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30-50元
  • 5折-6折
清空筛选条件
销售价格:
0-10元1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5折5折-6折
筛选:
    • 遗珠拾粹 中国古城古镇古村踏察 四
    •   ( 14 条评论 )
    • 阮仪三 /2021-01-01/ 东方出版中心
    • 本书是同济大学 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教授亲自组织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组成调研梯队对第二批中国100个古城古镇古村调研的成果,分为二卷,本书是其中之二。全书按照区域分类,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读者生动地介绍了其中50个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古城、古镇、古村,其中有些村镇行将消逝。书中大量的实景照片和部分测绘图,对于踏勘、辨别建筑年代类别等专业读者而言有很好的参考和借鉴作用,能够根据不同城、镇、村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调查策略,准确地提取地方典型传统元素。

    • ¥43.9 ¥88 折扣:5折
    • 北京话刘一达中华书局9787101121575 ; 978-7-101-12157-5
    •   ( 2 条评论 )
    • 刘一达 /2017-03-01/ 中华书局
    • ☆本书的出版可谓一场及时雨 鉴于北京市中学生对北京话认知情况日渐式微的现实,北京市正在探索开设校本课程、方言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等,带动青少年保护和传承北京话。这些措施已经被纳入了北京市语言文字事业的 十三五规划 。 ☆北京话有它独有的魅力 近些年,一些热播的讲述北京人以及北京文化的电视剧、电影《老泡儿》《与青春有关的日子》《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等等,使北京话被越来越多的大众所熟悉。外地人跟北京人接触时间长了,也会觉得北京人说话风趣、含蓄、委婉、幽默。 ☆写法活泼,引人入胜 作者开篇即说:本书不是学术专著,所以不想玩深奥,更无卖弄学问之妙想。它只是作者研究四十多年北京话之心得,也是作者由衷热爱北京话之感悟。由此可知,本书作者为了把枯燥的语言学写得好看,很是下了一番功夫:写的是北京话,

    • ¥32.3 ¥64 折扣:5折
    • 民族文化与多元传承--黄土文明的人类学考察/黄土文明介休范例丛书
    •   ( 1 条评论 )
    • 徐新建|总主编:乔健//王怀民... /2016-05-01/ 中国社科
    • 徐新建等所著的《民族文化与多元传承--黄土文明的人类学考察/黄土文明介休范例丛书》以人类学的“黄土文明”研究为背景,围绕地方社会的文化发展战略展开,目的在于以本土的文化传统为资源,既从人类学角度总结出黄土文明的理论成果,同时为当地发展提出独特的文化方案。本书的研究内容主要关注黄土文明古今变异历史进程中多民族交融互动的文化事象。

    • ¥44 ¥76 折扣:5.8折
    • 面具之舞(白马人的神话历史与文化表述)
    •   ( 4 条评论 )
    • 王艳|责编:张倩郢 /2020-12-01/ 社科文献
    • 本书以“东亚古老的部族”——白马人一年一度举行的“池哥昼”和“跳曹盖”两个仪式文本为中心,通过田野调查,结合历史文献、口述文本和图像文本,阐述白马人的神话与历史、信仰与观念,从文学的视角扩展人类学的诗化之维。 章通过史料的梳理和现实的印证,结合生物人类学的研究成果,勾勒出白马人的历史演进轨迹。第二章从地理特征、行政区域、文化空间三个维度界定“白马文化圈”。第三章和第四章在田野中以“深描”的方式记录“池哥昼”和“跳曹盖”的动态过程,并以图像叙事,多层面探寻“写文化”的多元表述。第五章从社会追溯历史,应用“四重证据法”阐释物所蕴含的潜在“叙事”,通过文化文本来重建失落的历史。 后以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光,从生命信仰与文化表述两个层面完成了“面具之舞”的文化书写。

    • ¥44.4 ¥89 折扣:5折
    • 遗珠拾粹——中国古城古镇古村踏察(三)
    •   ( 14 条评论 )
    • 阮仪三 /2020-12-01/ 东方出版中心
    • 本书是同济大学 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教授亲自组织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组成调研梯队对第二批中国100个古城古镇古村调研的成果,分为二卷,本书是其中之一。全书按照区域分类,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读者生动地介绍了其中50个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古城、古镇、古村,其中有些村镇行将消逝。书中大量的实景照片和部分测绘图,对于踏勘、辨别建筑年代类别等专业读者而言有很好的参考和借鉴作用,能够根据不同城、镇、村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调查策略,准确地提取地方典型传统元素。

    • ¥43.9 ¥88 折扣:5折
    • 文明与物质(从材料学视角探索中西文明差异)
    •   ( 9 条评论 )
    • 毛卫民|责编:黄山 /2022-03-01/ 中国社科
    • 本书以历史学和考古学的观察为依据,以材料学的常理及材料冶金史的研究为基础,将材料工程科学和社会科学两方面研究成果相结合,简述了对中西方文明形成初期及后续过程中材料技术发展过程的观察,并尝试以材料学视角探索和挖掘影响中西方文明发展的某些客观因素。 本书仅涉及社会科学和工程科学两方面的普及知识,适合用作工程专业研究生阶段选修课教材,亦适合于广大读者阅读,也期待能为社会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学者提供一定参考。

    • ¥39.3 ¥68 折扣:5.8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