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将1955年授衔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朱德、彭德怀、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林彪的事迹编纂成书,记述他们的革命经历,表现他们的成长过程和个性特征。
《远东朝鲜战争》讲述了一个完整的主权国家,就这样被一个从来没有到过朝鲜的年轻的美国参谋在三十分钟的时间里,分割成了两半。 就在前一天夜里,在战争西线清川江前线作战的中国军队事先没有任何预兆地突然消失了。 自出国以来便在生死中搏斗的第三十八军的士兵们,脸上烟火斑驳,身上衣衫褴褛,他们围着这台收音机站在硝烟缭绕的公路上一动不动。那座使美军陆战一师无路可绕的桥,叫做水门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一六师三四七团七连司号员郑起于1951年9月30日收到一张红色请柬,上面写着:谨请光临——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5月
周晓沛编著的《大使札记(外交官是怎样炼成的)》介绍了:他先后参与中苏边界谈判、国家关系正常化磋商、中苏会晤、苏联解体后的建交谈判及高访。 他当过科员、处长、司长、公使、大使、中国前外交官联谊会副会长、外交学院教授。 他在乌克兰、波兰、哈萨克斯坦大使任上奉献了自己的大智大勇。 他曾为中国成功申办奥运会和世博会尽心尽力,也对能源外交献言献策。 他走万里学万里:向领导学,向群众学,向部下学;向伙伴学,向对手学;向成功学,向挫折和失败学……他从农村鞋匠的儿子,成长为共和国的外交官。 他的亲历、思考、记录,告诉你外交官的真实生活,以及新中国外交的诸多细节。 本书适读人群:外交工作者,外交院校的学生,对新中国外交感兴趣的读者,普通喜欢读人物传记的读者。
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 他是中国家喻户晓的“明星”;他是无数三国史家心目中的“完人”;他是金庸/喜欢的、是易中天为其委屈的、是朴槿惠初恋般的三国人物;他浑身是胆、浑身是智,不仅兼有关羽的信、张飞的勇、马超的技、黄忠的义,还有忠有颜,有政治头脑。关于他的故事已经流传了1800多年,常胜将军、单骑救主是他的符号,人们为他着迷、为他鸣不平、为他创作无数形形色色的形象,然而这却是他难得的以这样的方式跟世人见面,这是一本专属于他的传记。本书以赵云形象为核心,按照时间顺序,介绍历史上不同三国作品中的赵云形象,以《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为主,兼顾评书、京剧、相声、连环画、电视剧、游戏,以求完整还原赵云这个三国红人在18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留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
张化的这本《邓小平与1975年的中国》是一部全面系统记述1975年邓小平领导全面整顿的专著,学术性与可读性兼得。作者发掘了大量当年从中央到各部门以及一些重点地区的文献资料,采访了许多当事人,将文字资料与口述史料融为一体,深入地论述了 1975年整顿的历史背景、整顿的指导思想以及各领域整顿的特点,记述了整顿中邓小平等一批老干部同“ 四人帮”及其帮派势力所进行的斗争,首次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材料,在不少方面填补了空白。
《论中国》是美国前国务卿、“政坛常青树”亨利?基辛格唯一一部中国问题专著。他以一位资深外交家和思想家的独特视角,分析和梳理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外交传统,从围棋文化与孙子兵法中探寻中国人的战略思维模式,特别是试图揭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战略的制定和决策机制,以及对“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抗美援朝、中美建交、三次台海危机等等重大外交事件来龙去脉的深度解读。作为历史的亲历者,基辛格博士还在书中记录了自己与毛泽东、邓小平等几代中国领导人的交往。 本书用世界视角国际眼光,重新解读中国的过去和未来,凝结了基辛格博士的战略理论以及对中国问题数十年的研究成果,注定将成为让世界认识中国、让中国重新认识自己的一部重量级作品!
一个人成长的历史虽不能复制和改写,但可以回顾和总结。每一个人都有动人的故事、刻骨铭心的经历,从故事和经历中个人常常会生发出关于人生和成长的感悟。将这些感悟与人分享是件非常愉悦的事,如果还能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内核、规律进而对后来者的成长有所帮助,那更是一件很美妙的事。人生中有两次机会从事共青团工作对我来说即是一次巧合也是一种自然。冥冥之中也许后半生与共青团工作难以割舍,这是一种“团”缘、“团”情,更是一种与自己生命相系的事业。
本书试图就台湾选举机制的沿革脉络、有关选举的立法演变,立法所针对的问题及其实际效能的评估、各政党的竞选战略与策略、选民结构与多数选民心理的变化趋势、选举文化、金钱、暴力对选举的影响、统“独”之争及民粹主义对选举的影响等等问题,进行较系统、深入的研究,以期收抛砖引玉之效。
本书主要包括六部分,靠前部分是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现实状况调查研究。第二部分是民主集中制与执政党建设借鉴研究。第三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民主集中制理论中国化发展研究。第四部分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实践创新研究。第五部分坚持民主集中制的体制和机制研究。第六部分是党内民主集中制法规制度研究。 六部分遵循理论与实践、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构成理论、历史与现实的逻辑整体。靠前部分是本研究的逻辑起点,拟在对坚持民主集中制现实状况的全面准确把握的基础上开展民主集中制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第二、三、四部分是本课题研究的逻辑展开,拟通过靠前比较、历史回溯、实践考察等方式借鉴和总结靠前外政党研究和运用民主集中制的正确做法与宝贵经验;第五、六部分是研究的逻辑归宿,拟基于上述几个方面的研究结论,从制
意识形态能力是广大党员“政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思想理论上的坚定清醒是政治上坚定的前提”。因此,结合当前党员队伍中存在的思想理论困惑问题,《理论清醒方能政治坚定:意识形态问题十二讲》从西方话语权中的核心理念,或近年来干扰主流意识形态的杂音——宪政民主、历史虚无主义等概念入手,深入剖析其理论渊源、历史背景、中西之辨,“以学术讲政治”,帮助广大党员明辨这些概念的内涵与适用性,提高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理论清醒方能政治坚定:意识形态问题十二讲》对于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带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强化理论武装,推动主流意识形态不断巩固壮大具有
《当代中国生活幸福感提升研究》以当代中国生活幸福感为研究主题,通过实证研究对当代中国民众生活幸福感的现状、变迁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科学分析,特别是从个人、家庭和社区三个层次研究和分析生活幸福感的影响因素。除此之外,《当代中国生活幸福感提升研究》还关注了当前特殊社会群体,如流动人口、农村留守妇女和留守儿童的幸福感,对这些群体的幸福感现状和影响因素也进行了实证分析。在传统研究视角基础上,《当代中国生活幸福感提升研究》还从社会心理学、消费社会学等角度关注影响民众生活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得到了一些较有新意的研究发现。全书后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次提出了提升当代中国民众生活幸福感的对策。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在经济和政治上的独立自主,也标志着中国从此摆脱了列强的欺辱和殖民,这是中国现代化的第二次解放。领袖人物是毛泽东。第二次解放为中国现代化奠定了独立自主的基础,从此中国进入了一个独立进行现代化的探索期。 但中国的现代化还面临着需要进行第三次解放,就是要将国人从旧的不合理的传统人文精神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改革开放是第三次解放的时代大背景。现代化本质是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本质是精神的现代化。所以,没有精神的现代化,就没有现代化的实质和灵魂,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 中国人文精神层面的现代化开启于五四运动,但进程缓慢而扭曲。因为人文精神的转变往往是顽固和渐变的。改革开放树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发展战略,推进了物质层面的现代化建设,也总体上推
这本《南疆遗韵》由袁国祥著,反映了维吾尔族等广大群众的历史。现在看,特别是和以后拍摄的新鲜事物、生活变化以及生产发展、建设奇迹对比,即可窥视南疆各地过去的民俗风情,甚至是原始的生产、生活状况,也可对照看到这些地方如今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亦可见证60年来边疆社会的巨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