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白詩箋證稿》是陈寅格集,主要内容包括寒柳堂集、金明馆业稿初编、金明馆业稿二编、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登稿、柳如是别传、诗集、书信集、说书札记一集、说书札记二集、说书札记三集、讲义及杂稿详细的内容。作者认为,一个人在为人行事上不能持有双重道德标准,而以两种或多种标准为自己行为的不一互做辩解,他在本书中对此有极深刻的分析。他说:纵览史乘,凡士大夫阶级之转移升降,即新道德标准与旧道德标准,新社会风习与旧社会风习并存杂用。各是其是,而互非其非也。斯诚亦事实之无可如何者。虽然,值此道德标准社会风习纷乱变易之时,此转移升降之士大夫阶级之人,有贤不肖拙巧之分别,而其贤者拙者,常感受痛苦,终于消灭而后已。其不肖者巧者,则多享受欢乐,往往富贵荣显,身泰名遂。其故何
《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阅微草堂笔记(套装共3册)》共二十七卷,1196则,包括《滦阳消夏录》、《如是我闻》、《槐西杂志》、《姑妄听之》和《滦阳续录》5种。整部作品恬淡古雅,质朴简洁,无论是写人还是叙事,皆着墨不多,不过粗陈梗概,点到为止,但极有章法,颇见情致,其弟子盛时彦对此也有概括: 叙述剪裁,贯穿映带,如云容水态,迥出天机。 鲁迅所言, 立法甚严,举其体要,则在尚质黜,追踪晋宋 。《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阅微草堂笔记(套装共3册)》为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之一,以权威版本为底本,约请专业作者注释翻译。
唐宋八大家是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八位散文大家的合称;他们代表了古代散文的*成就。《唐宋八大家集(白话插图)》兼顾八家、风格多样,所选文体除名声在外的散文外、还包括书信、杂记、游记、赠序、书序、传记、祭文、寓言、诗歌等众多文体,使读者对八大家的全貌和唐宋散文的精妙一览无余。
马宗芗为章太炎、刘师培弟子,中央文史馆馆员,东北文人之翘楚,《毛诗集释》汇集自章太炎、刘师培、黄侃以前诸儒解诗之说,间下己案,通训诂,详典制,专申毛谊,不舍古文家法,兼发明毛诗词例,是汇集清代、近代考证成果较为宏富的《诗经》通注本,对《诗经》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此次出版附录马先生《尔雅本字考》《释宫室》二篇,以与本书相参正。
《诗品》是我国文学史上 部专门论诗的理论著作,号称“百代诗话之祖”,以其“思深而意远”、“深从六艺溯流别”的特色,受到同时代以及后世文人的赞赏与肯定,对我国文学理论特别是诗论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一千多年来,关于《诗品》的研究络绎不 。时至当今,曹旭教授的《诗品集注》被公认为是 的《诗品》通行本之一。曹旭教授致力于中国诗学领域数十年,对《诗品》投入了大量的心血。本书以现存 早的《诗品》版本——元延祐七年圆沙书院刊宋章如愚《山堂先生群书考索本》为底本,在正文下分校异、集注、参考三部分,综合各家版本进行校勘,广搜群籍,为疑难字句作注释,并列出其他相关材料,以便读者理解。可以说,本书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又在学理性之余兼顾人性化阅读。书末并附有综合索引,无论是人名,还是相关术语,都可以
《绣像唐诗三百首(上下)(精)》(作者蘅塘退士)一书,久已脍炙人口,风行海内外。是书为清孙洙、徐澜英夫妇同编,成于干隆二十八年。孙洙,字临西,号蘅塘退士,江苏无锡人,干隆十六年进士。是书为童蒙不习的课本,取便初学,故专就唐诗中的名篇,择其尤精要者编撰,共撰得七十七家、三百一十首。书中按诗的体裁分卷,卷中复按作者的年代编次。所选数量、难易程度较为适中,故一经刊刻,即得流行,不胫而走,几乎成为家弦户诵的初学唐诗的定本。
杜甫著的《杜甫集校注》,充分汲取前代和近人的研究成果,充分反映杜诗及其解读中所包含的各方面问题,为唐诗研究和唐语言研究提供必要的基础性资料。
《唐诗别裁集》为较有影响的唐诗选本,沈德潜编选此书前后历三十年。他主张“备一代之诗,取其宏博”,故而在重点选录王维、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李商隐等大家的同时,亦选录不少小家的作品。在古人唐诗选本中,此书选摘门庭较宽广,能注重到不同时期、不同流派和不同体裁的作品,入选作品题材与风格较为多样,大致反映了唐代诗歌创作的基本面貌。书中还附有简要的评注,有助于理解诗意。
《李太白集(套装共4册)》介绍李白为中国唐朝著名诗人,有 诗仙 之称。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流传至今的有九百多首,主要有《蜀道难》、《行路难》、《将进酒》、《静夜思》等。他的诗歌创作涉及的中国古典诗歌的题材非常广泛,而且在不少题材上都有名作出现。
《古文观止》是清朝康熙年间选编的一部供学塾使用的文学读本。 观止 一词表示 文集所收录的文章代表文言文的*水平 。所选古文,以散文为主,兼收韵文、骈文。全书按时代先后分为7个时期,每个时期都有重点作家和作品。每篇文章又都有简要的评注,辅助读者理解文义,掌握行文的章法。加以入选的文章语言精炼、短小精悍、便于传诵,此书广为流行至今。
《李白全集注评(上中下)(精)》是李白研究专家郁贤皓教授在前贤和今人研究的基础上,用“竭泽而渔”的方法搜料,以认真审慎的态度对李白的全部诗文重新整理编集,删除伪作,补入遗诗逸文,并进行注释、评笺和品评,从而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李白全集普及本。大家经典,雅俗共赏,《李白全集注评》真正让“书写在古籍中的文字活起来”,对于普及李白的诗文,传承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清代经康熙、雍正两朝的惨澹经营,生产发展民殷物阜,人才亦因之辈出,至乾隆朝号称极盛。文士之中,享年之高,享名之大,交游之广阔,生活之优豫,恐怕没有一个能比得上袁枚的。 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号简斋,随园先生。晚年自号苍山居士,清代诗人、诗论家。浙江钱塘人。他是清代乾隆年间的进士,才华出众,诗文冠江南。他与纪晓岚(清乾隆四库全书的总编纂)有“南袁北纪”之称。 袁枚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 乾隆七年外调做官,曾任江宁、上元等地知县,政声好,很得当是总督尹继善的赏识。三十三岁父亲亡故,辞官养母,在江宁(南京)购置隋氏废园,改名“随园”,筑室定居,世称随园先生。 一生以率情以行、风格特异而
陆游是南宋大作家,爱国诗人。所著《剑南诗稿》,存诗九千多首。通行版本为明毛晋汲古阁刻本,八十五卷,现由江苏师范学院钱仲联教授校注。陆游诗稿,历代未有全注者,钱仲联教授此书实为创举。他据多种宋、明版本校订底本误字、异文,作有校记,并在汲古阁本所收之外,据各种资料辑补佚诗多首。每首诗有题解,说明该诗的写作时地;对诗中史实、典故、人名、地名等,尽量加以注明。后附陆游年表、传记材料、前人关于陆游著作的版本著录、题跋等。内容充实,为研究陆游诗作提供了较好的版本。为方便读者检索,书后附篇目索引。
《全唐诗》九百卷,康熙四十二年(一七〇三)始议修纂。四十四年(一七〇五)三月勅命校定刊刻,为置诗局于扬州。两淮盐课监察御史曹寅主持其事;在籍翰林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潘从律、汪士铉、徐树本、车鼎晋、汪绎、查嗣瑮、俞梅等十人参预修订。康熙四十五年(一七〇六)十月初一书成,四十六年四,月十六清圣祖玄烽为之序并题额,因名之曰《御定全唐诗》。是书以清初季振宜穴唐诗移(七一七卷)、明胡震亨穴唐音统签移(二三三二卷)为底本,参取内府所藏明昊琯《唐诗纪》(一七〇卷)等唐人总集、别集,“又旁采残碑断碣、稗史杂书之所载,补苴所遗,凡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作者二千二百余人”(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虽未能尽赅现存唐人诗作,亦间有重收、误收及小传小注失当处.然蒐集既已十得九五,所本更称名家精监
中华典故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是浓缩的历史,是语言的精华。
《容斋随笔》为史料笔记,分《随笔》、《续笔》、《三笔》、《四笔》、《五笔》,共五集七十四卷。内容范围颇广,资料甚富,包括经史百家、文学艺术、宋代掌故及人物评价诸方面内容。它对后世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推它为南宋笔记小说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