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选取了近400种药材,几乎囊括了古书《本草纲目》中所有适合现代人养生保健的药方,翔实严谨地为读者展现了古书的精华,力图使读者在最短时间内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医养生文化,从而生活得更加精彩。
南宋周守忠纂辑的《养生类纂》是一部综合性养生著作,系汇集一百三十余种古籍中有关养生保健的理论和方法而成,内容全面,资料丰富,归类编次条理清晰,颇便使用。上卷分为养生、天文、地理、人事四部,下卷分为毛兽、鳞介、米谷、果实、菜蔬、草木、服饵七部,共十一部。今约请专家,精选底本,选录各部中养生价值的文段,加以注译、点评、插图,校勘精审,翻译晓畅,注释详尽准确,点评独到,插图精美。
《黄帝内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不仅是一部经典的中医名著,更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文化巨著。 上古黄帝等著的本书以生命为中心,从宏观角度论述了天、地、人之间的相互联系,讨论和分析了医学科学的基本命题――生命规律,并创建了相应的理论体系和防治疾病的原则和方法,包含着哲学、政治、天文等多个学科的丰富知识,是一部围绕生命问题而展开的百科全书,也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
《本草纲目》是举世闻名的本草学集大成之作,被达尔文称为“古代中国百科全书”。《本草纲目》是中医目前的一部经典著作,是几乎所有古代医家共同推崇的重要典籍。自问世以来,一直独占中国古代药学鳌头,并快流传到朝鲜、日本等国,后又先后被译成日、韩、拉丁、英、法、德、俄等文字。《本草纲目》的成就,首先在药物的分类上采取了析族分类,振纲分目的科学分类。这种分法,从无机到,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在当时已经是很先进的了。
本书共五卷五十三节,内容非常丰富,主要记述了人体解剖、检验尸体、勘察现场、鉴定死伤原因、自杀或谋杀的各种现象、各种毒物和急救、解毒方法,以及区别溺死、自缢与假自缢、自刑与杀伤、火死与假火死的内容,在很多方面都很合乎科学道理。清同治六年,本书传入西方,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对推动世界法医学的发展具有极为深远的影响。 编译者对其原典进行了精准的注释和翻译,并设置相关链接版块,以便读者在了解法医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中国法医学文化。由此,本书既具有科学的实用性,也具有一定的文化性特点。
本书编者从《针灸大成》《针灸聚英》《医学入门》等中医经典著作中选取了文学水平较高、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读来朗朗上口、中医入门必须掌握的针灸歌诀,按十二经络、奇经八脉、十五络脉、行针法、临证选穴等分门别类,汇集成册,并对其中难懂的中医病证及学术名词略加解释。读者执此一书,就能轻松了解针灸学全貌,熟读记诵,融会贯通,即可入针灸之门,并为进一步钻研深造打下牢固基础。学习背诵本歌诀,即为中医入门之捷径,非常适合初学中医及中医爱好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