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欧、颜、柳、赵、苏、黄、唐七体楷书标准习字贴与间架结构习字贴的首编人柳溥庆先生(一九○○—一九七四)是中国二十世纪杰出的印刷印钞专家,总工程师,一生从事美术印刷印钞工作。他利用十多年业余时间,在中国历代书法家论的基础上,研究又好又快地书写楷书的规律,并将总结出的楷书法理论与历代楷书名家代表作的范字相结合,编印出欧、颜、柳三体标准习字贴及柳体楷体间架结构习字贴出版。『十年动乱』后,其长女柳伦继承柳老遗愿续编其他多体标准字贴。这套字贴自一九六二年公开出版以来,已累积发行数千万册,至今长销不衰,受到书法爱好者与习字者的欢迎。
本书作者以深厚的古汉语功底、古文化修养对古代书论中的书法执笔法、用笔法理论进行了甄别筛选、归类整理、考证考据、分析判断、概括总结,从这个角度上说,这本书是古代书法执笔法、用笔法理论的总结性的著作。 这本书体系独特、结构完整、层次清晰,观点独到、论证逻辑、论据详实,尤其是对书法执笔法、用笔法之诸法的口诀化,这些必将会对书法实践起到很进作用,从这个角度上说,这本书是书法实践的“工具书”,也是大专院校书法教学、甚至艺术教学的好教材。
本书从近3000部印谱的几十万方玺印中去粗取精,经多次筛选,选出玺印305方,上自商周,下至当世,跨时3000年,是各个时期、各种形式、各种风格、各种流派保存得较好原貌的代表作,其中上古玺印104钮,明清以来流派印章201钮。 全书以篆刻艺术发展为纵线,将这些不同历史时期的精品佳作连缀起。同时,又对每方印章的时代演进、艺风嬗变、文化背景、创作理念,以及配篆、章法、运刀和风貌追求等,都力求剖析得言之有物,使之兼具典型性和完备性,既可赏析研读又可作为学习临摹的范本。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共二百六十字,是汉代佛经中最短的一部,因其旨意精微且便于持诵而流傅极广。本经有数种译本,而以唐代玄奘所译最焉通行。历代书家书写《心经》者极多,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书迹。 溥儒(一八九六—一九六三),字心畲,虢西山居士,清宗室,道光帝曾孙,工诗文书童,为一代名家。溥儒笃信佛教,侍规至孝,此卷《心经》,是为其母刺血而书,清正端庄,是稀世珍品,现藏塞北“故宫博物院”。今将此《心经》墨迹影印出版,书法受好者在抄习监摹的同时,心体会其中蕴含的中莘傅统美德。
本书介绍了秦李斯的峄山碑,并对该碑的基本笔画、偏旁部首以及间架结构以图示的方法进行了讲解分析,全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讲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中读者可对“秦李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是学习小篆的教材。
本书介绍了唐代书法家钟绍京的代表作《灵飞经》,并对该碑的基本笔画、偏旁部首以及间架结构以图示的方法进行了讲解分析,全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讲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中读者可对“钟体”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是学习“钟体”楷书的教材。
颜真卿(公元七0九-七八五年),字清臣。京兆万年人。由于被封为鲁郡开国公和做过平原郡太守,故人称颜鲁公、颜平原。 《祭侄稿》行草墨迹,麻纸本。纵二十八点一六厘米,横七十二点三二厘米。二十五行,二百三十四字。此文稿是颜真卿为殉国的亡侄所写。全篇苍凉、悲愤之情,藉于笔墨,汩汩流出。其书神采飞扬,姿态横生,笔势雄奇,出神入化。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争座位帖》被米芾评为颜书,有篆籀之气。其书中锋藏锋用笔,线条圆转遒劲,格调浑厚中见灵巧,气势雄伟中带逸气。与《祭侄稿》相比,前者点画狼籍,后者显得平和;前者感情激越,后者比较理性。 我社编辑出版的《西泠印社法帖丛编》均取原迹或尽可能的拓本和复制拍摄、电分制版精印,使读者获得更为真实的艺术感受,以利于准确地把握作品的形象和气质
印章,其起源要上溯至殷周际,到北宋米蒂开始,文人自篆自刻,印章成为一门艺术。本书结合印章图例三百三十八颗,介绍印章的产生发展变迁,及几千年历史中的印学派别、印学名家、及印学名作。对印章、篆刻、艺术史爱好者有很大的帮助。
《百家姓》是我国宋代以来传育的名篇及蒙学读物,有它久远的价值。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展现当代名家的书法艺术,我们出版了《当代名家书百家姓》丛书,《刘炳森隶书百家姓》为其中一册。
《百家姓》是我国宋代以来传育的名篇及蒙学读物,有它久远的价值。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展现当代名家的书法艺术,我们出版了《当代名家书百家姓》丛书,《吴未淳草书百家姓》为其中一册。
本书依据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总署制订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编写,选取了人们日常学习生活中使用频率高、符合构词需要的7000个通用汉字按笔画顺序依次排列。版式上设计新颖,为了习字者在书写时方便认读,在每个汉字上加注了拼音,多音字以日常应用最广的读音为主。为能在最短时间内取得的练字效果,设置了“知识驿站”“技法精要”等栏目,涉及汉字的笔画、结构等书法知识,提供练字要点,尽可能为练好钢笔字提供多条有效的途径。 此外,本套书的另一显著特点在于,采用不蒙纸的练字形式,范字更直观、清晰,还能有效保护视力。读者在使用本书时,以临写为主。古人云:临书多得书家笔意。学习书法,要把临帖看做是登堂入室的钥匙。临的次数越多,基础就越牢固。我们相信,只要您坚持根据本帖认真练习,您的书写水平
《刘炳森书法艺术-结构欣赏及书写技法》主要讲述刘炳森书法艺术和结构欣赏及书写技法内容。
本书作者以深厚的古汉语功底、古文化修养对古代书论中的书法执笔法、用笔法理论进行了甄别筛选、归类整理、考证考据、分析判断、概括总结,从这个角度上说,这本书是古代书法执笔法、用笔法理论的总结性的著作。 这本书体系独特、结构完整、层次清晰,观点独到、论证逻辑、论据详实,尤其是对书法执笔法、用笔法之诸法的口诀化,这些必将会对书法实践起到很进作用,从这个角度上说,这本书是书法实践的“工具书”,也是大专院校书法教学、甚至艺术教学的好教材。
文征明(一四七○-一五五九),初名壁,字征明,以字行,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代中叶最负盛名的书法家和画家,与祝枝山、唐寅、徐祯卿并称为[吴中四才子]。 文征明诸体皆能,而且皆有所成。其篆书师法李阳冰,一笔一画不出李氏左右,书风温和,不失书卷气。其隶书则深受《受禅碑》的影并将两者的特点结合在一起,所书字法之准 结字方整,笔笔入规中矩,于端庄雄健之中透出一股雅致。而其草书。取法怀素与黄庭坚,确,笔法之娴熟,已达到了精炼的程度,表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流美气息。 上述三种书体,草、隶是文征明不常书写的书体,传世作品不多,成就也不如其它书体影响大。 代表文征明书法艺术成就的是他的小楷,其次是他的行书。文征明的小楷以晋唐小楷为基础,具体地讲,师法锺繇《宣示表》、王羲之《黄庭经》和欧阳询
由王丽媛书写的《墨点字帖:漂亮英文速成宝典(圆体)》讲解简明,书写规范,每天练一页,持之以恒,46天即可练成一种字体。 圆体字的字形具有流动感,书写时要注意运笔的速度,以保证字体线条的流畅,突出圆体字的动态美,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 圆体字字形圆润,而且字母之间有大量的连写, 选用顺滑而畅通无阻的笔书写,书写时注意连写自然和字体的圆润感。 连写是圆体字书写的一大特点,小写字母之间都可以自然地连写。所以在字母书写练习时,要注意每一个字母的起笔与收笔部分,为连写奠定好基础。
本书为“书法经典教程”中的一本。本书对欧阳询楷书“九成宫醴泉铭”中的文字排序进行了整合,以学习毛笔字的技法为宗旨,按基本笔画、偏旁部首、结构布势为序,由浅入深地练习,每一笔均有运笔图解和技法指导,图例清晰,文字通俗易懂,既适用于教学,又适用于自修。为方便书写者认读,编者们对每个字都进行了简体标注,最后还附有原帖再现。
实用硬笔书法与书法艺术的训练目标有重大区别。作为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课程,硬笔书法的目标并不在于培养书法艺术家,而是为了普遍提高学生书写规范汉字的能力。对于这一点,人们往往定位不清,因而陷入训练效率低下的困境。虽然很多人从小学到大学都曾经练过“书法”,但实际的收效却似乎不大。曹长远主编的《师范硬笔书法教程(第2版)》针对学生在硬笔书法训练中容易遇到的各种问题,阐释规范汉字理念,精析汉字结构规律,点拨行书快写技巧,通过提供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案,为师范生打造一本高质量的硬笔书法教材。《师范硬笔书法教程(第2版)》在内容编排上尤具特色,为了更好地符合学生的训练需要,一改传统书法教学的“笔画→结构→章法”训练模式为新的“章法→结构→笔画”训练体系。特别是对硬笔书法的标准、汉字部件与结构的关系、从
《行草大字典》是由中国书店出版社出版的,系统。
古老的方块汉字不实用价值,而且还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写好汉字,学一点书法,是每一个华夏子孙的本分之事。 本书是顾仲老生的字清秀端庄,整齐挺拔,十分适合中小学生临写。希望广大中小学生下一点苦功夫,把字练好,在改革的大潮中大显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