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又叫正楷、正书、真书。产生于汉末,盛行于魏晋南北朝,至今仍是通用的标准字体之一。楷书是从简省汉隶的过程中逐渐变化而来的,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结构严谨、字形定型。楷书在体势上多呈长方;章法上多取直行直势;点画布局上布白精密,结体紧凑,重心的安置、笔道的长短、正斜、交笔的角度十分规范,合体字中各部分的位置安排,更求合理得当;点画形态上也极其丰富。楷书是以点画结构为特点的汉字书体,笔法、字形非常的固定。而行楷书的字形是在楷书的点画基础上,略加变动而适于连笔书写的一种实用性很强的书体,是楷书的直接快写体。简而言之,就是使字的书写更加灵活,加快书写速度,节省书写时间。
《,历代名画记》的作者是唐代张彦远;《图画见闻志》的作者是北宋郭若虚。两书记录了自魏晋至北宋的著名画家和画作,至今仍是中国画画者和研究者的经典。本书从趣味性、可读性的角度,选译90多篇,内容有画论、纪艺、拾遗及人物、山水、花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