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通过老照片去对应方位,还原已经消逝的旧时空。可是,老照片只给了我们空间感,却无法叙述隐藏在旧时空中的老故事。比如,世人熟悉“桂林山水甲天下”,却不知 “桂林的木屋尤其为天下第一”。桂林旅游之发达,旅行杂志,早有办刊。桂林的渔船、浮桥、十字街、腊味店……该书作者凌世君,多年潜心于对桂林老照片后面故事的调查、钩沉,又用充满诗意美感的文笔将这些故事展现开来,使老照片变得充实有趣而鲜活。时间成全故事,百余张老照片,还原了一座城市的旧时风貌。
本书讲述的,是六个深藏于故纸堆中的明代基层政治事件。作者从明代的一系列罕见民间档案文书里,挖掘出这些尘封已久的故事。这些档案是中国历史中 的奇迹,它们着眼于平民的政治生活,而且记录极为详尽。在这里,我们能看到朴实的百姓诉求、狡黠的民间智慧、肮脏的胥吏手段、微妙的官场均衡之术,从无数个真实的细节里,展现出一幅极其鲜活的政治生态图景。这六个事件聚焦于一府一县乃至一村之内,记录的是 层平民的真实政治生活:当遭遇税收不公时,他们如何愤起抗争;当家族权益受到损害时,他们如何兴起诉讼;当政治利益与商业利益发生矛盾,他们如何与官府周旋博弈;当朝廷要求整顿户籍,他们又是如何从中造假牟利……《学霸必须死——徽州丝绢案始末》:万历年间,一项不公正的税收政策在徽州府引发了旷日持久的混乱。乱民、县官
从乌鞘岭开始的漫漫古道,在张骞的足迹上,烟尘弥散,历史恢宏苍凉,黄河穿过的金城兰州,祁连山如苍龙横贯,于甘青宁之间,拱起一道奇特幽邃的“天境”,雄峙的乌鞘岭、武威平原的古代传奇与当代状貌;甘州大佛寺,匈奴古歌至今飘荡的焉支山、“尧熬尔”的肃南,《双旗镇刀客》的骆驼城,牧场与废墟,雪山与大漠,绿洲与戈壁,不但形成了强烈的色彩对比,还在这里发生并影响中西文明的陈年往事与不朽的神话传奇;酒泉、魏晋地下墓,及其北边的巴丹吉林沙漠、穿越瀚海的弱水河和 终的居延海,地理狭长而文化灿烂的河西走廊由此展开,也由此深刻斑斓。
《萨德式女人》是英国独树一帜的重要女作家安吉拉?卡特独 的文化史批评。在本书中,卡特从女性主义视角重新评估备受争议的法国哲学家、 文学作家萨德侯爵的作品。不同于一般的女性主义者,卡特认为萨德开创性地不把女性视作单纯的生育工具来书写,他看到了女性在生理特征之外的存在,因而在此意义上解放了女性。在本书中,卡特将性视作一种权力政治进行剖析,解构了关于性别的神话,并且 独创性和先锋性地将萨德令人发指地虚构的女性形象转化为我们所属时代的女性象征进行批判。好莱坞的 、母女关系、 作品,甚至 与婚姻的圣殿都被卡特的雄辩妙语毁灭性地暴露在我们面前。卡特深入扭曲性欲的内核,提出建立一种既不承认征服者也不承认被征服者的爱之关系。 《萨德式女人》既非对萨德的批评研究,亦非对他的历史分析,而是20世纪晚期
该书是笔者从事明清文化史研究的新的和结晶,就其内容,大致可分为四个方面:,有关明朝皇帝问题的研究,重点是对太祖朱元璋的心理、思想、政策以及因他所造成的社会文化现象;第二,有关明清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研究,主要是对西方物质文明成果传入中国之历程的研究;第三,有关明清文化转型的研究,包括《从明代城市功能的转变看中国文化的转型》等四篇论文;第四,有关明清文献和史籍的研究,重点是对明清实录休纂措施、内容及版本的研究。此书的编排机构,既考虑到内容的同类性,又兼顾到时代顺序,可以说是纵横结合的结果。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非洲文化与当代发展》是一部对非洲文化历史演进过程及其当代发展做全景式透视的著作。 作者刘鸿武以多年在非洲实地考察为基础,从世界文化史的开阔视野上系统描述非洲文化的基本形态与历史进程,评价非洲文化的个性气质与精神遗产,分析非洲文化传统对当代非洲国家成长、民族建构、经济发展、社会变迁的复杂影响。 《非洲文化与当代发展》还从21世纪人类多元文化共存发展的角度关注非洲文化的当代命运,并就如何重估非洲文化的现代价值,如何推进中非文化交流对话与知识共享等问题做出思考。
《新周刊》关于身体和性的系列专题文字热辣结集,李银河作序推荐。人人都想知道关于身体及性的事情。身体从来不仅仅属于自己,它为时代风潮所影响。书中从社会、文化的几个层面,重新审视人类的身体使用史。通过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信息文明时代诸多领域的个案,呈现当代国人的身体与性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