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是明朝思想家袁了凡所著的诫子书,他以自己一生如何改变命运的亲身经历,为我们奉献了一本透视人生命运真相的家训经典。因其作者真有其人,所述真有其事,流传称颂至今。然而,要真正理解《了凡四训》的内涵,需要有儒释道等传统文化的基础才行。本书作者郭继承曾多次给青年学生、企业员工、政府机构公务员等群体讲授《了凡四训》,他的释义和阐发,融汇儒释道等传统文化精髓,同时针对现代人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困惑,做了很多外延性的解读,深入浅出,精妙独到。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中心性之学的宝贵,更让人明白了中国传统的命运观绝不是听天由命,而是“命自我立,福自己求”,每个人都可以力争做自己命运的主人,走好人生路。
没有意义,我们将无法生活。但是,我们对于我们日常的意义的基础从未追问过。倘若我们追问今天的成功人士、当代英雄,追问他们的成功的究竟意义,他们的回答将始终只是“成功即意义”,“成功就是我的生命价值的实现”。我们背负小小的行囊,走在这时代的荒野上,去体验生命本身的价值。我们为了一些不起眼的,却又真切的生命意义的实现,付出我们的辛劳。尽管这些意义在这个时代的标尺上没有位置,但它们真实。我们在这些虽不起眼,却又真诚的努力中获得我们真实的愉悦。不必害怕精神上的流浪,在这种流浪中,我们也许真的会发现绿洲。当宏大叙事已经解体的今天,叙事并没有停止,而是化为了一些小叙事。在无数的小叙事中,我们重新编织起生命的意义。
汪民安先生的《现代性》一书完成于2004年,*初收录在一本现代性选编文集和一套关键词丛书中,后于2012年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自出版以来,这本小书深受专家学者以及广大读者的喜爱,获得了诸多好评,因而在旧版售罄之际,南大出版社推出了这一新版本。 现代性 是一个纷繁复杂的概念,本书从现代生活、现代资本主义、现代观念、工业主义和民族-国家以及现代性的冲突五个方面,具体探讨了现代性的基本特征和内涵,从各个层面对现代性这一复杂而内部矛盾重重的悖论系统做了简要、精辟的论述。作者从现代性在生活中的表现入手,描述了现代生活的种种特征,透过具体现象深入现代生活的本质,分析时间断裂意义上的现代性,又将现代性置于整个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观念的背景下,综述了韦伯、马克思、桑巴特、福柯等人的观点并
《顺生论》是著*名文史专家张中行先生谈论人生哲学的著作。作者在书中易古人的 率性 为 顺生 ,对多种人生命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表达了自己关于 怎样活才好 的种种人生见解。近百岁高龄的文化老人运用自己厚实的人生经验和丰湛的人文知识,把人生的方方面面梳理为三个方面的六十个命题,从古今沟通、中外比较的角度条分缕析,推本溯源,以散文化的笔墨娓娓道来,使全书在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人生思索中,开人眼界、启人胸襟。
本书是中国性学人刘达临继研究了《孔子与性文化》的关系后,从“道家与性文化”的关系,为中国性文化寻根究底。书中从道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探索出去,说明了道家文化中所蕴涵的性文化,并运用大量的春宫图、秘戏图,披露了古代性文化以及房中术的理论和技巧。同时,摘取了部分房中术古籍中的养生秘方,说明了道家性文化注重养生和健康的本质。另外,书中 总结了古代房中术中的十二大成就,诸如对性的正确认识、 方法、性健康、生理规律、心理规律、性前戏、体位、障碍改进方法、优生等。本书揭开了中国历 为神秘的一页,填补了中国性学养生养性理论的空白。
关于道德经—— 历史上有各个不同版本的《道德经》,本书在编校过程中,涵盖了帛书甲本、帛书乙本,河上公本、王弼本《道德经》。附录收录了竹简本《道德经》,力求完整。 《道德经》,又称《老子》《五千言》等,是道家思想著名的代表作,对后世的哲学、科学、文学等各大领域影响深远。
内容介绍: 本书稿是对马克思经典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的当代解读和阐释,全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阐释部分;第二部分是马克思原著的文本摘编。其中,第一部分分为五个章节,分别对《手稿》的创作背景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位置进行了深刻剖析。对《手稿》中的核心概念、范畴如 异化劳动 异化的积极扬弃 对象性活动 等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与逻辑的串联。最后,针对《手稿》对当代中国和世界的意义进行了思想史和文献学角度的分析和梳理。
在当下这个时代,人们的物质生活获得了极大的丰富,而生命的品质却不升反降。我们被时代的步伐驱赶,也同样受困于自我的谜题。生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你我究竟应该怎样立足于这个被误解的世界?古希腊哲人在两千多年前就警醒世人:“认识你自己!”那么,如何了解自己的心性,乃至世界的真实面目,归根到底,就是要消除我们对自己的误解。本书收录了著名学者周国平与济群法师的一系列深度对谈。两人从各自专研的领域出发,围绕内在自由与外在自由、命运的可变与不可变、人生的苦与乐、觉醒与解脱、无常与永恒等话题,展开深入的辨析甚至激烈的辩论,探讨正确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认识人生的智慧与哲思。在当下这个喧嚣迷茫的时代,两位智者的对话,为读者指引出一条保持天真自省、归于内心和平的途径。
《五行大义》隋萧吉撰,五卷,分二十四个主题,因有的主题下还进一步细分,共计四十个条目,包括了释名、支干相配、五行相生相克相杂、论德、论刑、论律吕、论情性、论治政、论诸神、论禽虫等,内容广泛。本书是我国古代系统总结五行思想的经典要籍,是隋以前五行理论的集大成之作。 此次整理,以日本东方文化学院京都研究所所藏宽政十一年(1799)《佚存丛书》初刻五卷本为底本,以三种日本抄本、一种日本刻本、四种国内刻本、一种国内排印本共九种本子为校本,在充分吸收清代以来王念孙、孙星衍、严可均、赵在翰、孙诒让、王先谦、皮锡瑞、洪颐煊等二十余家校勘、辑佚成果的基础上做了全面、深入校勘,并详细揭示了书中知识的来源出处。书后另附萧吉传记、各本序跋以及征引文献等资料,为读者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便利。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一部严谨却不严肃的哲学史! 宇宙的外面是什么? 世界会不会是假的? 我是不是活在虚拟世界/别人的梦中? 上帝到底存在还是不存在? 这个世界有没有终极真理?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 你知道吗,你想过或者没想过的这些奇奇怪怪的问题,早在几千年前就被哲学家们一本正经地提出,挖空心思地找证据,面红耳赤地争论过了。在整个世界忙着探索、开垦、打仗、上天、发展的漫长历史中,这帮哲学家们却神经质地死磕这个世界的真相和人生的意义,就好像一个网络游戏里的角色试图琢磨自己手里武器的代码是什么…… 翻开本书,从神烦的苏格拉底开始,了解哲学家们穷其一生苦思的问题及最终答案。
《人生没什么不可放下》 是的,人生没什么不可放下。 很多时候,你那些义无反顾的执着,那些让你遍体鳞伤的坚持,最终都将成为浮云。 这个世界没有天大的事,也没有过不去的坎,只有放不下的自己。 你要明白,世界不会为谁而停留,一切也终将成为过去,放不下、舍不得,只不过是徒增烦恼而已。 人不错大的时候,不是坚持的时候,而是放下的时候。 执于一念,将受困于一念;一念放下,会自在于心间。 在本书中,弘一法师教你如何放下那些阻碍你人生幸福的欲望和执念,如何快速获得幸福自在的人生。 《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 本书分为五个部分,收录了李叔同的《辛丑北征泪墨》《断食日志》《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改过实验谈》等不同时期的经典作品,是李叔同给当下人的心灵课。大师通过文字告诉我们,心有
轮扁制轮:“道”不可言说齐国的制轮高手轮扁有一次和齐桓公分享自己的制轮心得,他说:“我做的轮子非常好。可每当我把诀窍说给儿子听时,他要么感觉我说得很浅,要么感觉我未说全。哪怕我每次说的是同样的心得,都和前一次有差别。后来我明白了,真正的心得是无法说出来的。‘道’也一样,一旦形成文字和言语,就会产生谬误和偏差。”推恩令:“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避免采取有敌意的行为推恩令的内容很简单:将原本只能由诸侯嫡长子继承的封地,分给诸侯的所有孩子。久而久之,封地被切割,大诸侯变成了小诸侯,大诸侯的威胁消解于无形。这就是“无为”——避免采取让对方感觉到有敌意的行为,在不知不觉中解决问题。
曾仕强教授在《财神文化》中详细讲解了财神文化、中国人的信仰以及如何做人等诸多发人深省的观点。他将破除人们对财神文化的迷信,并用《易经》的观点来审视它,帮助人们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使人们获得一个幸福的人生!
张载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关学的创始人,理学的重要奠基者。本书在前人和今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对张载思想形成的基础、思想体系、思想品格、与关学学派的关系进行发掘,力图完整呈现张载思想的整体面貌,还原张载思想在理学史和思想史上的地位。
一本书了解王阳明思想变化和其真正传达的哲学含义,并提出关于王阳明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以及纠正了当代人对王阳明思想的许多错误认识。 王阳明思想来源于禅宗? 不是,王阳明思想是正宗儒家思想,强调的是万物皆有的亲疏关系,而不是一视同仁的博爱。 学阳明思想就要抛开七情六欲? 不是,王阳明思想是为了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情愫,尊重世俗常理,但不能滥情。 王阳明思想侧重于让我们出世? 不是,王阳明是为了让我们找到自己的人生秩序,更好地融入社会。 王阳明思想偏重于意像思维,而轻实践? 不是,王阳明在世时,他立德、立言、立功三不误,他主张知行合一,是身体力行。 ……
“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庄子的烙印。” 《庄子》是蕞有文采的先秦诸子著作,被鲁迅奉为是先秦诸子散文的典范,深刻影响中国浪漫主义文学。 《庄子:哲学的天籁》是《中国历代经典宝库》系列丛书的第四本。这套书是从253000多册古籍旧藏里归纳综合,整理出当代人较熟悉的五十余部文学、艺术、历史文化经典,经龚鹏程、王梦鸥、徐瑜、简宗梧、傅锡壬、张晓风、詹宏志等五十余位学者疏解,用生动流畅的白话文进行了现代诠释,影响深远,被几代华人奉为传家 书。 作者罗龙治老师化枯燥为有趣,精选《庄子》原典,用白话故事的形式讲述深奥的哲理,为入门者消除阅读古文的障碍。 读庄子,任逍遥。
《道德经》亦称《老子相传为春秋时老子所作,是道家开山立派的经典,是道家学派权威的经典著作,更是中华文明的智慧源泉。它文约意丰,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其内容博大精深、玄奥无极、涵括百家、包容万物,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为学、修身的宝典。作者从新的视角解读《道德经》,颇值得一读。
老子是中国哲学的鼻祖,是中国哲学目前首位真正的哲学家。他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道德经》要我们遵道而贵德,所以它分为《道经》和《德经》两部分。这本书中,曾仕强教授娓娓“道”来,使读者能轻松地修习《德经》。
钱穆先生全集,在台湾经由钱宾四先生全集编辑委员会整理编辑而成,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以《钱宾四先生全集》为题出版。作为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筹划引进的重要项目,这次出版,对原版本进行了重排新校,审慎订正文中体例、格式、标号、文字等方面存在的疏误。至于钱穆先生全集的内容以及钱宾四先生全集编辑委员会的注解说明等,新校本保留原貌。 《历史与文化论丛》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从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叙述。旨在让读者认识和了解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以期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阐扬和光大我们本身固有的文化精砷,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正如钱穆先生自己所说,《历史与文化论丛》着眼 在此下求变求新之基础根源上有所指陈,使读者易有启悟,易有奋发,固非如已陈之刍狗,或如楚人献璞,苟善为破解,其中容有美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