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三书是迄今为止完整留存下来的产生*早、使用*久、影响范围*广的古代儿童启蒙读物。虽然三书中有一些不太适应现代社会的内容,但是总体上来说,反应了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为基础的知识内容,涉及历史、地理、天文、文学、社会、民俗等个方面内容。
乔治 贝克莱是18世纪英国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 ,被认为是主观唯心论的肇始者,英国经验论的三个 代表人物之一。《人类知识原理》是他的主要哲学* 作,经典之作。全书有两大部分,其中心是批判物质 的独立存在,证明非物质主义原理。即物的 存在就 是被感知 , 心外无物 , 物是观念的集合 , 还专门讨论了精神的本性和作用,提出了自己的 神 正论 主张,具有辩证法的色彩。 本书出版过两次;1710年在都柏林(Dublin)第 一次出版(这是众人皆知的A版),1734年在伦敦与 《三篇对话》(《对话》分三次出版:17*年A篇, 1725年B篇,1734年C篇)合集第二次出版(B版)。 新译本所用的版本是1734年版本,由A. A. Luce and T. E. Jessop 编入《乔治 贝克莱全集 》第二卷,《全集》于1948-1957年在伦敦出版。 译 本纠正了旧译本中60多处错误,增加了近70条注释。
2012年,人文大讲堂依然秉承创新的基因,在原有的地面讲座、报纸、电视、网络等多种传播方式的基础上,在钱报网开出了 人文大讲堂公开课 ,在腾讯开出了官方微博,还将在现有基础上,把讲堂延伸到更多中学、大学,以及地市县的群众中去,《浙江人文大讲堂(第7辑)》让人文大讲堂的传播更立体、更互动。
近年来,一批讲述“个人史”的出版物成为读者关注的热点。本卷《悦读MOOK》也将关注的焦点置于这些历史大潮中的“个人史”,刊出几篇叙述个人往事的文章。其中有著名学者的童年回忆,有著名作家后代对往事和父辈的缅怀,还有当年在延安窑洞向*提出历史周期率的黄炎培先生的一张合家欢的故事…… 这些文章所述的内容似较琐碎,有的纯属个人家事,但这些琐事却能使人感受到历史的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