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30-50元
  • 5折-6折
清空筛选条件
销售价格:
0-10元1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5折5折-6折
筛选:
    • 吃:食物如何改变我们人类和全球历史
    •   ( 4395 条评论 )
    • 菲利普·费尔南多-阿梅斯托 /2020-01-01/ 中信出版社
    • 人人都需要食物,大部分人都爱吃食物,可很少有谁敢保证自己了解食物。面对满盘珍馐,你看到的或许是卡路里,是营养配比,是价格,而有人却能看出文化标签和历史印记。知名美食家布里亚-萨瓦兰有言: 告诉我你吃什么,我会告诉你你是什么。 盘中之物承载了人类过去与现在的种种信息:我们的身份,我们在社会中的位置,我们所处的社会在世界中的位置。 吃什么 和 怎么吃 的发展史,也是人类文明进程的写照。 菲利普 费尔南多-阿梅斯托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点。在这本令人大开眼界的书中,他重点考察了与人类文明深深交织在一起的八场饮食 革命 ,呈现了一部 吃出来的全球史 : 火的使用揭开了文明的序幕,人类独有的烹饪技能就此诞生。 吃 从一开始就承载了许多仪式性和超越性意义,社会不平等的加剧又令 吃 有了平民和高阶之分,这些饮食背后

    • ¥37.4 ¥68 折扣:5.5折
    • 文明的边疆:从远古到近世
    •   ( 951 条评论 )
    • 张国刚 /2020-12-31/ 中信出版社
    • 从远古到18世纪,规模尤为宏大的文明交流互鉴,就发生在横贯亚欧的丝绸之路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始于文明之间的相互吸引,它之所以能够延续千年,根本动力在于人类共有的对财富的渴望,以及对美好文明的向往。 《文明的边疆:从远古到近世》是一部丝路文明新解。书中从大范围、长时段、历史纵深的角度考察欧亚各民族在丝绸之路上的文明交往,将这段长达三千年的历史划分为四个宏大的篇章:从史前丝路到凿空之举,远古的东方与西方首次相遇;汉唐时期诸神入华,四大文明体系在西域边地汇流,开始形成多元贸易和文化交流网络;宋明之际,香药东来、瓷器西去,华夏物产经由海上丝路到达中亚,远迄欧洲;至晚明盛清,传教士东来,拉开了中国与欧洲从想象异邦走向东西之辩的文明互鉴的帷幕。至此,丝绸之路终将亚非欧三大洲,亦即近代以前的文

    • ¥37.9 ¥69 折扣:5.5折
    • 茶在中国 一部宗教与文化史 中国工人出版社
    •   ( 178 条评论 )
    • (加)贝剑铭(James A.Benn) /2019-12-01/ 中国工人出版社
    • 《茶在中国:一部宗教与文化史》以一件日常商品和大众饮品为切入点,探索了封建中国早期到其后大约1800年的时段里,传统中国宗教与文化变迁的概况。它追溯了饮茶从具有神话色彩的起源到19世纪的发展历程,探讨了宗教思想、机构和人物是如何影响茶的故事,也考察了茶带来的传统习惯、审美、仪式、科学和知识观念方面的变化。

    • ¥39.5 ¥68 折扣:5.8折
    • 中国文化全知道(新版)
    •   ( 85 条评论 )
    • 文若愚 著 /2016-03-01/ 中国华侨出版社
    • 为了帮助读者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中国文化全知道(超值典藏版)》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中国文化的各个侧面,涉及文学、戏剧、音乐、舞蹈、茶、中医、养生、饮食等内容,注重科学性,又兼具趣味性与实用性,一书在手中国文化全通。 体例编排注重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层次,脉络清晰,各分卷的知识形成一个系统、科学的有机整体,方便读者学习和掌握。200余幅精美的插图与文字相辅相成,将中国文化精彩、直观地展现于读者面前,使其仿佛置身于一座立体真实的博物馆。 全新的视角、注重文化底蕴与现代审美的设计理念,多种视觉元素的有机结合,引领读者从一个崭新的层面去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是方便快捷地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精髓、获得广阔文化视野、提高人文修养的理想读本。

    • ¥40.8 ¥68 折扣:6折
    • 两种文化之争:战后英国的科学、文学与文化政治 盖伊·奥尔托拉诺 编著 社会学 正版书籍 南京大学出版社 博库网
    •   ( 17 条评论 )
    • 盖伊·奥尔托拉诺 /2024-01-31/ 南京大学
    • “将‘两种文化’之争解释为两种学科文化之间的冲突,无异于说,在现代欧洲的早期,女巫受到迫害就因为她们是女巫,或者说,逃亡的奴隶被归还给主人就是因为他们是财产。”科学家、小说家C. P. 斯诺爵士1959年在剑桥大学发表题为“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的演讲时,大约没有料到他将掀起的是这样一场思想风波,以至“两种文化”成为和他本人的名字紧密绑定的观念标签。伴随利维斯的质疑而展开的这场跨越20世纪60年代的论争被冠以“两种文化之争”之名,仿佛它是大半个世纪前发生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之间的另一场交锋的再现,但仔细考察其间涌现的各路支持与反对声音便会发现,正如发端于此一时期的科学的社会历史学,作为一组对立概念的科学与艺术此刻有如一匹特洛伊木马,携着围绕技术进步、大学使命、帝国命运而展开的不同意识形态主张,

    • ¥35.1 ¥68 折扣:5.2折
    • 绘画中的朝鲜饮食史 [韩]周永河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406
    •   ( 17 条评论 )
    • /2024-05-30/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该书分四部按16世纪至17世纪初期、17世纪中期至18世纪晚期、19世纪初期至中期以及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期分别介绍了各时期传统绘画中的朝鲜饮食。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详细介绍了朝鲜的传统饮食及其发展历史,所用资料丰富翔实,视角新颖独特,解说可信度高。该书把朝鲜著名画家金弘道、申润福、金得臣等人的二十余幅作品作为分析对象,饶有兴致地探讨了画中出现的各种饮食及其演变过程。 第二,将朝鲜的传统饮食作为主要的探讨对象,并通过饮食窥探朝鲜的风俗,从而生动地再现了从黎民百姓到官宦富贾的生活百态。图中既有背负坛坛罐罐叫卖的商人,也有走街串巷吆喝的小贩,还有冒着朝廷禁酒令偷偷地过把酒瘾的官吏,更有大摆王母寿宴的朝鲜国王。可以说,这些丰富多彩的画面,正是朝鲜时代风俗民情的高度缩影。 第三,图文并茂是该书的

    • ¥39 ¥78 折扣:5折
    • 档案里的清华
    •   ( 2 条评论 )
    • 金富军|责编:朱静蔚 /2023-04-01/ 上海三联
    • 一座清华园,半部近代史。 《档案里的清华》以清华大学校史档案为主线,讲述了从庚子赔款、清华建校到1949年前后这半个世纪中的人与事,是一部反映20世纪上半叶中国知识分子的理想追求与家国情怀的心灵史诗。 胡适与清华渊源甚深,他曾经为清华校园扩建而支持征用圆明园、 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等,然而1923年为何清华国学部教师一致反对聘请胡适为其顾问?罗家伦曾言“办一好大学,光是盖几所大房子 不够;实则,建筑物不过是死的躯壳,应当有学术的灵魂在内,才是一个有生命的东西”,他为清华的发展“铺下了一条康庄大道”,但为何后来清华大学又出现驱逐罗家伦的风潮?梅贻琦当选清华校长究竟是众望所归,还是派系斗争与博弈的结果? “功成名就”的杨振宁当年为何用“幻想破灭”来形容自己?…… 本书收录1928年清华大学校长罗家伦

    • ¥49.99 ¥99 折扣:5折
    • 杯中风土:日本酒的文化史 [日]小泉武夫,甘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方寸系列 202406
    •   ( 3 条评论 )
    • [日]小泉武夫,甘卉 /2024-06-10/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日本的考古调查展示了古老的酿酒痕迹。在神话、诗歌、风土记与宫廷仪式中,酒是沟通天人的神圣道具。酿造技术与储存容器的发展,令日本酒从浊到清,也令 神之酒 逐渐成为 人之酒 。酒在婚丧嫁娶等人生大事上依然扮演重要的角色,但更作为美味的饮品被获取和享用。 早期寺院、神社对酒类的垄断随着酿酒业的兴起被打破。进入江户时代后,饮酒成为街头巷尾的一大乐事,还出现了 新酒运输竞速赛 拼酒大赛 品酒赛 等热闹的民俗活动。从神前祭品到宴饮主角,日本酒的发展史正是日本风土民俗的历史。

    • ¥39.5 ¥79 折扣:5折
    • 情诗简史 学林出版社
    •   ( 10 条评论 )
    • 郦波 /2021-03-01/ 学林出版社
    • 《情诗简史》为郦波教授继《唐诗简史》《宋词简史》后又一力作。全书依“简史”体例,一人一诗,以时间为序,按先秦、汉晋、唐、宋元、明清五个中国文学史的重要时期,精选52首最有代表性的情诗、情词、情曲,讲述不同地域、不同时代、不同诗人的爱情故事,梳理情诗艺术的历史脉络,立体呈现情诗在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的发展面貌。

    • ¥32.3 ¥58 折扣:5.6折
    • 水墨山东 山东人民出版社
    •   ( 3 条评论 )
    • 郝桂尧 /2019-09-01/ 山东人民出版社
    • 这是一部全面反映山东美术发展历史的通俗化专著。全书共分9章,20万字。从作者个人的视角出发,以具体的人和事为切入点,以中国艺术发展脉络为大背景,从远古人类的岩画和刻画符号写起,一直写到当代,不仅仅对书画的演变、进化和发展历程进行了详尽描述,对具有典型性的山东美术家和美术事件认真考证,也对其背后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详细挖掘,并进行了深度哲学和精神信仰方面的升华,视角新颖,文脉清晰,讲述生动,底蕴厚重,跨界融合,权威性、文学性、贴近性、史料性和实用性兼具,是一部地域美术史的佳作,也是一项开创性的文化工程。

    • ¥31 ¥58 折扣:5.3折
    • 文化记忆 早期高级文化中的文字、回忆和政治身份 北京大学出版社
    •   ( 6 条评论 )
    • (德)扬·阿斯曼 /2015-05-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文化记忆》是扬·阿斯曼系统提出“文化记忆”理论的经典之作。全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了记忆(有关过去的知识)、身份认同(政治想象)、文化的连续性(传统的形成)三者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具体描述了在古代埃及、以色列和希腊三种高级文化中,有关过去的集体图像如何构成,对民族身份的确定和强化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文化记忆又是如何形成并发挥作用的。这一理论不仅为认识不同文明成长的内部机制和兴衰根源提供了崭新的视角,也有助于澄清有关记忆与历史之间关系的模糊概念,促使我们重新审视并定义历史真实性和客观性问题。本书多次再版,被译成多种语言,并为作者赢得“德国历史学家奖”这一德国历史学界优选的荣誉。

    • ¥40.9 ¥69 折扣:5.9折
    • 唐人时代(一部富有烟火气息的唐代生活史)(精)
    •   ( 15 条评论 )
    • 师永涛|责编:李媛媛 /2019-12-01/ 中央编译
    • 这是“一部富有烟火气息的唐代日常生活史”,完整再现了一千四百年前唐代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本书尝试抛弃当下生活史写作中对于衣食住行等分门别类写作的方式,试图从基础史料、唐人笔记、唐传奇、敦煌遗书和文物中,打捞起散落在浩瀚历史中日常生活的碎片,以学者的修养,辅以通俗的笔法通过外来文明、衣冠、贵族与平民、食物、城市、婚姻、科举、艺术等话题来展开对唐代生活的还原。这种尝试不但使得文本 可读性,而且全书通过对比式的写作, 加能够让读者在一个平行的时代了解唐代的社会,使今人也能完成一次对唐人社会与生活全貌令人着迷的考察。

    • ¥34.7 ¥58 折扣:6折
    • 色彩列传(黑色)
    •   ( 11 条评论 )
    • (法)米歇尔·帕斯图罗|译者:张文敬... /2016-08-01/ 三联书店
    • 在西方,很长一段时间里,黑色一直属于色彩之中的一种,在各种色彩体系中,黑色都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白色分别位于色彩体系的两极。然而到了近代初期,黑色的历史出现了转折:随着印刷术的发明、雕版印刷图画的传播以及新教改革,黑白两色的地位逐渐变得特殊起来。数十年后,牛顿发现了光谱,这个新的色彩序列逐渐深入人心,而在光谱之中,并没有黑色和白色的位置,于是在大约三百年的时间里,黑色与白色不再能被称为色彩了。尽管如此,到了20世纪,首先在艺术领域,随后是社会认知中, 是科学领域,人们逐渐重新将黑色纳入色彩世界之内。 《色彩列传(黑色)》是米歇尔·帕斯图罗“色彩列传”系列的第二部,这部著作以黑色在欧洲社会的漫长历史作为主题,一方面关注与色彩相关的社会文化习俗(词汇、染料、服装、纹章),同时也

    • ¥37.62 ¥66 折扣:5.7折
    • 宋代社会文化史研究--蜀学篇/蜀学文库
    •   ( 4 条评论 )
    • 邹重华|责编:郝玉明|总主编:舒大刚 /2022-09-01/ 中国社科
    • 宋代是中国历 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文化发达,并形成了京洛(开封、洛阳)、江浙、江西、福建、四川等若干个区域文化中心。除京洛位于北方,为传统中原文化发达之区外,其他四个中心均在南方。宋代形成的这一文化格局,表明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同时,文化重心亦实现了南移。宋代疆域不广,武功不盛,远不能与汉唐相比,但文化却高度发展,呈现出 繁荣的景象。如何解释上述现象?本书以四川作为案例研究对象,从移民、民间私学教育、士人学术交游圈、家学传承、民间藏书、书院等多个角度,作深入细致的研究,以期为宋代学术文化繁荣提供一个具体的解释路径,同时揭示其社会文化背景。

    • ¥43.4 ¥75 折扣:5.8折
    • 一个人的出版史(2 1997-2002)(精)/视野书系
    •   ( 11 条评论 )
    • 俞晓群 /2016-06-01/ 上海三联
    • 《一个人的出版史》是 出版人俞晓群从事出版数十年的“日知录”。全书通过其丰富而生动的编辑出版笔记,为我们鲜活地展现了一位出版从业者在这个大时代中的学习、成长、生活与生命历程,也从某一个角度为我们描摹了一幅近三十年的中国出版史。而其中交织的“各种人物如此之多,人物的层次如此之高,文化热点如此之丰富,资料汇集如此之生动,实在太有意思了”(王充闾语)。全书另附有珍贵书信往来照片若干。本书为此系列的第二本,自1997年开始,至2002年为止。

    • ¥33.9 ¥68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