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美 谈美书简》是朱光潜写给青年人的美学入门书,以与朋友谈心的方式,将美学知识娓娓道来,深入浅出,亲切自然,是最为经典的美学启蒙读物。其中,《谈美》是朱光潜早年留学西方时的美学思考和体悟,谈美从哪里来以及美的本质等问题,提出 人生的艺术化 ;《谈美书简》则是其耄耋之年的心血之作,深入探讨了美学、艺术、文学中的美和美感、审美范畴等一系列问题。本书将两书合二为一,全面系统地呈现朱光潜的美学思想,指引读者踏入美学殿堂,领略一代大师风采,将人生纳入艺术之中。
《杜牧诗词赏析/中国古典诗词名家 菁华赏析》八十首精选名诗,注释、题解、赏析等全 方位 的解读内容,深入浅出的赏析文字,活泼疏朗的内 文版面,精美典雅的装帧设计,《杜牧诗词赏析/中 国古典诗词名家菁华赏析》足以让读者在轻松 愉悦的阅读中尽情寻味晚唐诗人杜牧经典妙作的 俊爽壮拔之美,享受诗歌艺术的无穷魅力。 该书选取了唐代诗人杜牧不同时期不同特色的代表性诗歌83首,逐篇进行赏析,提供了诗歌原文、诗人小传、注释、题解、赏析等内容。对难懂或生僻字词进行注释,从诗歌类别、创作背景、人际关系等进行解题,以简明通俗的语言对每首诗进行赏析,完全满足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读者的欣赏需求。
阿城先生散文集,闲谈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充分体现了作者擅长清谈的风格。
刘慈欣的评论、随笔,少有专业名词带来的距离感,文字质朴,观点鲜明,趣味盎然。本书将他零散发表于各报刊及网络的此类文章以时间为线进行了梳理,系统阅读,会真切感受到作者广阔的视野、超越性的思维,以及他在科幻观念上的坚持与变迁。这本文集,其实是对“为什么是刘慈欣成为中国科幻高峰?”之类问题的优选回答。 刘慈欣的评论和随笔,视角独特、意趣盎然,凝聚了他对科幻、宇宙、科学和人生的多维思考,是融入他科幻佳作中的智慧的另一种表达。 《刘慈欣科幻随笔集》以时间为线,将作者历年发表的代表性文章结成文集,系统展现其科幻理念的变迁与演进。通过本书,读者可进一步深入刘慈欣的奇妙世界,领略独特的科幻之美和它带来的思想上飞一样的自由。 宇宙送给我们一个刘慈欣,刘慈欣送给我们无数宇宙。 看《三体》,你是在读刘
《从来只有情难尽》收录了中国先秦时期直至近代的历代爱情诗词共200多篇。作者从浩如烟海的传世诗词中甄选出脍炙人口的名篇,分为相思篇、离别篇、怨情篇三大类,每篇诗歌后附以简洁的注释和精辟的评析,可以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体会到古典爱情文学作品带来的审美享受。
《心里难过》是刘心武的随笔集,部分心里难过当中的随笔主要描写了有关作者家庭、个人经历和文学创作生涯当中为其留下深刻印象的事件;第二部分空间感随笔以空间作为导向,叙述了作者与诸多地点相关的记忆和遭遇。
《帝国的流亡(南明诗歌与战乱)》编著者张晖。 《帝国的流亡(南明诗歌与战乱)》论述的南明时期,经历了四个小朝廷,约十七年的时间(1644—1661)。其间南明士人撰写了大量的诗歌,记载了他们的所见所闻以及思想、情感,是了解这个时代不可或缺的 手文献。虽然经过清代禁毁,许多史籍、诗文集今已无存,但本书通过细致考订南明诗歌,可以见到士人们不约而同地述说着同一个主题,即“帝国的流亡”,具体来说,就是:朝廷在播迁,士人在流亡。本书围绕“帝国的流亡”的主题,描绘出士人的心境和精神状态,诠释诗歌在南明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价值。避免现在所谓的“明清之际”、“明遗民”、“贰臣”等宽泛的历史概念和标签,在考证文献、辨析文献的基础上进入每个人的生命史,探寻他们为什么选择抵抗、如何抵抗以及在抵抗的姿态下所发
曹子建、阮嗣宗、陶渊明、谢宣城、李太白、魏武帝……张定浩著的随笔集《既见君子(过去时代的诗与人)》通过努力触碰和谈论一些 秀的古典诗人,来丰富和安定自己当下的生命。
......
《柳永诗词赏析》是“中国古典诗词名家菁华赏析”系列之一,由马玮编著。 《柳永诗词赏析》简介: 八十首精选词作,注释、题解、赏析等全方位的解读内容,深入浅出的赏析文字,活泼疏朗的内文版面,精美典雅的装帧设计,足以让读者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尽情体会宋词先驱柳永经典妙作的亦俗亦雅之美,享受诗歌艺术的无穷魅力。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散文现象/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教材·中国现当代文学书系》要全面吸收学术界*的定论性成果,特别注意使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解决现有教材内容陈旧、落后于学术研究的问题。不但讲授知识,更注重传授科学研究的方法。要深入研究基础教育界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积极开发反映这些要求的新课程。
《大学》《中庸》是儒家经典《四书》中的两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著作,从汉代以后便成为士子常读和 之书,到了明清时代,又被定为科举考试的重要科目,因此对中国社会的思想影响极大。本书原名《四书直解》,是明代万历初年大学士张居正协同翰林院的讲官为年幼的皇帝讲解《四书》的讲本。原书以明代白话文写成,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是很好的国学入门读本。编注者选取该书的《大学》《中庸》部分,对原文和直解(张居正讲评)部分进行新式标点,并补充了注释、今译、今评,定名为《张居正讲评〈大学·中庸〉皇家读本》。
[印度]跋娑,2-3世纪古典梵语剧作家。 [印度]维格罗摩沃尔曼,6世纪波罗婆王朝的国王,剧作家。本书为《惊梦记》《笑剧两种》合编本。《惊梦记》是剧作家跋娑的代表作,取材于优填王传说,共分为六幕,讲述的是犊子国遭到阿鲁尼王入侵,负轭氏施展计谋促成优填王与摩揭陀国联姻结盟,击败阿鲁尼王, 终收复国土的故事。《笑剧两种》选取了现存 早的两部独幕笑剧《尊者 》和《醉鬼传》,剧作者是六世纪波罗婆王朝的国王维格罗摩沃尔曼,笑剧是十种印度古典戏剧类型之一,风格与独白剧类似,表现滑稽味。 公版,《惊梦记》翻译依据的是迦莱(M. R. Kale)编订本(Svapnavāsavadatta,Motilal Banarsidass,Delhi,2005);《笑剧两种》翻译依据的梵语原文是收录在洛克伍德(M. Lochwood)和帕特(A. V. Bhat)的著作Methatheater and Sanskrit Drama(Tambaram Research Associates,
本书在20世纪20年代出版,是史学大家吕思勉所著的文学专著,采用新的学术观点和著述方式研究宋代文学,指出宋朝文学主要涵盖宋代的词、诗、散文、话本小说、戏曲剧本等,是作者对中国古典文学以及文学史的深刻研究的部分展现,是其时宋代文学发展史自觉建构的代表作品。
宋代的社会现实,为宋词提供了丰富而广泛的创作素材。抗击侵略、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爱国情怀成了宋词的主旋律。这类词作张扬的是 利益、民族尊严、人民意愿的正能量,因之蕴含着中华民族长期以来的精神追求。它们鼓舞着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为国为民,奋斗不息,至今仍能令我们得到人生激励、精神滋养和美感享受。宋词中也有大量其他内容的作品,即使像男女情思、饮宴游赏,以及琐事细物之吟咏词作,也有不少佳品。这些都有助于我们了解宋代那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获得丰富多样的审美体验。宋代词人给我们留下了大量词作,连唐五代计算在内,近两万首。其中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 篇章,妙语佳句俯拾皆是。徐汝淙、周长志编著的《学生宋词佳句分类鉴赏辞典》本着积极、健康的原则,共收宋词佳句约800组(涉及词人近200名,词40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