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收录了中国木材市场常见的商品木材377种,隶属280属,88科。其中:国产材186种,进口材191种。各种木材记载的内容包括:树种的名称、产地及树木性状,木材主要宏观及微观特征,主要材性参数与用途,木文化故事,以及木材珍贵等级和市场参考价格。 本书采用图谱的形式编著,以木材构造图为主,图文并茂,记载翔实。木材构造图片包括:木材标本横切而原色实体构造图、木材横切面、弦切面显微构造图。 本书首次使川连续变焦体视显微镜拍照木材横切面原色实体构造图,使其保持木材原有的真实材色,保持导管内含物的形态与颜色。首次将木文化与木材树种鉴定联系起来,既增加了趣味性又弘扬了中国的木文化。 本书是供从事木材鉴定的专业人员、木材产品质量检测人员、海关商品检验人员、木材经贸管理人员、木材加工技术人员等鉴定木
《中国林业统计年鉴2003》是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管理部门和局直属单位上报的2004年林业统计年报和其他有关资料编辑的。分为:森林资源、林业产业总产值、营林生产、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工业生产、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固定资产投资、林业教育等八个部分,并附录:国有林区135个木材采运企业和20个重点营林局主要统计指标、林业工作站和乡村林场基本情况、分县造林情况、历年主要统计指标完成情况、1995-2004年主要林产品进出口情况和世界主要国家林业情况。
城市森林病虫害,既含城市绿地病虫害,也包括城郊林带、片林等其他林地病虫害。 本书重点介绍城市森林中经常发生的277种虫害和90种病害。对每种虫害均具体介绍其分布与寄主、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防治措施;对病害则具体介绍其分布与为害、病原、症状、发病规律和防治措施。每种病虫害均配有若干张彩色照片,清晰地显示病虫害的形态特点及为害特征。全书共配1 227幅形象逼真的原色彩照,便于读者对照鉴别。
木材是天然生物材料,也是可再生性材料,因其具有美丽的花纹、多彩的色调、温暖的触感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等优异的装潢特性而成为古今中外家居装潢的主体材料。当前,我国家居装潢用木材主要依赖进口,树种多而新,大多数生产加工企业、进出口贸易商以及消费者对进口木材认识不足,直接导致了贸易欺诈、消费纠纷的发生,也降低了木材的使用价值,造成了宝贵资源的浪费。 本书精选了世界各地157种常见家居装潢用木材,隶属于50科132属,根据木材产地分为南洋地区、非洲地区、南美地区和其他地区4个部分。每个树种均配置了木材样板实物彩图、横切面微观显微图和精练的文字。全书内容具有科普性、实用性和专业性。 本书可供从事家居装潢、家具及地板制造、木材贸易、科教研究、检验检疫、产品质量监督等相关人员使用。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茶树氮磷钾营养生理》共七章,章着重阐述茶树氮磷钾的营养特性与分布。第二章主要介绍茶树氮磷钾营养的吸收、转运与利用特征。第三章主要介绍茶树氮磷钾营养的生理效应,探讨了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LSCM)和基因表达谱差异技术等先进研究手段在茶树营养生理学上的应用。第四章简要介绍了茶树氮磷钾营养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五章和第六章阐述了茶树氮磷钾营养与茶树生长发育、茶叶产量的关系。第七章从茶树氮磷钾营养与茶叶品质的关系出发,主要论述了茶树树体氮、磷、钾营养和氮磷钾肥料对茶叶重要品质成分。
《大果沙棘优良品种引进及适应性研究》系统总结了从俄罗斯、蒙古等国引进的10余个大果沙棘优良品种在我国的表现特性和适应性特点。《大果沙棘优良品种引进及适应性研究》共分14章,主要从不同试验点不同品种的成活率、保存率、生长特性、叶片特征、棘刺数量、果实特性、种子特性、产量水平等方面,对引进的大果沙棘品种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和综合评价,确定了相应的适生区和栽培模式。成果可直接应用于生产,对提高我国沙棘的栽培和产业化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人工造林技术概论》共分为六章,章主要介绍了人工造林技术的基本原理;第2章阐述了北方主要困难立地区的造林技术特点;第3章较为系统地论述了五大林种的造林技术特点;第4章介绍了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一些造林新技术,以满足基层生产单位对技术的需求;第5章比较详细地介绍了世界人工林的研究开发现状和趋势;第6章对我国森林培育学科的发展战略做了一点初步的分析,供森林培育学科的教学参考。 《人工造林技术概论》适用于高等院校林业科学专业的研究生、教师阅读,同时适用于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参考。
《厦门地区常用园林植物图录》分两部分,总论包括厦门的自然概况与园林植物特色,常用园林植物的主要类型与应用,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各论收录了乔木、灌木、草本花卉、藤本植物、竹类、棕榈植物、水生植物和多肉植物共八类植物 357 种,对每种植物的名称、科属、形态特征、产地分布、生长习性和园林用途作了描述。 本书可以作为园林绿化工作者的参考资料,也是广大市民和园林爱好者的科普读物。
《茶树氮磷钾营养生理》共七章,章着重阐述茶树氮磷钾的营养特性与分布。第二章主要介绍茶树氮磷钾营养的吸收、转运与利用特征。第三章主要介绍茶树氮磷钾营养的生理效应,探讨了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LSCM)和基因表达谱差异技术等先进研究手段在茶树营养生理学上的应用。第四章简要介绍了茶树氮磷钾营养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五章和第六章阐述了茶树氮磷钾营养与茶树生长发育、茶叶产量的关系。第七章从茶树氮磷钾营养与茶叶品质的关系出发,主要论述了茶树树体氮、磷、钾营养和氮磷钾肥料对茶叶重要品质成分。
以《中华大典·林业典》的编撰为基础,挖掘,翻译,凝练,注释,编著而成的《中国古代林业文献选读》一书,分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六个历史时期,精选每一阶段的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林业文献,每篇文献前设“导读”,介绍该篇文献的形成时代、主要内容、历史价值等;文中增加“注释”,注解文献中的重要人名、地名、物名、制度等难以理解的词句;文献后有“参考译文”,将古典文献的文言文翻译成现代白话文,以方便读者阅读和理解。
内容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