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诗歌王者里尔克留给我们这样十封给青年诗人的信。 “里尔克除却他诗人的天职外,还是一个永不疲倦的书简家; 这十封信浑然天成,无形中自有首尾;向着青年说得最多。” 如何成为一个诗人,如何面对寂寞,如何解决职业的苦恼? 二十岁的年轻人致信诗人里尔克,倾吐生活的种种疑惑不安。 同样年轻的诗人如何给出答案? 十封里尔克的信完整呈现,特别收入里尔克诗作十八首; 特别附录冯至论里尔克四篇及里尔克作品节选两篇。
。。。
《歌集》被后人视为彼特拉克的代表作,而作者本人却认为收集在《歌集》中的爱情诗是他一生捋不清的混乱思想与情感的写照,所以称其为 “ 支离破碎的俗语诗 ” 。《歌集》共收入抒情诗 366 首,其中包括 317 首十四行诗、 29 首歌,此外还有 20 首其他种类的抒情诗;除 30 余首外,这些诗全都是表现诗人对劳拉爱情的作品。 诗圣彼特拉克的 “ 劳拉之恋 ” ,成就了瑰美琦丽的抒情诗篇。究竟是什么样的爱恨离愁,让诗人终于感叹 “ 世间美全都是短暂的梦 ” ? 王军教授继《疯狂的罗兰》(获鲁迅文学翻译奖)之后,再次移译关于爱情的文艺复兴杰作。
秘鲁诗人塞萨尔巴略霍(CésarVallejo,1892-1938)是西班牙语诗坛上最也是最复杂的诗人之一,也是至今仍旧给予诗人阅读与创作以不息启迪的先锋诗人。翻译家赵振江老师历时十余年,精心翻译巴略霍的的诗作,包括:《人类的诗篇》《西拔牙,我饮不下这杯苦酒》全稿、《黑色使者》《特里尔塞》精萃,是2014年中国诗歌界无法忽视的一部大作。
兰波以短暂的创作生涯成就了世界诗歌史上辉煌的一页,他用忧郁和眩晕的语言辉耀了一个时代,影响了后来的整个艺术界和几代艺术大师的诞生。本书译自法国的兰波诗歌全集,囊括《前期诗歌》、《后期诗歌》、《地狱里的一季》、《集》、《拉丁文诗》、《醉哥的儿的诗草》等经典。《地狱里的一季》是兰波的一个高峰,“羁风的少年”向着“太阳与海/交辉相应”之处奔去了,《集》更为璀璨,变成“灵魂与灵魂的交谈”。
波兰 杰出的新古典主义诗人、“欧洲文明遗产的继承人”兹比格涅夫·赫 是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英语 的当代诗人之一。他的诗歌蕴藏着二十世纪的苦难,饱含深情与幽默,被誉为 “一个时代的见证”。 本书是 如此齐全地从原文译介和出版赫 的诗歌,由赫 版权持有人 译者、波兰语 翻译家赵刚翻译,将立体呈现赫 毕生诗歌创作的原貌。
本书是俄罗斯白银时代诗人巴尔蒙特的诗歌精选。在诗歌创作中,巴尔蒙特不懈地追求音乐感,在诗句结构、音韵节奏、语言锤炼等方面锐意创新,从而为推动俄罗斯诗歌的进展作出了贡献。巴尔蒙特的许多诗篇,抒发了两个世纪之交社会动荡时期知识分子的彷徨与苦闷,他们有理想,有抱负,有良知,但是无力改变社会现实,只能发出孤独的哀叹。 译者根据巴尔蒙特的诗歌主题编选这本诗选,共分为八辑。本书是“诗歌俄罗斯”系列的第四本。
本诗集是《R. S.托马斯诗选:1945—1990》的续集,是诗人75岁之后出版的五本诗集(《回声慢慢》(1988)、《对位》(1990)、《艰难时期的弥撒》(1992)、《决不休战》(1995)和《残渣》(2002))的合本,充分展现了这位诗人越写越精湛的高超诗艺。在这些关于时间、历史、自我、爱、机器、十字架和祷告的诗中,托马斯一如既往地怒斥现代技术和人的非人性,在自然中感悟上帝的救赎,在“荒地”寻找滋养灵魂的养料。它堪称诗人的晚年绝唱,对诗人而言,诗“经由心,抵达智。”
本诗集精选了两百余首诗作,涉及五十九位诗人,他们来自瑞典、芬兰、挪威、丹麦、冰岛五国;其中既有已经作古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帕尔拉格克维斯特、哈里马丁松,也有活跃在当下北欧诗坛,并在201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特朗斯特罗默。诗集还收录了对北欧诗歌发展起到重大作用、却一直在人们关注之外的诗人及其作品,如芬兰的索德格朗、冰岛的斯泰因斯泰纳尔等。本诗集不仅介绍了北欧现代诗歌的起步和发展,也展示了它的成就和将来。译者北岛1980年代初将北欧现代诗歌较为完整地译介到中国,对其诗歌神髓深有把握,他以传神的译笔展示了诗歌语言作为一种艺术的神奇和张力。
本书收录了特拉克尔亲手编写出版的的两部诗集。译者又从诗人零星发表的作品及译稿中精选出30余首诗歌,以为补充。本书虽非“全集”,但已经包括了特拉克尔整个创作的十之八九,精彩作品更是尽数囊括其中。对于广大诗歌和哲学爱好者而言,本书提供了一个欣赏和研读特拉克尔的翔实可靠的译本。
本书收录了特拉克尔亲手编写出版的的两部诗集。译者又从诗人零星发表的作品及译稿中精选出30余首诗歌,以为补充。本书虽非“全集”,但已经包括了特拉克尔整个创作的十之八九,精彩作品更是尽数囊括其中。对于广大诗歌和哲学爱好者而言,本书提供了一个欣赏和研读特拉克尔的翔实可靠的译本。
本书是俄罗斯白银时代诗人巴尔蒙特的诗歌精选。在诗歌创作中,巴尔蒙特不懈地追求音乐感,在诗句结构、音韵节奏、语言锤炼等方面锐意创新,从而为推动俄罗斯诗歌的进展作出了贡献。巴尔蒙特的许多诗篇,抒发了两个世纪之交社会动荡时期知识分子的彷徨与苦闷,他们有理想,有抱负,有良知,但是无力改变社会现实,只能发出孤独的哀叹。 译者根据巴尔蒙特的诗歌主题编选这本诗选,共分为八辑。本书是“诗歌俄罗斯”系列的第四本。
佩索阿的小职员身份,生前默默无闻,定过婚却终身未娶,都让我们很容易将他和卡夫卡联系起来。更重要的是,佩索阿也是人类心灵的“测量员”,在诗歌里,他一共创造了七十二个面具。通过这些诗歌,他几乎丈量出了人性的每一个裂隙,心灵的每一处皱褶。当代评论家们称他为“杰出的经典作家”、“欧洲现代主义的核心人物”。 《我的心略大于整个宇宙》是目前最全面的佩索阿诗歌译本,对佩索阿最重要的“异名者”所写的诗歌做了大量收录,以便大家完整地了解佩索阿的精神星系。
据说但丁在三十五岁的时候,迷失正道,因古诗人维吉尔之引导,游历地狱、净界,又因童年时代的情人贝雅特丽齐之接引,到了天堂,费时一个礼拜,见闻的描写就成了《神曲》这一部诗歌。 其实呢,地狱、净界、天堂,均无实体,只是诗人脑海间的想象,只是一种幻想的具体表现。但丁的后半世,就消磨在这条幻想的路上,说起来未免有点可怜。然而他死了六世纪,他的光芒并未减低,这又是他不幸中的大幸了。 现在我也走到“人生的中路”了,前途茫茫,未识正道何在,还是依人之旧迹,重游吧!于是我花一年的光阴先译了《神曲》中“地狱之部”。 晏殊大师诗云:“丹顿裴伦是我师,才如江海命如丝。”然大师对于但丁的著作并未有译过,我译《地狱》不过完成大师一部分的遗志罢了(和从前译印度名剧《沙恭达罗》一样)。 大师的知友
波兰 杰出的新古典主义诗人、“欧洲文明遗产的继承人”兹比格涅夫·赫 是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英语 的当代诗人之一。他的诗歌蕴藏着二十世纪的苦难,饱含深情与幽默,被誉为 “一个时代的见证”。 本书是 如此齐全地从原文译介和出版赫 的诗歌,由赫 版权持有人 译者、波兰语 翻译家赵刚翻译,将立体呈现赫 毕生诗歌创作的原貌。
自由的文艺青年游走巴黎时,落下了《恶之花》。 忧郁与理想、巴黎写景、酒、恶之花、叛逆与死亡,漂流着诗人的爱与恨,不包含一切,却细微的经过人所有的感情。 这部兼具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诗作,被认为是十九世纪欧洲出版的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诗集。全书按照内容和主题分为《忧郁与理想》《巴黎写景》《酒》《恶之花》《叛逆》《死亡》,书中还收录有《漂流诗集》( 1866 )和《恶之华增订诗稿》( 1868 )等。 同时,收录爱杜尔 · 马奈、爱德华 · 蒙克等诸多画家的油画、水彩画、版画,共计一百七十余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