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阅读有资政育人之功效。本书从《实践论》《 矛盾论》的历史背景、内容阐释、重要地位、在新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等方面力求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重点把握经典作家的思想全貌及其作品的深厚底蕴,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进行了原创性的权威解读和剖析,以使读者能系统掌握贯穿经典著作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强化其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观察并分析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从而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美国公民身份》是施克莱的坦纳讲座讲稿,这本书视角很独特,关注的是美国的公民身份问题,通过梳理、评论美国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对美国的社会政治进行深入分析,揭示美国公民身份的两难,即它表面上的高尚性和并不令人满意的实际做法之间的张力。具体来说,虽然从建国开始就宣扬自由平等,但美国实际上长期实行奴隶制,甚至在南北战争之后,在法律层面废除奴隶制后,黑人依然长期遭受歧视,被排斥在外,无法获得社会尊严,无法拥有施克莱所说的社会地位意义上的公民身份。除了种族问题,施克莱还谈了美国的其他弱势群体。他们在法律上都有美国公民身份,但在实际生活中,都无法获得足够让人尊敬的社会地位,因为法律上的平等不等于事实上的平等,在事实上,他们依然被歧视、被排斥。施克莱由此揭示了,虽然美国的建国理想在言语
中国共产党基于使命而生、基于使命而在,是一个典型的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作为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中国共产党与成员之间存在一种独特的使命型契约,与民众之间存在一种道义性的心理契约。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具有很强自主性,要求确立坚强有力、具有权威的领导核心。百年历程,中国共产党以强烈的使命意识和卓越的领导能力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引领中华民族一步步走向伟大复兴。
《比较政治制度(第3版)》较为系统地介绍了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着重对英、美、法、德、日、俄六国现行政治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宪政制度、国家元首制度、选举制度、政党制度、议会制度、政府制度和司法制度等进行分析和比较,探讨其基本的共性和各具特色的个性,使读者能初步掌握比较政治制度的基本知识,为进一步开展政府体制研究和国际政治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次第3版对内容和数据作了大幅度的更新,以反映有关国家在政治制度方面*发展和变化。 《比较政治制度(第3版)》具有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资料丰富、概括全面的特点,每章后所附的案例能够帮助读者更加生动地了解各国政治制度的历史和现实。《比较政治制度(第3版)》可作为高校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用书,亦可供对西方文化和国际政治感兴趣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