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尔斯泰短篇小说精选》精选了《穷人》《傻子伊凡的故事》《舞会之后》等列夫·托尔斯泰的短篇小说名篇。这些短篇小说大都反映了十九世纪俄国社会的真实生活,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典型。阅读他的短篇小说,仿佛置身于当时的俄国,接触各种身份和个性的人物,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同时随同他们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自然而然地对他们的遭遇产生强烈的共鸣。对广大读者来讲,这些作品的启发作用必然会是深刻的、广泛的。
《小王子(全英文版)》是一部写给所有人看的童话,一个美丽而伤感的故事,一则关于爱与责任的寓言。 以一位飞行员作为故事叙述者,讲述了自己六年前因飞机故障迫降在撒哈拉沙漠,遇见小王子的故事。神秘的小王子来自另一个星球,在抵达地球之前,他先后拜访了其他六个星球,遇见了国王、爱慕虚荣的人、酒鬼、生意人、点灯人、地理学家,见识了不少人和事。*后在地球上,小王子见到了沙漠花、玫瑰园、扳道工、商人、蛇、狐狸,并和飞行员在沙漠中共同拥有过一段极为珍贵的友谊。既没有离奇的情节,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浅显天真的语言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这些哲理几乎涵盖了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友谊、爱情、责任和真善美。 《傲慢与偏见(全英文版)》 初稿创作于1796年至1797年,作者是简 奥斯汀(1775-1817),英国
托尔斯泰著的《战争与和平(名家名译)(精)》描写了1812年俄法战争的全过程,以当时四大贵族家庭的人物活动为线索,反映了1805至1820年间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以及各阶层的现实生活,抨击了那些谈吐优雅,但漠视祖国命运的贵族:歌颂了青年一代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是一部史诗般的鸿篇巨制。
《高老头》是巴尔扎克巨著《人间喜剧》的奠基之作。 巴黎,1819年,拿破仑时代刚刚落幕。上流社会的繁华背后,名媛担忧着情人与债务,贵族掂量着财富与爱情,富商算计着投机与钻营。底层社会一栋廉价公寓里,各色人物与上流社会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暴发户高老头被两个女儿榨干,在寒碜的角落里凄凉而终;内地青年拉斯蒂涅决计要平步青云,急需学习上流社会的诸多规则;江湖头目伏脱冷在暗中蛰伏,等待一个向世俗社会宣战的时机……转型时期社会的人情、世相,在这场人间喜剧里轮番上演。
《白鲸》是美国作家麦尔维尔的代表作,小说凭借充实的思想内容、史诗舟的规模和成熟的文笔被称为美国的《哈姆莱特》。它与福克纳的《熊》、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并称为美国文学 的三大动物史诗。因为书中描写了海上纷繁的捕鲸生活,也被誉为“捕鲸业的百科全书”。《剑桥文学史》称之为世界文学上伟大的海洋传奇小说之一。
《华氏451》是当代科幻小说大师雷·布拉德伯里很经典代表作之一,描写的是另一种恐怖新世界,这个世界的者不准人民有书,一旦发现了书,一概烧掉,「华氏451度」是纸张起火的温度,这本书的结尾,是一群人只好将整本书背起来。 《华氏451》发生在一个压制思想自由的世界里,这里所有的书被,消防员的工作不是灭火,而是焚书。小说主人公已经当了十年消防队员,但他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从事的工作,直到有他遇到一个奇特的女孩,开始对自己的工作产生疑虑,直至对这个世界发起挑战。
《御伽草纸》是日本文学大师太宰治的作品,插画为日本天才画家铃木康司所作。《御伽草纸》图文相见,志趣横生,叹人叹物,展现一个诡异又熟悉的世界。看着活灵活现的动物与人类角色轮番上演人生悲喜,读者总在欢笑之余,感受到一股纯粹哀伤的耽溺之美。原本单纯、简单的童话,因此添满了现实人性与命运的无奈。在这样动荡不安的时空背景下,封闭的防空洞里,太宰治彷佛抒发着一种姑且当作自我放逐、并对苦楚一笑置之的感叹。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遭受空袭,漫天弹雨之中,太宰治带着孩子躲进幽暗的防空洞避难。担心孩子们恐惧受怕,太宰治拿起民间故事绘本,以独特的碎念牢骚语气,一页一页地看图说故事。「御伽」是大人说给小孩听的故事,「草纸」则是属於较通俗、娱乐性的书,这本《御伽草纸》不仅是太宰治的无赖故事书,
托马斯·哈代(1840—1928)的《远离尘嚣》发表于一八七四年,是哈代部成功的长篇,也是他此后一系列以威塞克斯乡村为背景的长篇小说的部。这些小说包括《还乡》(1878)、《卡斯特桥市长》(1886)、《德伯家的苔丝》(1891)以及《无名的裘德》(1896)。这一系列作品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在英国农村城镇的社会、经济、道德、人伦、风俗等方面所引起的深刻而剧烈的变化,表现了现存道德观念和法律制度与这一变化之间的冲突,以及处于这一变化冲突间的“威塞克斯乡民”的惶惑和抗争。变幻莫测、无从把握的命运和作为人的本能和感情之表现的爱情,是哈代作品中两个最主要的内容。 《远离尘嚣》从基本情节看,讲述的是一个女子和三个男人之间的爱情纠葛。年轻美貌、气性高傲的芭思希芭·埃弗汀来到威瑟伯里,继承她叔叔的农场。忠诚能干的伽百列·奥克对她一见钟情,但他
目前靠前从学术界到舆论界都已开始讨论重新阅读苏联经典文学对当代中国的现实意义,认为不仅应该重新阅读,更要重新解读这些感人至深的经典,前不久首都师范大学便直接以“重新阅读苏联时期文学”为名举办了一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本丛书借助学界专业力量,结合舆论环境和社会现实,成套系地推出苏联经典文学作品,整合阅读需求,期望在两个效益上都能有所收获。
《复活》是列夫·托尔斯泰三部曲的第三部,也是托翁耗时非常长的一部小说。《复活》是托尔斯泰思想艺术的总结,是他艺术上的遗嘱,是他整个创作生涯中最后的山峰。作品以一起真实的刑事犯罪案为基础,通过描写男女主人公复杂曲折的经历,展示了俄国当时社会的黑暗。
《猎人日记》是屠格涅夫的成名作,也是让他遭遇牢狱之灾的一部作品。全书以一个猎人的行猎为线索,讲述了二十四个故事。这些故事看似独立不相干,但是都带有强烈的俄罗斯地方色彩,而且直击俄罗斯层人民的贫苦生活,全面揭露了农奴制的残酷。 屠格涅夫用独到的写作手法将俄罗斯敦厚的民风和变幻的自然景象描绘得栩栩如生,如同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青草闪耀得和绿玉石的宝光一般;星星流转着微弱的光;凤尾草轻柔的梢儿轻浮地摇曳……在美好景色的背后,屠格涅夫用老练的笔法将旧俄社会中农奴、地主的现实生活刻画得淋漓尽致。如此细致、赤裸裸地揭露农奴制的作品,《猎人日记》在俄国文学史上当属首例,这也是它作为世界名著的魅力所在。
中央情报局成了中央情报公司,国会图书馆成了中央情报公司数据库;至于国会,没几个人知道它是什么玩意儿。美国的大地上到处是特许邦国,也就是特许经营组织准国家实体,一种类似麦当劳连锁店的机构。美国政府呢?这个东西仅仅存在于不多的几处联邦建筑里,由联邦特工持枪把守,随时准备抵抗来自街头的袭击。 这就是未来的美国,一个车水马龙与颓废荒凉并存、尖端科技与野蛮低俗混杂之地。 但在这片喧嚣混乱之上,还存在着另一个无比广阔、无比自由的国度:赛博空间,由电脑和网络构成的虚拟空间。 在现实生活中,本书主人公只是个微不足道的披萨速递员,但在虚拟空间中,他是首屈一指的黑客、擅使双刀的高手。这样的人拥有毁灭世界的力量 —— 也可以拯救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