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出自设计师Robin Williams 之手。复杂的设计原理在本书中凝炼为亲密性、对齐、重复和对比4 个基本原则。作者以其简洁明快的风格,将设计所必须遵循的这4 个基本原则及其背后的原理,通俗易懂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本书包含大量的示例,让你了解怎样才能按照自己的方式设计出美观且内容丰富的产品。
现如今日本的文具文创产品备受全世界瞩目,前去日本的外国游客会选择日本的文具文创产品作为礼物。 本书中包含了日本大热文具文创商品的设计研发实例和大量人气产品清单。探秘日本引以为傲的“好用”文具文创。 通过本书你将了解到日本文具文创设计的“无微不至、细节至上、极致关怀“的精神。 那么设计这些文具文创产品的想象力和洞察力是如何练就的?日本商家为何如此厉害?本书将揭开这秘密的一角。 这是一本产品设计与制造的参考书。
文字是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 设计功底、品味、经验固然重要,但专注于文字设计基础知识也可以丰富设计表现力。 我想知道的排版设计 是通过选择合适的字体,使用不同的表现方法,赋予文字以生命力,将强烈地想要传达的信息诉诸视觉的方法。 本书精炼了能够让各位读者迅速上手使用的基本的文字设计规则、思路、技巧和创意等,通过前两部分的5个规则及3种技巧,后三部分的9 个秘诀、7 个创意、21 种技法及37个设计范例,详细讲解如何凭借文字设计实现符合对象群体特点、主题突出、引人注目的设计。
佐藤卓是日本中生代设计大师、策展人。2020东京奥林匹克运动会海报、几代人都在用的日常消费品包装设计,都出自佐藤卓之手。他的设计作品总是在简约中散发独特魅力,能在市场上屹立数十年不倒。在本书中,佐藤卓分享30年来决定设计方向时的关键思考,剖析每个案例的沟通和创意产生过程。从他的细述中,可以深刻领略这位大师对设计的见解和对生活的洞察: 设计不是 制作物品 ,而是联系人和环境的媒介。物品是 信息的入口 。 设计师需要清楚地了解自己只是一位 翻译 ,工作的关键在于提取创作人的想法,了解创作人想通过作品传递什么,以及创作人未留意之处。 在残酷的淘汰战中,1000种商品里能够生存的只有1种。好的设计不用太多花招,重内涵,重细节,而且还要诚实地与消费者沟通。 天底下没有无聊的案子,你设想它是无聊的,就会把它做
本书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普及了现代设计的发展史。在讲述过程中注重联系当下,让读者可以真正 站在历史看今天 ,在增长知识之余获得一些启发。本书在结构安排上以11个国家为 坐标 , 漫游式 梳理现代设计史,以便读者可以快速检索到相关知识,阅读后形成 块状 记忆。比如,谈到英国设计时就会联想到 工艺美术运动 ,谈到法国设计时就会联想到 新艺术运动 等。 本书图文并茂、语言生动、通俗易懂,既注重历史考证的严谨性,又注重知识的趣味性,适合设计师、设计艺术类师生、设计艺术爱好者以及设计类考研学生阅读。
本书汇集了日本新锐设计师坂本伸二长期在设计线的实操经验,从设计开始之前、版式、照片和图像、配色基础、文字和字体、正文设计到信息图,包括七个常常遇到的设计基础知识、基本规则和设计制作的流程,并由坂本伸二带来了日本设计线的大量*案例和实战演练。 随着电脑的普及,和设计软件的易于使用,很多人都有机会直接编辑制作图文内容,甚至是简单的排版设计。做设计应该掌握的就是 设计的基本规则 和 设计制作的流程 。即便没有 卓越的品位 和 长年的经验 ,你也能做出与之前完全不同的优秀设计。
本书以讲述现代设计发展中的诸位设计大师的成长为主线,介绍了其主要设计作品、设计理念及人生际遇,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给读者带来一些启发,从而改善自身发展规划或者获得设计灵感。本书语言通俗易懂,轻松活泼,书中出场大师的范围囊括了建筑设计、服装设计、平面设计、绘画艺术等领域,相信本书会成为大家轻松学习设计知识的*佳读物之一。另外,本书中大部分设计师都属于国内设计相关专业考研必须了解的人物,因此本书也可作为国内设计考研学生的课外读物。
包装设计是平面设计中常见且重要的一项内容。但长期以来,包装设计师学到的几乎 都是如何设计包装的外观,而对包装设计背后的材料、印刷、规定等所知甚少,经常 要在工作中摸爬滚打数年才能有所认识。因此,本书以实用为出发点,用年轻人常用 的语言形式,通过轻松、幽默的小段漫画故事,描写一名 菜鸟 平面设计师在工作 中常会遇到的专业问题,以及应如何解决。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年轻人更容易理解,并 在轻松一笑的同时真正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本书是 " 漫话平面设计 " 系列的第二本, 通过各种工作场景描写了设计师真正需要知道的包装设计的难点、要点与设计技巧。
在《为真实的世界设计》中,维克多·帕帕奈克犀利且毫不避讳地指出设计领域里的诸多“无用设计”,提出设计应与“真实世界”相连接的新观点。将设计放置在整个社会远景中,则设计必须有意义,要为人的“需求”而不是“欲求”设计,要为多数人的需求服务,要为人类与环境的未来发展服务。帕帕奈克 提出了设计伦理的观念,细致描绘设计与社会责任、生态环境、思维方式间的勾连,他对“设计目的”的解释成为现代设计理论的一个重要起点。 本书是维克多?帕帕奈克 重要的著作。该书于1970年出版后,以其开创性的理念和对当代设计文化的尖锐批判,引发设计界的阵营对立和论战。作者思想锋利,观点 前瞻性。迄今为止该书被翻译为20多种语言,成为传阅度 广的设计书籍之一。
本书主要介绍了系统思维相关的基础知识, 以及这些知识在产品设计、设计管理中的运用。本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知识基础、灵活运用和精神实质。知识基础部分主要从设计师的角度阐述了系统思维相关的理论基础。灵活运用部分主要以互联网行业、产品与服务行业为视角, 阐述了系统思维运用的三个层面 产品服务生态系统、概念模型和信息架构。精神实质部分主要介绍了系统性的设计管理的方式、方法, 以及上升到精神层面的设计师的宣言。 本书适用于有一定设计理论基础的设计师、产品经理、设计管理者、企业高管、创业人员, 以及在校的相关专业师生们。
本书创作立足于探究文化创意(文创)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将其文化性与实用性结合大量设计案例展开讲解。主要包括:一是文创设计的来源、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二是文创产品的分类,藉国潮文创、城市文创、科普文创、企业文创、校园文创等实际案例进行介绍;三是介绍文创产品设计前沿知识,通过案例来讲解3D数字化、体验设计等多维度的创新要素;四是将文创产品设计方法、原则结合实际案例介绍;五是从知识产权申报及授权角度切入,介绍如何对文创产品进行知识产权保护。 愿本书能为学习文创设计、产品设计的莘莘学子以及从事相关工作的设计师提供思路与灵感。
平面设计不是专属于设计师的技能。 如果您设计不出优秀的资料,其原因并不在于有无 设计感 ,而在于不懂 设计规则 。 即使您是公司职员、学生或研究者,只要掌握本书中的 四大法则 字体类型和文字的法则,文章和条目的法则,图形、图像和图表的法则,版式设计和配色的法则,就能制作出 易读易懂,富有表现力和吸引力的资料 。 本书不以资料的视觉效果为重,优先考虑 是否容易传达信息 ,讲究实用的设计基础知识和技巧。在本书中,您可以通过对比讲解形式直抓重点,合计78个 专栏 小技巧 补充 和 小贴士 丰富知识和技能,25个版式设计案例为实践铺路。 愿本书能够帮助您有效传达信息,在工作和学习中脱颖而出。
明治 大正 昭和 平成时代经典色,100种颜色解读日本。 特别整理日本经典色色谱,标注CMYK、RGB值。 传承百年的茶色、鼠色,随化学染料出现的新桥色,染在绢织物上的若竹色、梅紫色,与电影与广告业紧密集合的晨星蓝 100种时代经典色,100段色彩故事。 从明治时代银座的炼瓦色街道,到大正浪漫画家的红黄色调画作,从昭和时代的色彩盛宴东京奥运会,到平成时代多彩的 快时尚 风潮 日本色彩学泰斗回顾明治、大正、昭和、平成时代的经典色和设计,用颜色解读日本的建筑、艺术、室内装饰、电影、时尚等方面,编织一部日本色彩生活史。
本书在引荐马修·卡莫纳“设计治理”工具包的基础上,立足于设计学(特别是社会创新设计思想) ,从治理视角出发对博物馆文创的治理进行了对策设计。在全书中,笔者对隐藏在设计、博物馆、文创等概念中的治理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各概念中的治理经验,并对博物馆文创产业进行了专题调研与问题归纳,最后,本书围绕了国家文化建设目标与产业自身问题,设计了面向文博文创高质量发展的治理工具包,能为治理者提供治理工具选择与设计上的启发,引导他们实现文博文创治理的创新。 推荐语 本书是作者近12年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研究的一次集中回顾与总结,也是为未来博物馆文创研究所描绘的愿景与蓝图。——罗仕鉴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浙江大学宁波科创中心(宁波校区)国际合作设计分院院长
《策展哲学》是英国伦敦金史密斯学院视觉文化系“策展/知识”项目近五年的研究成果合集,创造性地提出“策展性”概念,书中的六个主题展现了思考“策展性”的方式,启发读者对策展进行解构性的思辨。本书在一种全新视角下探讨“如何思考策展”这一议题,展现了从逸事到理论、从个人到哲学等多个审视角度。不同维度的探讨使人们对策展产生了全新的思考。突然间,策展变成了一种活动,涉及所有人(艺术家、策展人和观众),不仅是被动的接受者, 是积极的参与者。 《策展哲学》将当代哲学思想和理论带入对“策展性”的讨论之中,使人们能够 对展览项目的简单描述,并对其进行反思。本书理论具有前瞻性,其理论框架对思考策展及其意义来说 。
李晓蓉等主编的《服装配色宝典》介绍服装色彩的搭配技巧,教给大家如何将“拥有有感染力的配色方案”应用到服装的搭配中。本书包含丰富的色彩与款式的信息,提供500余款服装配色方案,以及100余款靠前品牌服装的色彩应用实例,让读者轻松掌握服装色彩搭配技巧,并在阅读中陶冶审美情趣。《服装配色宝典》既可作为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的教材与服装从业人员的参考用书,又可作为广大时尚人士的穿衣搭配指南。
本书是一本视觉艺术史领域的经典著作,在本书中,作者将现代性视为一种介乎视觉性与反视觉性的不间断的争议,或“看的权利”,他解释了视觉性如何将权威与权力缝合,如何呈现这天然的关联。作为19世纪早期的一个概念,意味着历史之视觉化的“视觉性”已经成为了西方霸权之合法化的核心。作者对这一西方霸权展开了批判,并确证了三种“视觉性复合体”——种植园奴隶制度、帝国主义以及军工业联合体,他分别解释了在这三者之中,权力如何通过分级化、间离化和审美化被构造得看似不证自明。与此同时,他展示了每一种视觉性复合体如何被反驳——通过被奴役者、被殖民者以及反战者,他们所有人都借由宣称看的权利以主张自治权。
大IP时代要来临了,但到底什么是设计行业的大IP?本书就IP设计全方位进行了讲述,作者更是把自己多年创作的作品和工作经验与大家分享。除全面的学习内容外,本书作者还倡导学以致用,讲述了自己参加比赛的过程,同时也分享了自己的设计思路。本书为关注IP形象设计的爱好者和初学者指明了学习的方向,让咱们一起来“创造生命”吧!
本书主要从生活中的设计心理学、知觉与知觉行动、认知与认知行为、设计中的创造性思维、用户调研与产品优化、设计以人为本等方面阐述产品设计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特点。本书语言通俗易懂,结构清晰,从日常产品入手,侧重案例解析,并结合设计心理学理论分析用户心理机制和产品使用体验,引导设计师成为 的观察者、分析者和实践者,帮助设计师 精准把握用户需求,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思维,并推广和践行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本书可以作为产品设计师、产品经理及设计领域工作人员的入门参考书,同时也可以供设计相关专业师生研究和学习参考。
美术是心灵,是跃动着生命,是人类对世界、对宇宙的理解与诠释,是倾注心血塑造出的物化的灵魂! 美术是大自然的赐予,是本原物质给予人的一种无尽的资源,是天下地、天与人和谐的产物。 美术史因此是博大的,是神圣的,是跳动着人的脉搏、印刻上历史脚印的史书。同时它还是斑斓的,其他史书无法与它的多彩相比。我们赞美,我们讴歌,我们重新审视美术史——浸润大地浮汁,凝聚日月精华的永不停歇,永远向前奔腾的美术长河! 设计是人类观念更新的结果,是创造性活动,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是观察世界的方法,是生存方式,甚至是生产力…… 设计更是一门学问,有着极为宽泛的含义,正如阿克在《设计研究的本质述评》中说到的:“设计像科学那样,与其说是一门学科,不如说是以共同的学术途径,共同的语言体系和共同的程序,予以统
“现代主义的原型、便利生活的创造者”,这是对有着悠久设计历史和优良工艺传统的“德意志制造”的经典概括。姑且不论莱卡、西门子、大众、博世、博朗、阿迪达斯这些耳熟能详的品牌,即使一支铅笔、一把餐勺、一提菜篮,也都彰显着其细腻的心思、独到的创意与恒久的品质。《德意志制造》秉承了“Made in Germany”的精神,融设计、建筑、旅行、生活于一身,用“艺术、理性、感性、居家、建筑”五个主题词把德意志的设计之美、工艺之精、建筑格调传达得妙肖毕至。作者李蕙蓁、谢统胜由读者耳熟能详的品牌切入,介绍德国的设计哲学、工艺技术与建筑理念,以此来探询德国制造的成功要素。 《德意志制造》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未来办公环境将会是怎样的?什么样的人将会在什么样的环境工作,以及他们会在那干些什么?哪些是必要的家具?在此办公环境空间中,各式各样的组成元素会是怎样的?学生需要通过当今人类发展的趋势和设计视觉走向,作为设计构想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