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从三大元素:古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教义以及日耳曼战士文化开篇,描述了这三大元素如何彼此强化又相互对立,形塑为欧洲文明的内核;继而在诸多世纪以来催生帝国与城邦,激发征服与内省,造就出许多性格分明的人物──仁慈的皇帝、好斗的教皇、侠义的骑士,乃至享受繁荣和启蒙果实的公民。 增订版增加了从工业革命至二次世界大战这一部分的探讨,表达了作者对欧洲文明演进的思考:某种欧洲精神能够发展到维持一个完整的欧洲联邦吗?在一个由多种混合起源汇聚而成的文明中,欧盟将何去何从?
1956年的匈牙利事件是当时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出现的一次重大危机。综观整个战后社会主义阵营的历史,其内部冲突与国际矛盾一直层出不穷,从苏南冲突到民主德国的 六 一七 事件,从波兹南事件到匈牙利事件,从 布拉格之春 到波兰团结工会,理解这些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将有助于更好地把握苏联与其他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认识东欧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最终失败的原因。
《古典时代的终结:罗马帝国晚期的历史》以简明扼要、深入浅出且又发人深省的方式,记述了公元 284 年至 565 年古典时代晚期的历史。除了对历史事件简洁明晰的介绍外,作者还尤为着力于揭示古典时代对于现代性的现实意义。而这一点更是突出体现在,不论是教权与皇权的矛盾、法典的编纂,还是古典文化在日耳曼人国家中的传承,乃至古典时代城市生活的存续,都对中世纪及近代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本书中,赫尔穆特 施耐德对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技术和工艺的重要意义和发展做出了概述,并以清晰易懂、内容丰富又简明扼要的方式呈现给了读者。在简短地介绍了古希腊罗马的技术在埃及及古代近东的起源之后,作者就将论述的中心推进至对希腊和罗马文明的阐述中去。他对农业、农产品加工、采矿和冶金、手工业、建筑工程、运输业、基础设施建设、文字交流、机械学、计时技术和军事领域中的技术发展进行了介绍,并对当时相关的专业书籍文献针对工艺所进行过的理论探讨予以了阐释。
对古今众多学者而言,古希腊罗马时期是一个在众多方面都深受战争和军事影响的时代。古希腊罗马的历史在编纂学上很大程度是战事记录,而且不可否认的是,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众多文学和造型艺术作品都是以杀戮、战斗和战争作为主题的。本书简明扼要地为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军事史做一个基础导论,中心内容是军事史中的结构和社会史、战略战术以及政治因素,作者在书中对从荷马时代到古希腊罗马后期的军事史上各个重要的路标和转折点均做出了概述。
本书由美国历史学家玛丽 普拉特 帕米利所著。全书共分20章,从印欧语系迁移一直到德意志帝国建立,作者用历史事件 将德国历史串联起来,内容广泛,趣味性强,通俗易懂。
作者从三大元素:古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教义以及日耳曼战士文化开篇,描述了这三大元素如何彼此强化又相互对立,最终形塑为欧洲文明的内核;继而在诸多世纪以来催生帝国与城邦,激发征服与内省,造就出许多性格分明的人物──仁慈的皇帝、好斗的教皇、侠义的骑士,乃至世上第一批享受繁荣和启蒙果实的公民。 增订版增加了从工业革命至二次世界大战这一部分的探讨,表达了作者对欧洲文明演进的思考:某种欧洲精神能够发展到维持一个完整的欧洲联邦吗?在一个由多种混合起源汇聚而成的文明中,欧盟将何去何从?
本书简明扼要地为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军事史做一个基础导论,中心内容是军事史中的结构和社会史、战略战术以及政治因素,作者在书中对从荷马时代到古希腊罗马后期的军事史上各个重要的路标和转折点均做出了概述。
玛丽·普拉特·帕米利著,刘路、赵蔚群译的《德国简史》全书共分20章,从印欧语系迁移一直到德意志帝国建立,作者用历史事件将德国历史串联起来,内容广泛,趣味性强,通俗易懂。
作者: 刘为 著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书号 :978-7-308-18991-0 预计出版日期: 2019.03. 开本及净尺寸: 16 开 150x230 字数: 93 千 页码: 123 装帧: 平装 定价: 40 元 读者对象:一般读者 上架建议:文化读物
公元前431年,第一阿提卡海上同盟和伯罗奔尼撒联盟这两个实力相当的集团失去互信,势不两立。当时处于领导地位的雅典和斯巴达纠集其盟友为了争夺希腊内部霸主地位和东地中海的优选统治权,而发动了战争。这场遍布陆地和水上的战争一直持续到公元前404年,虽然中间有一些短暂的军备休战,但因涉及国家众多,以至后世学界称之为“古代世界大战”。本书以雅典历史学家修昔底德的一部杰出的早期史学著作为写作基础,记录了这场跨越近2500年时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让我们见证了那场令人难以想象的希腊军事浩劫。
1789年法国人以从所未有的努力,将自己的命运断为两截,把过去与将来用一道鸿沟隔开。但他们不知不觉中从旧制度继承了大部分情感、习惯、思想,他们利用了旧制度的瓦砾来建造新社会的大厦。因此,若要充分理解大革命及其功绩,必须去考察那逝去的、坟墓中的法国。 法国大革命有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阶段似乎要摧毁过去的一切;第二阶段要恢复部分已被遗忘的东西。旧制度有大量法律和政治习惯在1789年突然消失,几年后重又出现,恰如某些河流沉没地下,又在不太远的地方重新冒头,使人们在新的河岸看到同一水流。 这部《旧制度与大革命》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新东西,发了什么前人所未发的新意?托克维尔开宗明义就指出,他从事的是“关于法国革命的研究”,而不是写另一部大革命史。既是“研究”,就要提出问题。从各章题目就可以知道作者要解
《黑海史》具有独特的视野,概述了黑海沿岸地区从古至今的历史,作者意在抛开20世纪因政治形势和学科研究划分形成的偏见,比如只关注“东欧”地区和各个民族国家的历史,而以黑海这个地理区域为考察中心,跳开政治区域划分,考察这个地理区域从7000—8000年前诞生之日起,直至21世纪初的历史,关注了历史上不同时期人们对这个地区不同的划分方式和看待方式,并着重强调了以往人们通常将黑海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而20世纪初形成的政治区划则模糊并妨碍到了这种一体性,呼吁学界和黑海沿岸诸国重新认识到一体协作的重要性,共同处理黑海地区今日面对的问题。 “世界历史文库”丛书之一。
作者从三大元素:古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教义以及日耳曼战士文化开篇,描述了这三大元素如何彼此强化又相互对立, 终形塑为欧洲文明的内核;继而在诸多世纪以来催生帝国与城邦,激发征服与内省,造就出许多性格分明的人物──仁慈的皇帝、好斗的教皇、侠义的骑士,乃至世上 批享受繁荣和启蒙果实的公民。 增订版增加了从工业革命至二次世界大战这一部分的探讨,表达了作者对欧洲文明演进的思考:某种欧洲精神能够发展到维持一个完整的欧洲联邦吗?在一个由多种混合起源汇聚而成的文明中,欧盟将何去何从?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天才辈出,群星闪耀。但丁以含蓄的手法揭露和批评中世纪宗教统治的腐朽;彼特拉克提出以“人的思想”代替“神的思想”;薄伽丘继续发扬人文主义,主张“幸福在人间”…… 此外,还有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伟大艺术家,如哲学家伊拉斯谟、画家达芬奇、雕塑家米开朗基罗、建筑师伯鲁涅列斯基、音乐家帕莱斯特里那等。他们勾勒出一幅幅无以伦比的画作,将意大利的星空点缀地异常璀璨。正是有了他们,才奠定了意大利在世界上的地位。 斯人已去,但其作品流传至今,跟随其足迹,让我们还原一个真实的意大利。
本书热销欧美,中文繁体版2010年4月出版,即跃居台湾诚品连锁书店、金石堂连锁书店、博客来网络书店排行榜Top10超过半年。 澳大利亚知名历史学家约翰 赫斯特在《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新版)》中的一场引人入胜的探索,为我们梳理出欧洲文明的各种特质。 作者从三大元素:古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教义以及日耳曼战士文化开篇,描述了这三大元素如何彼此强化,又相互对立,形塑为欧洲文明的内核;继而在诸多世纪以来催生帝国与城邦,激发征服与十字军东侵,造就出许多性格截然分明的人物──如仁慈的皇帝、好斗的教皇、侠义的骑士,乃至享受繁荣和启蒙果实的公民。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新版)》以清晰、幽默、发人深省的笔调,杂以活泼的插图,叙述了一个不同凡响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