测技术规范等内容作了较详细的阐述。附录部分给出了兽医生物安全实验室溢洒处理和常见意外伤害处理指南、安全操作规范等实验室常用技术。本书内容简洁、具体实用,适于科研院所和各级兽医诊断与检疫、卫生医疗等机构从事教学、科研、检测的人员参考使用,也可供农业、医学、卫生、生物类技术和管理人员学
本书共设七讲。讲简略介绍了家兔饲养技术,第二讲介绍了兔病的预防和诊断技术,第三讲至第六讲分别介绍了家兔传染病、寄生虫病、普通病、中毒病的鉴别诊断与防治,第七讲介绍了兔场的防疫。本书除了可供养兔技术人员阅读参考外,还可供专业养殖户和兽医临床工作者使用。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鱼类免疫系统的组成,引起鱼类疾病的各种因素,鱼病发生的机理,鱼病诊断和防治的方法,同时介绍了现代生物技术在海水鱼类疾病防治过程中的应用。读者通过阅读此书,不但对海水鱼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有比较全面和深刻的理解,而且能够建立新的防治鱼病的方法。 本书不但对海水鱼类养殖者具有借鉴作用,而且对从事海水养殖的科研教学人员以及相关专业的大中专学生同样具有参考价值。
本书是通过作者广泛搜集蒙古族民间兽医的验方、秘方和相关书籍的现成方剂,以及民间蒙兽医口述,并经过精心研究和整理编写而成,目的是为方便兽医工作者防病治病,更好地为畜牧业生产服务。全书共由200多个方剂组成,每部分方剂都针对的是目前畜禽多发、危害严重、治疗难的疾病。
随着现代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有关蜱的系统学、生理生化以及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均有了长足发展,但目前缺乏系统的蜱类学专著,对这一类群系统知识的介绍严重滞后,影响着蜱类学研究的深入发展以及蜱和蜱媒疾病的综合防控。基于此,《蜱类学》作者刘敬泽和杨晓军及研究团队根据实验室22年来的研究成果并参考同内外蜱类研究的新进展,对蜱进行了深入而系统地介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蜱类学》包括七章四十一节,从蜱的分类与系统学、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理生化、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细胞遗传学以及蜱携带的病原体和蜱类防治等方面,对蜱类学研究进行了系统全面地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