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复是近代中国为杰出的思想家之一,其或自由或保守的思想影响广泛,历经百年而不衰。《严复读本》一书精选严复一生各个时期、各个种类的作品,主要分为政论文、译文、书评、传记、书信、诗词、题联七类。选篇章力图反映严复面对时代剧变,殚精竭虑倡导中国社会向现代民主法治方向稳健变革的思想主张和爱国情怀。
《乱世丽人》为“胡平文集”第五卷。《乱世丽人》讲述了关于林立果“选妃”,坊间传言无数,真相到底为何?林彪折戟温都尔汗前夜,北戴河密室内,曾经发生过什么?张宁,你可能知道她的名字,却未必知道她的故事,以及她知道的故事。一名美丽的中国女子,一个阿尔巴尼亚的留学生,一次命定的邂逅,一场缠绵的爱恋,之后是一个荒唐的罪名,一份劳动教养通知书,以及一出不可逆转的人生悲剧……红颜,为时代而薄命?彭德怀的妻姐,罗隆基的知己,新民报的著名记者,文汇报的右派先锋,周恩来暗中保护的朋友,却被视为眼中钉……浦熙修,她到底为中国做了什么?
梁启超九个子女,个个成才,这在中国家庭中极为罕见。本书编选了1898—1928年间梁启超写给家人的上百封书信,信中梁启超 “笔端饱含感情”,以自己的感悟与爱,兼顾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就修身、读书、职业、理财、爱情、择友、家庭等方面进行交流,既有生命的大方向感,又有生活的细腻感,没有严厉的呵斥,没有居高临下的姿态。在孩子们面前,梁启超既是一位父亲,又是一位导师,还是一个知心朋友。他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让他们全面发展,这种趣味式、陪伴式的教育理念,不仅超前,而且对当下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除了书信上的叮咛与指导,在现实生活中,梁启超还以身作则,躬身示范,他积极生活适应时代的取舍,他与妻子相濡以沫经营家庭的智慧,都为子女做出了表率,于今而言,仍不乏现实意义。
《后村的女人们:农村性别权力关系》,是作者从未出版过的新作,是一份翔实生动的调查研究报告,也是李银河教授关于农村家庭权力关系的研究作品。该项调查始于2006年秋,2007年夏结束,成书于2008年,2009年补充整理后,首次出版面世。 《后村的女人们:农村性别权力关系》以描述性研究方法,全面分析了河北省一个普通农村——后村的家庭结构、性别权力关系等情况,针对女性的不同社会角色——作为女儿、妻子和母亲,进行走访调查,分析她们在上学、就业、婚嫁、抚育后代、家务劳动、参与社会和政治活动等方面与男人的权力差异,从而得出当代农村家庭权力关系,男女仍然是不平等的,但这种不平等正随着社会的进步逐渐缩小。 《后村的女人们:农村性别权力关系》的主要特色是,当前社会学界对农村家庭权力关系变迁研究较少,而这个问题相当重要。
《走在学习路上》是作者徐文秀发表在各大报纸上的关于学习与研究领导讲话思想及诸多风格的文章,全书共分两个板块,20多篇文章,书稿的板块,从不同的侧面和维度,解析了领导特点鲜明的政风、文风、话风,以及诸多方面的风格,构成了一个小系列。第二板块是一组短小精悍、清新隽永的言论,对党员干部加强修养颇有益处。
《外国文学作品选》版自2000年推出以来,受到了广大高校师生的普遍欢迎,得到了广泛的好评,八年间加印数次,这是令编选者十分欣慰的。在这八年里,外国文学学科有了新的发展,学界对西方经典作家作品不断有新的认识,尤其是对20世纪西方文学,涌现出许多新的研究成果,这些必然要求外国文学的教学必须加入新的更丰富的内容。因此我们觉得,根据这些变化重新编选《外国文学作品选》是非常必要的。此次修订,我们保留了原版的框架和基本结构,依旧分四册编选。册为“古希腊至17世纪文学”,第二册为“18世纪至浪漫主义时期文学”,第三册为“19世纪文学”,第四册为“20世纪西方文学”。
本书作者韦柰是俞平伯先生的外孙,他以四十多年的亲身经历,将俞平伯“红学家”身份以外的“布衣本色”通过对俞平伯身世、普通生活的描述及其与身边亲人、挚友交往的方式展现出来。 作者以白描的手法写出了日常生活中俞平伯的喜怒哀乐,也用生动的语言叙述了俞平伯与各位文学大家交往的轶闻趣事:与胡适、周作人扯不断的师生情;与傅斯年、顾颉刚的“红楼”缘;与朱自清的同游秦淮河、与叶圣陶的书信沟通、与王伯祥的“烟票”之情、与俞振飞的昆曲交流……还有与华粹深、吴小如亦师亦友的情谊……正是这些生活中的点滴展现了文学大家们平实的为人、渊博的学识、脱俗的人格、不屈的傲骨!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晚号观堂,浙江嘉兴海宁人,中国近代历史学家、语言文字学家、文学家,1925年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宋元戏曲考》、《人间词话》,皆能转移一时学术风气,《观堂集林》乃一声学术结晶,其”二重证据法”更是饮誉学林。方麟选编的《王国维文存》以类相从,选录王国维教育、哲学、文学、文字、音韵、训诂、版本、目录、校勘、甲骨、金石、简牍、古史、西北史地和论学诸领域的代表文章。读者藉《王国维文存》,既可观王国维学术精华,又可明了其学术思想与治学路径。
本书是美国著名汉学家、作家比尔·波特继《空谷幽兰》、《禅的行囊》和《黄河之旅》之后的又一部关于中国文化之旅的游记作品。此次旅程由香港出发,途经广东、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最后到达浙江,直线距离超过3000公里,囊括了中国经济和文化的心脏地区。书中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和思索,探访江南这一特质文化区域的人文遗迹,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及旅行的真正意义。 江南之旅——探访中国千年文明中心 比尔·波特诠释中国的“江南style” 江南,一片孕育于长江流域特殊环境的区域,一个中国千年的文明中心。对中国人而言,江南不仅仅指地图上的某个地方,更是一个难以用语言表达的精神上的代表。它可能存在于气质典雅的紫砂壶中,也可能存在于质厚甘醇的绍兴老酒里。带着憧憬,比尔·波特踏上了探访中国“江南style”的
本书是作者研究汉语姓名学的札记,分别从姓名起源、姓名构成、命名方式、姓名文化、汉语姓名的文化价值与地位等几个方面,移形换步,透视汉语姓名中所积淀的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作者也敏锐地关注到姓名符号在大数据时代的微妙变化,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称谓与识别方式,与姓名文化联系起来思考,使得本书与坊间已有的姓名读物有了区别。
这部论著集中论述了一百多年来马来(西)亚华文文学史上十二个别具特色的经典作家及其作品,包括邱菽园、方北方、吴岸、王润华、陈瑞献、李永平、张贵兴、林幸谦、黄锦树、陈大为、欧大旭、黎紫书等。这十二家是作者多年研究马华文学作家群的精心选择,他们不是马华作家的,但作为对各种时代流派、时空再现以及文体创新的代表性呈现而言,是具有高度说服力的。他们不仅在各自的创作上别具特色,而且也连缀成百年马华文学史上璀璨的中继站。
l 豆瓣 ONE 一个 超人气“致郁系”作家 慢三 短篇故事集,16个让你“提心吊胆”却又“无能为力”的故事来袭。
《花样年月散步(莫怀戚小说散文精选)(精)》共收录了莫怀戚老师生前多篇散文及小说作品,每篇作品的挑选均是以是否适合中学生课外阅读的角度来考量的,很好适合中学生阅读及写作的方面的能力提升。 本书为莫怀戚老师生前很后授权出版的作品集,全书精选的文章充分彰显其文坛“怪才”的风范。让我们向莫怀戚老师致敬,他到天堂“散步”去了……
《灵感》为当代华文文学大师王鼎钧的灵感哲思集。王鼎钧先生写作《灵感》,先是受了古人诗话和笔记的影响,后来又加上“手记文学”的启发。 对于只有零碎时间的现代人,这是一卷闲适小品,阅读时轻松愉快;对于年轻一代的文学人口,它又可以是灵感标本的展览。
灾祸悄悄地临近,贪婪和眼前的美餐使麻雀们忘掉了它们曾经观察到的一些事情。不远处的猫眯着眼睛打量着眼前发生的一切,它将身体收缩以便积蓄足够的爆发力(就像一只钟表的发条被钥匙旋紧一样),然后一跃而起。它的动作是那么突然,那样猝不及防,简直像一支箭一样射向空中,当它落在地上时,一只麻雀可怜地被它的利爪摁在地上。轰地一声,一群麻雀重新飞回到树枝上。那只可怜的被捕猎的麻雀并不是孤单地来到这里的,然而它却孤单地留在了这里——它被迫地落到了猫的爪下,它留心自己的美餐却真正地成为他人的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