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简明的写作指南为非律师人士和非法学院学生阅读法律文献,以及将法律材料融入自己的研究和写作提供了一种可行的途径。本书将会以易于理解的方式向读者介绍法律话语、法院判决意见书和制定法,以及如何使用在线搜索引擎来进行法律检索。 本书将指导读者撰写多种法律体裁的作品,包括修辞学分析、判词摘要、论点大纲和研究论文,并将指导读者如何进行会议演示和发表学术作品以与更广泛的公众共享研究成果。通过阅读本书,读者能够真正掌握法律写作的具体步骤和方法,写出符合学术规范、清晰有力的法律文章。
魏晋禅代之后,虽然西晋官方仍以曹魏为正统,情况却开始起了变化。陈寿《三国志》将魏、蜀、吴三国并置却为朝野精英所接受,本身就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西晋灭吴完成南北统一,又为孙吴时代以敌国立场写下的诸多传闻之辞提供了流通舞台,使其逐渐进入主流视野。至永嘉南渡,在建康精英对中州往昔的频频回顾中,形势终至 倒转。习凿齿《汉晋春秋》发其端,范晔《后汉书》定其谳,我们目睹了曹魏王权在历史书写中的跌落;献帝本人则以一种戏剧化的悲剧形象,被献祭于这场迟到的“复仇”。 本书围绕“汉魏革命”和“北魏墓志”两大主题,对3—6世纪的中国史进行了多层次的探索。所谓“带献帝去旅行”,焦点并非献帝刘协个人的旅行体验,而是旅程本身的路径与风景。作者游走于文本的“表”“里”“内”“外”之间,力图从历史书写的多重束
大家都擅长以小故事来说明大道理,例如科斯在其《社会成本的问题》的论文,以“牧场与火车”为例,建立交易成本与财产权的理论(科斯定理);并借着英国有名的“炸鱼薯条”来阐释社会财富极大化的观点。熊秉元教授也是一位能讲好故事的法律经济学家,他提出许多发人深省的问题:子女对于逝世的父母有无“悼丧权”?伤害妇女的嘴部是否侵害丈夫和子女的“亲吻权”?毁坏他人的骨灰坛如何计算损害赔偿?谋害被继承人应否剥夺其继承权,被继承人得否加以宽宥?本书用多个具体的故事来建构法律经济分析的理论体系,读者如果能够有系统的加以整理,参考作者的观点,作进一步的思考,将有助于培养经济人与法律人的思维方式。
本书以洛克与菲尔默论战中的dominium(支配)概念为核心展开。菲尔默的意图在于等同财产支配权与政治支配权,等同财产权与主权;而洛克意在区分财产支配权与政治支配权,区分作为私人领域的家政与作为公共领域的政治。
数字革命重塑了生产、消费和分配方式,它为经济社会带来新的机遇,同时也引发巨大担忧。数字市场中的法律问题是 性现象,但不同 的应对策略不尽相同。本书概述了欧盟的数字市场规制模式,主要阐述数字革命给欧盟监管机构和政策制定者带来的挑战,以及面对此种挑战,监管机构和政策制定者应当提出何种有效、公平的规则。本书由两部分组成, 部分阐述数字市场和数字权利的演变,电子商务和共享经济逐步塑造了数字市场,数字市场需要多样化的数字公共政策,因此,欧盟创建数字单一市场,推出诸如《地理封锁条例》《内容可携带条例》等跨境数字政策,并考虑建立数字权利体系的可能性。本书第二部分阐述了监管科技巨头对市场和社会的影响。如今,主要的数字玩家限于少数几个大型 平台,而竞争执法已成为公权力介入数字市场的先驱,同时,数字
《法辨(法律文化论集)(精)》是梁治平先生的代表性文集,追随法儒孟德斯,而力图推陈出新,以“用法律去阐明文化,用文化去阐明法律”的原则,开创了比较法律文化研究的先河,奠定了比较法律文化研究的基础,是为法学理论的一部经典之作。 本书收录了《海瑞与柯克》《死亡与再生:新世纪的曙光》《比较法与比较文化》等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