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如教授是中共党史学基础理论的开拓者,是这一研究领域中成果最多、影响最大的中共党史学家,其代表性著作《唯物史观与中共党史学》立足于中共党史学科的发展要求,结合中共党史研究实践,分析解释中共党史学科基本的概念和范畴,涉及中共党史学的理论建构、研究方法等重大学术基础问题,从史学本体论、历史认识论与史学方法论角度对党史学科进行了理论阐释,被认为是中共历史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中“最有价值的成果”。本书初版于湖南出版社出版1995年7月。
未来三年,将是推动改革的关键时期,本书紧扣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热点,对房地产调控、医疗改革、行政改革、自贸区建设、人才危机、世界能源格局、国际贸易规则等问题进行了透彻的分析,观点独到,语言犀利。作者或援引、或驳斥了吴敬琏、郎咸平、林毅夫、迟福林等多位名家学者的观点论断,分析了中国将在未来三年遇到的难题和风险,讨论了中国面临的改革和转型困境。
本书系白乐日先生去世之后,1968年在法国 出版社伽里玛出版社组织的“人文科学书库”系列中,由戴密微等汉学家将其重要论文结集出版的专题性论文集。收录了作者一生中的重要论文十四篇。这些论文按照白乐日不同时期的研究重点分为“社会与官僚制度”“汉朝末年的危机”“经济史”和“现代时间”四个部分。这是在西方汉学领域, 次有人认真地研究了中国历史的经济方面,该文集是法国汉学从人文科学延伸到社会科学的代表性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