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由中国诗词学会、《中华诗词》杂志社推行的新韵韵书。该书将韵部按汉语拼音排序,查找方便。另外,本书还收录了《平水韵》、《词林正韵》、《宽韵(通用韵)》、《中原音韵》,同时还编纂了《平声字中原入声字表》,是国内*本 五韵俱全 的诗词工具书。 1.全面。除正文《中华新韵(十四韵)》以外,本书在附录中收录了《平水韵》、《词林正韵》、《宽韵(通用韵)》、《中原音韵》,同时还编纂了《平声字中原入声字表》,是国内*本 五韵俱全 的诗词工具书。 2.准确。本书依据《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佩文韵府》、《诗韵合璧》、《康熙字典》、《汉语大字典》等书逐字进行了校订。 3.方便。本书为64开的袖珍本,便于携带;韵部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进行排序,使用方便。
《小墨香书》是一套为爱阅读的读者设计的口袋书,采用小开本设计,便于随身翻阅。本套书内容涉及中华传统文化知识,让读者在闲暇之余,增长读者的传统文化知识。 其中小墨香书编委会主编的《红楼梦诗词/小墨香书》收集了《红楼梦》的所有诗词,按原书章回编排整理,对每首诗词都作了详细的解读和评析,力图使读者在领略 红楼 诗词艺术魅力的同时,也能得到一些关于《红楼梦》中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命运的启示。 本书版式新颖,插图雅逸,装帧精美,印刷考究,既可收怡情悦性之效,亦可得 暗香盈袖 之趣。
谢思炜选注的这本《白居易诗选》共选入白居易的各体诗歌作品(包含词作)二百余首,按作品创作年代编排。其中《白氏文集》前集中编入讽谕、闲适、感伤诗的作品,也在题解中说明。原文主要依据宋绍兴刻本、日本那波道圆本,同时参照金泽文库本等日本古抄本进行了校勘。本书的注释参考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对作品涉及的唐代历史事件、人物活动、制度习俗、社会思想以及经史成语、典故等均加以说明,注释力求清楚、简明,希望能对读者阅读白诗有所裨益。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核心素养的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存在历代文化典籍中。国学经典浩如烟海,重篇巨帙,释解纷繁,得失互见,广大青少年学生时力有限,常望而生畏。学生需要阅读经过整理的、撷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经典书篇,以了解中华优秀文化,涵养传统道德,提高语文素养。 《新编学生国学丛书》在这样的新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整套丛书在充分尊重原选注者的学术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当下时代需要,规范文字,校订勘误,专为当代学生提供课外自读之用。 丛书原名《学生国学丛书》, 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商务印书馆王云五主编的《万有文库》之子系。(1926年至1948年期间陆续出版) 原丛书共60种,考虑到难易程度、四部平衡、篇幅等因素,在广泛征求专家意见基础上,现删减为34种30册。丛书名更名为《新编学生国学丛书》。 基
本书融汇了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借鉴比较文学的方法,将唐宋诗词成对介绍,选取具有某种可比性的佳作加以配以组合,广大读者通过活泼新颖的形式对古典作品产生新的发现。 唐诗宋词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精华。然而由于文言的阻隔,由于古典文学的博大精深,由于阅读和理解上的艰难,唐宋诗词虽不乏古今选本,却远没有在国民大众中普及,甚至连启蒙也还达不到。如何能够使辛苦的研读变成愉快的欣赏,让唐宋诗词真正走出文人的书斋,成为普通文化人精神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让唐诗宋词成为现代中国人普遍具有的文化修养,而成效卓著的科普工作,把学术专著与普及读本彻底分开的方法,是值得借鉴的。基于这种理念,本选本打破依照历史年代排序的传统,避开对于名家名篇选择的拘泥以及偏于过繁、过细、过于专业的弊病;编者大胆借用"比较文
本书是“中华经典藏书”书系之一种,是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关于文学批评的著述中 为人所重视的一部作品。本次我们约请专家重新搜集整理,共分四卷,收录通行本64则,未刊手稿62则,《盛京时报》本31则,辑佚30则。是目前收录《人间词话》 全、注释 为详尽、译文 为精当的版本,并配以深入浅出、切中肯綮的解说。图书版式疏朗大方,性灵文字适于怡情养性、提高审美品位。
《宋词的故事》选录了与宋代的历史、名胜古迹、轶闻趣事等有关的词近400首,每首词都有全文的白话译文,并且叙述了它的写作背景、所述事物在宋代时的相关情况以及历史的变迁和现代状况;同时,还插入了有关词人的故事和历代人的评价及词作的影响。阅读本书,不仅有助于学习宋词,而且可以了解有关宋代的历史知识。
李翰著张庆利主编的《蒙求/国学掌上诵读本》是一本儿童教育的启蒙读本,以介绍掌故和各科知识为主要内容。“蒙求”一词出自《易经》,原文为“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其中“蒙”的意思是蒙昧,“童蒙”是指蒙昧无知的儿童。“蒙求”是说学生应主动向老师求学,而非老师耳提面命。 后世人称《蒙求》为“李氏蒙求”,它被奉为“蒙求之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核心素养的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存在历代文化典籍中。国学经典浩如烟海,重篇巨帙,释解纷繁,得失互见,广大青少年学生时力有限,常望而生畏。学生需要阅读经过整理的、撷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经典书篇,以了解中华优秀文化,涵养传统道德,提高语文素养。 《新编学生国学丛书》在这样的新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整套丛书在充分尊重原选注者的学术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当下时代需要,规范文字,校订勘误,专为当代学生提供课外自读之用。 丛书原名《学生国学丛书》, 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商务印书馆王云五主编的《万有文库》之子系。(1926年至1948年期间陆续出版) 原丛书共60种,考虑到难易程度、四部平衡、篇幅等因素,在广泛征求专家意见基础上,现删减为34种30册。丛书名更名为《新编学生国学丛书》。 基
这本《篆书七言唐诗一百首》既有继承,又有创新,作品线质细而不薄,留而不滞,结字因物赋形,多有新意,字形或长或扁,用笔或方或圆,不拘一格,在谨守小篆篆法的前提下,大胆地用籀、玉箸结字法,强调对比变化,整体基调清新娴雅,如入茂林修竹,悠游闲适,心怡神畅,饶有艺术欣赏的价值。
本书对陆游诗歌创作评论文献的总结,并辅以现代学者的评语,以方便读者了解和学习。是了解古代文学尤其是陆游诗歌创作的很好读本。 诗话 之名,首起于欧阳修晚年所作的《六一诗话》,他自称 退居汝阴而集以资闲谈 ,多收录诗人的趣闻轶事与诗句的品评,开启了随笔式的论诗风气。有宋一代,写诗话之风极盛,有承欧阳修之风,信手拈来,短小有趣者;也有成系统之作如《沧浪诗话》者。总之,对于诗歌理论的探讨与诗事的关注,在当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这其中,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对于诗歌艺术的见解值得我们重视。宋人诗话著作,大多出自诗人或学者手笔,但如《东坡诗话》,并非苏轼生前所作,而是后人辑其论诗之语而成。今仿其例而编《放翁诗话》,以见其诗论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