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是可爱的。生活是好玩的。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 八十年代末,木心客居纽约时期,亦自他恢复写作、持续出书以来,纽约地面的大陆和台湾同行在异国谋饭之中,居然促成木心开讲 世界文学史 ,忽忽长达五年的一场 文学的远征 从1989年1月15日开课,到1994年1月9日*后一课,每位听课人轮流提供自家客厅,在座者有画家、舞蹈家、史家、雕刻家等等。 听课学生陈丹青说, 我们当年这样地胡闹一场,回想起来,近于荒谬的境界:没有注册,没有教室,没有课本,没有考试与证书,更没有赞助与课题费,不过是在纽约市皇后区、曼哈顿区、布鲁克林区的不同寓所中,团团坐拢来,听木心神聊。 菜单开出来,大家选。从古希腊神话、新旧约,到诗经、楚辞,从中世纪欧洲文学,到二十世纪文学世界,东方西方通讲,知识灵感并作。其中听的听,讲的讲, 金句
2025年4月2日是 童话之父 安徒生诞辰220周年,也正逢中丹两国建交75周年,值此之际,上海译文出版社隆重推出《安徒生童话与故事全集》,作为安徒生220周年纪念版和读者朋友见面。全书根据丹麦汉斯 雷兹尔斯出版社1992年纪念版译出,收入安徒生传世童话故事157篇,丹麦画家威廉 佩德森及洛伦兹 弗罗里希插画作品500余幅, 国际安徒生大奖 、 丹麦国旗勋章 翻译终身成就奖 获得者、北欧文学研究专家石琴娥丹麦文直译,时任丹麦王国驻华大使、欧登塞安徒生博物馆撰序。为译文插图珍藏本 小经典NO.1。
《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1-4)》由王鼎钧著
《人间信》: 我曾想做个英雄,为我家的羞耻复仇,但父亲立在我面前。 鼻青脸肿的我等待一个拥抱,等来的却是粉碎。 我的新生从死里来,侥幸攀上时代的列车,轰轰烈烈向前。 我祈求光芒吞噬我黑暗的过去,直到自己也被吞噬。 《人间信》以“我”的经历为引,讲述了四代人、半个世纪爱与恨的循环往复。众生皆苦,人生不易,这是每一个普通人在尘世浮沉中为自己争取的人间。 《人生海海》: 他是全村最出奇古怪的人,古怪的名目要扳着指头一个一个数: 第一,他当过国民党军队的上校,是革命群众要斗争的对象。但大家一边斗争他,一边又巴结讨好他,家里出什么事都去找他拿主意。 第二,说他是太监,可我们小孩子经常偷看他那个地方,好像还是满当当的,有模有样的。 第三,他向来不出工,不干农活,天天空在家里看报纸,嗑瓜子,可日子过
“十三邀”作为一档现象级人物访谈节目,自2016年启程,迄今已陪伴我们走过八年。作家许知远深度采访国内外不同领域的杰出人物,在对话中观察和理解这个变化的世界。 《十三邀Ⅱ:行动即答案》收录“十三邀”第5、6、7季(2020-2023)共计40多位人物的对谈实录,重新编辑整理,全套五册,分别为:《站在历史的远处》《你愿意活出什么样的世界》《保持对生活的一些刺》《创造一个自己的时间》和《人生的定义性时刻》。 “观念固然重要,行动才是灵魂。”诞生于特殊时期的这些珍贵对话,在保持精神与思想之问的同时,尝试去往更辽阔的世界,踏足更陌生的领域,进入更真实的生活,倾听更丰富的语言,袒露更率真的自我。 世界在变,“十三邀”在变,许知远也在变,不变的是对话本身。世界是一场无尽的对话,在对话中观察理解这个变化的世界和我们
《刘震云作品选》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刘震云的小说作品选集,收录了刘震云自1987年发表第一部短篇小说《塔铺》起至今30多年来获奖无数的经典代表作。包括《一日三秋》《一句顶一万句》《我不是潘金莲》《我叫刘跃进》《温故一九四二》《一地鸡毛》六部作品。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展现我国70年来文学事业的光辉成就,回顾我国当代文学发展的历史道路,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特编辑出版大型文学丛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文学作品精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文学作品精选》按文学体裁分为8种12卷,分别为 中篇小说卷 (3卷本) 短篇小说卷 (2卷本) 报告文学卷 (2卷本) 散文卷 诗歌卷 儿童文学卷 戏剧卷 文学评论卷 。 戏剧卷 由文学评论家、学者傅谨主编。编选工作坚持 二为 方向,贯彻 双百 方针,从当代戏剧发展的实际出发,兼顾不同创作风格、不同地区(包括港澳台)和不同作家的作品,遴选出的均是经过时代淬炼与读者检验、兼具经典性和文献性的文学佳作,全面准确地反映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来戏剧发展的风貌,呈现出了这一文学体裁在艺术上的高峰
史学大家许倬云怎样看待美国沧桑五十年? 功成名就后的张艺谋,如何看待艺术与权力之间的关系? 拥抱娱乐至死时代的马东为何“底色是悲凉”? 喜欢洞见未来的罗振宇,把做生意视作“最有尊严的生活”? 十三邀,是著名知识分子许知远与各行业、各领域领军人物共同对个体与时代做出的观察与思考。他们各自以独有的视角,在个体与时代、智性与审美、自我与世界、见识与创造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的对话与交流,全面展示出我们时代很优秀的头脑与心灵对历史、当下和未来做出的追问和探索。 与视频节目不同,图书版《十三邀》打破了1至4季的区隔,重新划分为艺术界、演艺界、人文知识分子、时代浪潮人物等四大领域,使得每个领域的意见、经验与心得更加具有模板作用,以不同领域中正在发生的样本,探求我们这个时代的发展切片,进而带
本书为康 帕乌斯托夫斯基的自传体纪实长篇小说,共分为《遥远的年代》《动荡的青春》《未知世纪的开端》《满怀希望的时期》《投身南方》《漂泊的篇章》六卷。书中既有对往昔岁月的追溯回望、对创作历程的思考探索,亦有对大自然空灵淡远的诗化描绘,作者更是艺术化地书写了与之同时代的作家,诸如布尔加科夫、巴别尔、谢维里亚宁等人的生平轶事。此外还着力刻画了船夫、马车夫等普通人物群像,行文间流溢着生活的厚重感和纯美诗意。从中可探寻作者的内心世界,也可一窥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从沙皇俄国到苏联时期的社会历史图景。
本书是青年学者林垚近年来哲学、科普、学术与公共讨论文章汇集,也是作者的第一部独立文集。全书由三个版块组成,上卷《究穷象塔屠龙术》主要是道德哲学及政治哲学方面的探讨,包括中卷《搅梦频劳西海月》聚焦于美国政治,下卷《蛇毛兔角多鸡犬》漫谈与科学哲学或宗教哲学相关的话题。作者行文逻辑严密,文风犀利,从哲学思辩的高度对诸多公共话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直戳要点,并且呈现出多重的思考维度。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沉默的大多数》《我的精神家园》《爱你就像爱生命》是王小波杂文及书信全集,有趣、有智、有美、有爱,带你走上人生独立的4级台阶,遇见独·一无二的自己!
1823年春,歌德重病了一场,康复后深感必须立马着手整理和发表他与席勒的通信,因为 这本书的问世,将让有识之士领略一种在这个世界上很难再出现的关系 , 这将是对德国人,我甚至可以说是对人类的馈赠 。歌德晚年立志整理出版的,便是我们这本《歌德席勒文学书简》。 歌德比席勒年长十岁,25岁(1774年)便写出《少年维特之烦恼》,轰动整个欧洲,自此 封神 。之后近二十年里,歌德发表了多部作品,却反响平平,所有人都以为他已才思枯竭,德国文学的歌德时代已过,连他自己也说 我的艺术血管逐渐干枯了 。然而,天才总是成群结队而来。伟大诗人歌德,在1794年等来了他的真正知音,另一位伟大的天才 席勒。高山流水,得遇知音,两位天才在之后的十年里互相启发、共同创作,人生 开挂 模式重新开启。《浮士德》《威廉 迈斯特》《阴谋与爱情》
本书是 学者李冬木数十年鲁迅研究成果的集结。书中以1902—1907年鲁迅留学日本的七年为线索,围绕“周树人何以成为鲁迅?”,具体考察了留学生周树人如何确立起其作为近代思想基础的“进化”与“国民”的观念,并将其反映到后来的创作当中的思想历程,力图揭示周树人在波澜壮阔的20世纪初,如何在时代大潮中,完成个人主体塑造的精神历程。全书带着清晰的问题意识和明确的研究方法,重回鲁迅本身,以大量史料和文本细节考证,完成了鲁迅的精神史溯源,开拓了鲁迅研究的新视野,是鲁迅研究史、现代文学比较研究史上的重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