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7年,作者受雇于横滨正金银行,离开美国纽约前往法国里昂赴任,并在此驻留10个多月。《法兰西物语(彩图版)》所收集的文章,其中包括短篇小说、行记、漫游录,就是为了纪念这期间的印象所留下的。它是作者在银行账本的阴影中,公园里路旁的大树下,欢歌笑语的咖啡厅里,还有在归航航船上的真情记录,加以修改后,冠名为“法兰西物语”。
菲利普·索莱尔斯从一位鲜为人知的艺术家、植物学家吉拉尔·冯·斯彭多克谈起,力图重现百花世界在十八世纪呈现的景象。毋庸置疑,繁花自古有之,但是有关它们的科学阐释和它们的名字、它们的图案,在十八世纪之时出现在了羊皮纸和丝织品上,其阐释的精确和描绘的细腻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斯彭多克在巴黎植物园曾招收弟子,其中包括著名的皮埃尔-约瑟夫·勒杜特。这些人不仅见证了自然之花的开放,也见证了花之表现方式的多样化。他们见证了花朵的绽放以及使花延续的功绩。 大革命期间和恐怖时期,他们一直默默无私地进行着天才般的工作。如今他们的工作对我们来说已经成为了一种综合了美与活力、新鲜与多样性的符号。这便是花的语言。由此产生了部即兴作品。它涵括了诗歌、文学、绘画(甚至包括玄学与神学),其中花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