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50~元以上
  • 5折-6折
清空筛选条件
销售价格:
0-10元1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5折5折-6折
筛选:
    • 书淫艳异录(增补本,布面精装全二册)
    •   ( 24956 条评论 )
    • 叶灵凤 著,张伟 编 /2016-09-01/ 福建教育出版社
    • 本书是现代著名作家叶灵凤性学书话,是作者在上海《辛报》和香港《大众周报》所开性学书话专栏 书淫艳异录 的文章结集。新版增补由香港著名散文家小思(卢玮銮)集到的另21篇书话。甲编为上海部分,乙编收香港部分。本书所记性学奇闻趣事,涉及古今中外之书达数百种,或介绍,或译述,或摘录,幽默中见风致,趣味中合知识,文字清通优美,隽永驯雅。 本书由上海图书馆研究员、近代史研究专家张伟先生亲自整理审定,著名现代文学研究专家陈子善教授作序推荐。 本书设计优美、细节考究,完美呼应了作为现代藏书界名人的叶灵凤之趣味。本书书名用叶灵凤手书字体,扉页上手工粘贴叶灵凤设计的中国首枚现代藏书票,小巧的书签图案也源自叶灵凤亲手设计,由 新感觉派 作家兼漫画家郭建英设计封面画。

    • ¥64 ¥128 折扣:5折
    • 世纪敦煌 : 跨越百年的莫高窟影像 敦煌研究院网络中心主任,副研究员 孙志军编著
    •   ( 5846 条评论 )
    • 孙志军著,中国国家地理·图书 出品 /2021-09-10/ 中信出版社
    • 公元366年,乐僔开始开凿莫高窟洞窟。此后的1500多年,莫高窟身处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地,各民族和宗教的交叉点,兴荣交替直至被人彻底遗忘了几百年。从1900年6月藏经洞被重新发现到现在的这120多年,敦煌学逐渐兴起,莫高窟从默默无名到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遗珠,经历了一个世纪,其中既有大自然的风霜雨雪沙对莫高窟的侵蚀,也有国家的动荡、残酷的战争等人为因素带来的干扰破坏。这一个多世纪,浓缩了莫高窟所经历的漫长岁月,也是莫高窟建成以来变化剧烈的一个世纪。通过120年时间跨度的影像对比,我们可以看到那些留下的、那些逝去的永远不可再见的,那些被破坏的;可以看到莫高窟生命脉搏的跳动;听到她的心跳和呼吸;看到一代代的敦煌守护者为什么而奉献,而着迷。我们看到的,并不是遗迹和死掉的壁画,而是活生生的历史和生命脉动

    • ¥139.4 ¥238 折扣:5.9折
    • 周制与秦制(精)
    •   ( 88 条评论 )
    • 冯天瑜 /2024-03-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为冯天瑜先生遗作,综合了冯先生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传统制度和历史研究的心得。本书题作“周制与秦制”,并不是狭义上“周代的制度”“秦代的制度”,而是指自周代至晚清,历时三千年的周制文化、历时两千年的秦制文化,虽有多种变态、解构,但一直没有缺位于波澜起伏的中国制度历程。在中国制度文化进程中,“周制—秦制”是中国制度文化的一对基本范畴,切近历史枢要。关于选择周制或是秦制,历代朝廷和士大夫都曾争论不休,在秦初、汉初、唐代、明清之际,论战尤其激烈。几千年来的政制实践中,呈现出二制起伏的现象,周制与秦制不断转变,代有轮替。不过,历代帝王术的基旨中,则是霸、王道杂用,儒表法里,阳儒阴法。该书对周制和秦制这两大制度文化遗产的优劣做了简要评述,主张摒弃周制和秦制的负面内容,鉴取其 可取之处

    • ¥74.1 ¥128 折扣:5.8折
    • 韩昌黎文集校注(上下)/中国古典文学丛书
    •   ( 26 条评论 )
    • (唐)韩愈 著,马其昶校注、马茂元整理... /2021-05-01/ 上海古籍
    • 本书是当代 学者马茂元据其祖父——近代 作家、学者马其昶的遗稿编辑而成。马氏折衷诸说,删繁就简,对韩集异文、注解进行校勘、订正和补充,征引广博,其中有些是未刊的手稿、抄本,文献价值颇高。书中所集评语,对读者欣赏韩文艺术成就颇有裨益。本书自1957年整理出版以来,深受学界、读者的喜爱,一版再版,并入选“首届向全国 古籍整理著作”、“首批向全国 经典古籍及其整理版本”。现对原书存在的排校疏误及部分标点作了力所能及的修订,为读者提供一个 加完善的版本。

    • ¥68.8 ¥138 折扣:5折
    • 沈从文说文物
    •   ( 99 条评论 )
    • 沈从文 /2023-01-01/ 中信出版社
    • 文学大家沈从文1949年以后转行做了历史文物研究专家,把满腔爱与美的热忱投入到六千年间中华文物上,专注地和坛子、罐子、绸子、缎子、书画打了近四十年交道,对文物的鉴赏和积淀的艺术观同样是大师级的 《沈从文说文物》系列,包括 织锦篇 民俗篇 服饰篇 器物篇 书画篇 等五册,收录了沈从文后半生数十年文化、艺术、考古、鉴赏、收藏、文物研究的心血之作。 分册简介: 《沈从文说文物 织锦篇》 本册收录了沈从文的一些有关织锦类的考古鉴赏文章,在这些文章中,沈从文把研究文物数十年里经手过眼数以万计丝织品所积累的经验按时代一一梳理,佐以实物图片,展现出中国古代辉煌绚丽织锦文化。 《沈从文说文物 民俗篇》 本册收录了沈从文有关民俗类的考古和鉴赏文章,对中国古代民俗中龙凤等人民素所喜好的形象在历史上的发展变化、各时

    • ¥153.2 ¥299 折扣:5.1折
    • "西藏问题"国际纷争的背景、流变及视域 五洲传播出版社
    •   ( 37 条评论 )
    • (卢森堡)阿尔伯特·艾廷格 /2018-05-01/ 五洲传播出版社
    • 阿尔伯特·艾廷格著的《西藏问题(国际纷争的背景流变及视域)》视角独特、资料新颖、史论结合、平实客观,颇具学术水准。 全书各章节以代表性问题加以贯穿,作者对西藏和中国内地数百年的文化、宗教和政治关系寻根究源,提供了许多无可争辩的事实,质证诸多舆论造谣背后的真相。结合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特点,书中归结确认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一部分的基本史实。

    • ¥50.1 ¥88 折扣:5.7折
    • 周制与秦制(精)
    •   ( 25 条评论 )
    • 冯天瑜 /2024-03-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为冯天瑜先生遗作,综合了冯先生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传统制度和历史研究的心得。本书题作“周制与秦制”,并不是狭义上“周代的制度”“秦代的制度”,而是指自周代至晚清,历时三千年的周制文化、历时两千年的秦制文化,虽有多种变态、解构,但一直没有缺位于波澜起伏的中国制度历程。在中国制度文化进程中,“周制—秦制”是中国制度文化的一对基本范畴,切近历史枢要。关于选择周制或是秦制,历代朝廷和士大夫都曾争论不休,在秦初、汉初、唐代、明清之际,论战尤其激烈。几千年来的政制实践中,呈现出二制起伏的现象,周制与秦制不断转变,代有轮替。不过,历代帝王术的基旨中,则是霸、王道杂用,儒表法里,阳儒阴法。该书对周制和秦制这两大制度文化遗产的优劣做了简要评述,主张摒弃周制和秦制的负面内容,鉴取其 可取之处

    • ¥69.12 ¥128 折扣:5.4折
    • 西班牙语美洲文学:近现代 5(西班牙与西班牙语美洲文学通史)(第壹套真正意义上的西语文学通史 横跨欧美两个大陆 涉国二十
    •   ( 1 条评论 )
    • /2023-08-01/ 译林出版社
    • “西班牙与西班牙语美洲文学通史”是第壹套真正意义上的西语文学通史,且不限于西语,盖因它起自西班牙作为相对独立的王国——西哥特,迄今为止,延绵一千五百余年,横跨欧美两个大陆,涉国二十,外加古代玛雅、印卡和阿兹台卡文明之遗产。通史凡五卷,由《西班牙文学:中古时期》《西班牙文学:黄金世纪》《西班牙文学:近现代》《西班牙语美洲文学:古典时期》《西班牙语美洲文学:近现代》构成。《西班牙语美洲文学:近现代》展示近二十个西语美洲独立国家的文学从步履蹒跚、筚路蓝缕到繁荣昌盛,及至轰然“爆炸”的艰难历程。独立革命后,百废待兴的新生国家并未顺利进入发展轨道,文明与野蛮、民主与寡头的斗争从未停息。而后,印第安文学,尤其是印第安神话传说的再发现催化了西班牙语美洲文学的崭新的肌理,激活了西班牙语美洲

    • ¥59 ¥118 折扣:5折
    • 阮刻尔雅注疏(共3册)/四部要籍选刊
    •   ( 33 条评论 )
    • 责编:吴庆|总主编:蒋鹏翔|校注:(清)阮元... /2021-03-01/ 浙江大学
    • “四部要籍选刊·经部”之一种。以嘉庆二十年南昌府学刻本(即阮元刻本)为底本进行影印。 阮元刻本是二百年以来合刻十三经的通行本,向以校勘精审著称,其学术价值至今未被**。《尔雅》是我国*早的词典,是汉代以来官方颁布的学习经学的工具书。《尔雅》对于我们追溯上古汉语的一些词汇意义,了解人对名物的定义、对世界的理解,有重要的知道意义。

    • ¥81.8 ¥164 折扣:5折
    • 明代锦衣卫制度研究
    •   ( 22 条评论 )
    • 张金奎|责编:刘艳 /2022-08-01/ 中国社科
    • 本书以锦衣卫为研究对象,对锦衣卫产生的过程、与前代及后来的清朝之相关制度的源流关系、纷繁复杂的职能以及不同职能指向的卫内群体作了具体分析,剖析了众多似是而非的结论,还原了锦衣卫制度的真实面目。

    • ¥123.12 ¥228 折扣:5.4折
    • 明代书籍生产与文化生活
    •   ( 41 条评论 )
    • 俞士玲|责编:石旻|总主编:程章灿 /2022-12-01/ 南京大学
    • 本书叙明明代刻书进一步精致化、艺术化,使得刻书成为文化产业。继而,作者从明代书籍生产史切入,讨论自明代嘉靖、万历图书生产兴盛伊始即伴随着的对当代图书生产的自省和批判,探讨明代图书生产与知识生产的关联。主要内容包括:建阳书坊在嘉靖前帝国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和意义;从帝国藏书、刻书优势地位的丧失看毛晋刻书的意义;从《宝颜堂秘笈》的刊刻看明代图书生产中的主编角色;文书与政治争斗;从万历年间朝鲜诗的编刻看明代图书生产方式和文化功能;明代的唐诗刊刻及其文化意义。

    • ¥74.8 ¥150 折扣:5折
    • 文化记忆研究指南 学衡历史与记忆译丛
    •   ( 36 条评论 )
    • [德]阿斯特莉特埃尔 /2021-02-01/ 南京大学
    • 这本指南 在一本书中展现了“文化记忆研究”这一跨学科的 性领域,其中由 知名学者撰写的文章,为读者提供了文化记忆研究关键概念的独特概述。这本指南不仅以 的方式记录了当前的研究,而且是一个汇集社会学、政治科学、历史学、神学、文学研究、媒介研究、哲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等不同领域之方法的论坛。 正如本指南所定义的那样,“文化记忆研究”是在20世纪初随着莫里斯?哈布瓦赫关于集体记忆的著作而产生的。近二十年来,在各个 和相关学科兴起了一股该领域的研究热潮,对“文化”和“记忆”的关系探寻也由之异彩纷呈,形成了多样化的研究进路。本指南立基于广义的“文化记忆”,将其理解为社会文化语境中现在和过去的相互作用。它呈现了研究社会语境中的个人记忆、群体和家庭记忆、民族记忆、各种记忆媒介的概念,以及一系列新

    • ¥63.8 ¥128 折扣:5折
    • 先秦动物文化研究
    •   ( 3 条评论 )
    • 邓永芳//刘国和|责编:梁剑琴 /2023-08-01/ 中国社科
    • 先秦动物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长河中的一脉源泉。 深度整合、解读、评价、阐发和弘扬先秦 动物文化,对于倡导文化自信、重视文化传承、关注文化创新、拓展文化交流有着特别的意义。本书的学术旨趣,在文献层面是搜集、整合先秦元典中异常丰富但极其零散的动物文化资源;在学理层面则努力建构一个先秦动物文化研究的话语框架;在实践层面为传承、弘扬先秦 动物文化所蕴藏的丰富价值。

    • ¥52.92 ¥98 折扣:5.4折
    • 制器尚象:中国古代器物文化研究
    •   ( 75 条评论 )
    • 练春海 主编 /2021-05-01/ 广西师大
    • 造物在揭示古代文化内涵上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在弥合传统文化中宏观概论与微观探究之间的鸿沟上起到了很好的联通(缓解张力)作用,以造物为中介,传统文化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与争议得到了很好的梳理。 以“器物研究”为关键词,全书内容可以概括为三大类: 类为器物名物研究,包括名物考证以及对器物的铭文、图案、刻划、功能的研究等。第二类为器物源流研究,包括探讨器物的形制和意义的产生、演变状况,以及特定器物适用的环境、对象以及使用的方式、时间等问题。第三类为器物周边研究。包括器物与特定文化、事件、现象、信仰之间的关联研究等。 按照时间顺序,可分为三个部分: ,先秦时期器物;第二,秦汉时期器物探讨;第三,秦汉以降器物研究。

    • ¥53.9 ¥108 折扣:5折
    • 韩昌黎文集校注(上下)(精)/中国古典文学丛书
    •   ( 44 条评论 )
    • (唐)韩愈 著,马其昶校注、马茂元整理... /2021-05-01/ 上海古籍
    • 本书是当代 学者马茂元据其祖父——近代 作家、学者马其昶的遗稿编辑而成。马氏折衷诸说,删繁就简,对韩集异文、注解进行校勘、订正和补充,征引广博,其中有些是未刊的手稿、抄本,文献价值颇高。书中所集评语,对读者欣赏韩文艺术成就颇有裨益。本书自1957年整理出版以来,深受学界、读者的喜爱,一版再版,并入选“首届向全国 古籍整理著作”、“首批向全国 经典古籍及其整理版本”。现对原书存在的排校疏误及部分标点作了力所能及的修订,为读者提供一个 加完善的版本。

    • ¥98.8 ¥178 折扣:5.6折
    • 拉康思想的基本概念及理论模型(1959—1973)
    •   ( 8 条评论 )
    • 吴蕤 /2022-04-01/ 广西师大
    • 拉康是继弗洛伊德之后将精神分析同时在理论与临床上作出提升并发展的精神分析学家,他从1953至1978年二十五年的教学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第二阶段(1959—1973)是其思想 为活跃和丰富的黄金时期。 本书研究的正是拉康第二个教学阶段,讨论了拉康的六个主要理论模型、这些模型中的重要概念,以及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力图厘清拉康这十四年中的理论构建,呈现给中国读者一个真实的拉康。

    • ¥77.23 ¥148 折扣:5.2折
    • 中国经学评论
    •   ( 1 条评论 )
    • 王应宪编校 /2021-04-01/ 上海古籍
    • 近代中国,因政权 迭、经济变化以及西方学说的影响,经学正统地位走向式微,但其学术承继并未 中断,其历史与思想的价值在现代观念洗礼下完成 新转型。近世学人从不同视角多维度地审视经学,经学研究呈现出新的内涵和面貌,涌现出数十部学术专著以及数以千计的专题论文。本书从其中择选七十余篇(部),依“经与经学”“读经问题”“序跋书评”三个主题,以期呈现近代经学演变、转化的某些面相,为读者了解近代社会大变局下的经、经学以及经学史提供参考。

    • ¥78.8 ¥158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