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5折-6折
清空筛选条件
销售价格:
0-10元1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5折5折-6折
筛选:
    • 法学中的体系思维与体系概念:以德国私法为例(第2版)法律人进阶译丛 经典阅读系列
    •   ( 1398 条评论 )
    • [德]克劳斯-威廉·卡纳里斯Claus-Wilhelm Canaris) 著, 陈大创 译 /2024-01-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一般体系概念的基本特征是秩序和统一性。法秩序的价值一致性和内在统一性是法体系的基础。近代法律史中出现的诸多体系概念,如形式逻辑体系、公理演绎体系、纯粹概念体系、问题关联体系、冲突裁判体系等都无法实现这一目标。从正义理念和平等律中可以推出,法体系是一般法律原则的价值论 目的论秩序。体系具有开放性,客观体系因基础评价的变迁而变迁,科学体系的开放性是科学认识非封闭性的必然结果。体系的动态性不同于体系的开放性。动态体系通过位阶相同的、可相互替代的若干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法律效果,可在正义的一般化和个性化倾向之间取得平衡。现行法原则上是非动态体系。基于体系找法是目的性论证的一种形式,故而要对体系论据进行目的性审查。体系构建存在限度。体系断裂源自评价矛盾和原则矛盾,体系陌生的规范产生

    • ¥24.5 ¥49 折扣:5折
    • 侵权责任法的基本问题(第一卷):德语国家的视角
    •   ( 582 条评论 )
    • (奥地利)海尔姆特·库齐奥 /2017-06-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侵权责任法的基本问题(**卷德语国家的视 角)》以 侵权责任法的基本问题 为研究对象,重 点分析了欧洲大陆国家,尤其是德语国家(奥地利、 德国、瑞士)的侵权责任法以及一些*新的侵权责任 法草案,依此论证了侵权责任法在整个法律救济体系 中的定位,探讨了 保险替代侵权 模式带来的各种 争议问题,进而深入研究了侵权责任法的各种功能。 在上述原则性思考的基础上,本书讨论了各种具有争 议和新出现的问题,比如侵权与违约的关系、损害赔 偿的基本前提等。书中,作者海尔姆特 库齐奥重点 分析了各种归责要件、归责限制、损害赔偿以及时效 等问题。本书对于我国学者全面了解欧洲大陆侵权责 任法,尤其是奥地利、德国与瑞士侵权责任法的基础 理论、学说争议以及前沿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

    • ¥27.5 ¥55 折扣:5折
    • 中德私法研究(23):债权让与
    •   ( 120 条评论 )
    • 王洪亮,张双根,张谷,朱庆育,田士永 主编 /2023-12-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本卷为《中德私法研究》第23卷,主题为债权让与,侧重于进入民法典时代债权让与与保理交易、债权质押、物权变动、法定移转之间的体系关联。第一部分为主题报告,共收纳三篇文章,一篇为主题报告《道是无晴却有晴:债权转让规则的体系连接》,另两篇是对前述主题报告的评议,一篇评议为《面向债权转让的事情本身 评朱虎〈道是无晴却有晴:债权转让规则的体系连接〉》,另一篇评议为《债权双重属性视角下的债权让与构造 评朱虎〈道是无晴却有晴:债权转让规则的体系连接〉》。第二部分围绕前述主题报告,组织了三篇相关比较法文献的翻译,选材以经典、贴合为标准,分别为《债权让与和抽象原则》《以国际发展为背景的债权让与教义学》《德国和外国私法中禁止债权让与特约的效力》,尝试进一步协助深化债权让与方面的研究。第三部分为四篇

    • ¥44 ¥88 折扣:5折
    • 全球治理视野中的国际法治与中国作用
    •   ( 114 条评论 )
    • 外交学院国际法研究所课题组 /2017-12-01/ 世界知识出版社
    • 全球治理(Global Governance)的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被提出,并在实践上获得一定的发展。全球治理指的是顺应世界多极化趋势而对全球公共事务进行共同管理。 本书将从国际法治与国际政治新秩序、国际法治与国际经贸新规则两个方面着眼。分为三部分:国际法治与国际政治新秩序;国际法治与国际经贸新规则;中国在国际法治中的作用。

    • ¥23 ¥46 折扣:5折
    • 国际法上国际组织的概念
    •   ( 26 条评论 )
    • 洛伦佐·加斯巴里著 /2024-04-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国际组织的数量和活动均呈指数级增长,但国际法上缺乏一个全面的关于国际组织的法律概念。本书从国际组织所制定法律制度的法律性质的角度研讨这一问题,是第一本全面研究国际组织法律制度的不同概念的专著。已有概念主要有功能主义、立宪主义、特殊主义、非正式主义4种。本书追溯国际组织不同概念的历史渊源,描述这些不同概念如何归属于4个类别,提出一个将国际组织定义为 双重实体 的新理论。国际组织的概念是根据其发展的法律制度的性质来定义的。 双重法律性质 的概念描述一个国际组织如何创建其源自国际法的特殊法律体系,其最有价值的结果是反驳一个经常性的争论主题,即组织要么被视为成员国利益的载体,要么被视为自治实体。

    • ¥49 ¥98 折扣:5折
    • 论海洋自由
    •   ( 460 条评论 )
    • [荷兰]雨果﹒格劳秀斯马忠法 译 /2020-04-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论海洋自由》共有十三章,可分为四大部分,*部分含*章,为总述,是其理论或原则的概括,提出了自由贸易和自由航行的观点。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至第七章,主要论述海洋自由:第二章至第四章主要从发现、教皇赠送和战争等三个角度论述葡萄牙人对东印度无主权;第五章至第七章也主要从占有、教皇赠送和时效等三个角度论述海洋及其上的航海权不属于葡萄牙人。第三部分为第八至第十一章,主要论述贸易自由权,其中第八章是这四章的总述,第九至十一章,分别从发现、教皇赠送和战争等三个角度论述与东印度的自由贸易权不属于葡萄牙人。第四部分即*后两章是总结,一方面否定葡萄牙人的行为,另一方面要求荷兰人坚持自己的贸易权利。

    • ¥17.5 ¥35 折扣:5折
    • 国际经济法学的新发展(学科发展报告·当代中国学术史系列)创新工程
    •   ( 16 条评论 )
    • 黄东黎 主编 /2014-05-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国际经济法的新发展》全面介绍了自21世纪以来国际贸易法、国际金融法、国际投资法、国际税收法、国际反垄断法以及国际商事交易法的概况,理论分支,新问题和新发展。篇国际经济法总论,从国际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主体、理论和学派、历史发展及基本问题几个方面,全面介绍该体系和学课21世纪的发展情况。第二篇国际贸易法,通过介绍WTO法律体系,介绍公法性质、调整国际贸易中政府宏观贸易行为的法律,主要内容有WTO组织法与争端解决机制,货物贸易规则,贸易救济规则,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和服务贸易协定内容在21世纪头十年的发展情况。第三篇国际投资法,在综述该部门法的产生和发展,概念和理论以及基本理论问题的基础上,介绍国际投资的准入、运营、保护、待遇和争议解决在21世纪头十年的发展情况。第四篇国际金融法,从介绍

    • ¥36 ¥72 折扣:5折
    • 当代国际法上自决权的新发展
    •   ( 43 条评论 )
    • 赵理智 著 /2023-04-01/ 世界知识出版社
    • . 导论 章 自决的历史、理论和国际法渊源 第二章 国际人权公约机制下的自决权实践观察 第三章 自决的权利主体 第四章 自决的内容、形式、手段与限制:理论与案例 第五章 自决权的发展对当前国际法体系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39 ¥78 折扣:5折
    • 国际法的价值论
    •   ( 70 条评论 )
    • 高岚君 著 /2006-08-01/ 武汉大学出版社
    • 本书的主旨在于:首先,创设国际法价值的有关基本理论;其次,具体建构国际法的价值体系;第三,提出实现国际法价值的理论基础和现实途径,切实促进国际法的进一步发展和形成良好的国际法律秩序;后,对中国的国际法价值观予以总结、分析并提出展望。作者非常希望能够为丰富国际法的基础理论研究作出贡献。 本书为“武汉大学国际法博士文库”中的一本,以“国际法的价值”为全书的轴线,首先考察国际法价值的相关基本力量,然后重点建构国际法的价值体系,接着提出实现国际法价值的理论基础和现实途径,后阐明中国的国际法价值观。全书结构完整,内容充实,论述严谨,观点鲜明,表达通达,文字精练,值得一读。

    • ¥7 ¥14 折扣:5折
    • 国际难民法
    •   ( 142 条评论 )
    • 刘国福 /2014-12-01/ 世界知识出版社
    • 全书分为十五章和六个附件,约60多万字。结构合理,论证严谨,涵盖丰富的一手法律条文、案例和*的难民方面数据。对促进国际难民法在中国的传播、研究和实施有着积极意义。有助于学界、政府部门、国际组织以及有关人士加深对国际难民法的理解,并在实践中适当运用,使难民和其他联合国难民署关注人群得到充分的保护。

    • ¥83 ¥166 折扣:5折
    • 国际私法学的新发展
    •   ( 56 条评论 )
    • 沈娟 主编 /2015-10-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沈涓主编的《国际私法学的新发展》以2000年以来中国国际私法学术发展状况为主要内容。近十余年间,中国国际私法在学术方面的发展表现在多方面。 在法律选择和法律适用的方法和理念上,中国国际私法研究既关注了国际社会国际私法发展的*新趋势,又注重中国国际私法的特殊性,创立了具有特色的中国国际私法学术体系。在调整具体各种涉外民商关系方面,中国国际私法提出了全面和成熟的法律适用规则和原则。在涉外民商争议的解决方面,国际私法学界在诉讼和仲裁两个领域都作出了广泛研究。在参与国际社会国际私法统一化运动方面,中国国际私法也有丰富的学术研究成果。作为中国国际私法学术成就集大成者,中国国际私法学界拟制了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私法示范法》和201O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建议稿》,这是中国国际

    • ¥32.5 ¥65 折扣:5折
    • 美国国际法实践的内在法理与外在合法性解构 江河,玄涛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406
    •   ( 9 条评论 )
    • /2024-06-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结构上由六章组成,主要可划分为三部分,其中第一、二章是全面论,是全书的理论基础和政治结构横向架构分析。作者对国际法的概念,国际法的适用与发展,美国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等做了理论阐述。第三、四、五章是重点论,沿着国际法立法、执法和司法的运行论纵向路径展开,对美国国际法的主要渊源展开论述,并以具体案例分析了美国国际法实践的外交策略。最后一章结论表明了美国国际法的 双重标准 ,对其本质加以总结,揭示了其虚伪性。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国际法面临着时代性变革。任何法律的历史演进在某种意义上都是法律主体及其政治地位法律强化的发展史。国际法的历史变迁、现实困境和未来发展趋势,都将从自然法视角的主体多元化和实证法视角的大国外交中得以阐释,大国政治和国际法治构成了全球治理的两大互动要素。现实

    • ¥49.5 ¥99 折扣:5折
    • 国际文化遗产法律的执行
    •   ( 96 条评论 )
    • /2021-11-01/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 文化遗产是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宝贵资源。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 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本书重点论述国际文化遗产法中的执法问题,探讨了保护文化遗产的途径,包括国际法保护框架、国内法院执法、替代性争议解决机制,旨在实现文化遗产及其保护规范执行之间的协调与平衡。 本系列立足于世界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现状,适当借鉴各国经验和方法,就构建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制度体系进行了有益探讨,以期对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所裨益。

    • ¥26 ¥52 折扣:5折
    • 多维视角下的非洲国家间边界研究/中国非洲研究院文库
    •   ( 3 条评论 )
    • 邓延庭| /2023-05-01/ 中国社科
    • 由“横平竖直”的直线及各种不可思议的线条构成的非洲 间边界,是非洲区别于世界其他地区的 典型特征之一。欧洲殖民者在瓜分非洲狂潮中人为划分的“势力范围”界线,在蛮横颠覆非洲原有的自然发展演进轨道的同时,也为殖民统治和资本主义入侵下的非洲走向所谓“现代化”“文明化”强行划定了全新的场域,给民族 的非洲发展埋下祸端。在非洲现代民族 建构进程中,脱胎于殖民地边界的非洲主权 间边界,成为前殖民时代的发展惯性与殖民统治遗留下的既有秩序间相互博弈的焦点,见证了非洲人用自己的智慧奋力实现联合自强目标的探索。 从某种意义上看,一部非洲 间边界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完整的非洲近现代历史,本书将对非洲国家间边界的起源、产生方式及意义和影响进行系统梳理,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系统研究当代非洲 的现代化、

    • ¥43.2 ¥79 折扣:5.5折
    • 中国海洋权益空间
    •   ( 84 条评论 )
    • 杨国桢 /2019-03-01/ 海洋出版社
    • 海洋既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空间,也是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舞台,海洋政治的实质是海洋权益之争。海洋权益是与海洋权利紧密相连的法律术语,它直接体现出 利益 的诉求,并强调在合法权利的基础上实现海洋利益的维护。海洋权益空间不仅仅只属于某一个或某几个海洋大国,而应该有广泛的参与性。 在本书中,作者把海洋权益空间划分为四类:主权海洋权益空间、公共海洋权益空间、移动的海洋权益空间、特殊的海洋权益空间,指出中国的海洋权益空间所在,以及当下中国维护海洋权益的伟大实践。

    • ¥29 ¥58 折扣:5折
    • 国际人权公约与中国法制建设
    •   ( 41 条评论 )
    • 谭世贵 主编 /2007-03-01/ 武汉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中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文丛”系列之一的“国际人权公约与中国法制建设”专著,具体包括了:人权的内涵及其发展历程、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国际人权公约的实施、美洲人权公约及其实施、中国加入国际人权公约的历史进程、中国司法审判与国际人权公约的差距、加入国际人权公约与中国法制改革等方面的内容。

    • ¥16.5 ¥33 折扣:5折
    • 跨国并购的法律规制
    •   ( 31 条评论 )
    • 漆彤 著 /2006-11-01/ 武汉大学出版社
    • 自20世纪中叶开始,跨国并购逐渐成为国际经济活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国际直接投资规模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国际生产体系日渐形成。近十余年来波澜壮阔的全球性并购浪潮,极大地推动了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并购模式已日渐取代新建模式而成为国际投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与此同时,迅猛发展的跨国并购活动也带来许多社会、经济和法律上的问题,已经引起各国和国际社会的重视。如何运用法律手段对并购投资者加以引导和规制,如何在促进国际投资进一步发展的同时,又妥善地避免跨国并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当前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跨国并购所涉及的法律问题十分广泛,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是一项难度较高的系统性工程。本文专就跨国并购法律规制中的三个主要方面加以

    • ¥9.5 ¥19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