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史书籍起源虽早,但正式成为史学,还是从《史记》开始的。因为《史记》具备了史书内容的各种体例,给后人准备了许多条件。后世许多历史书籍,很少能出其范围,大半是模仿它,不过有些是 具体而微 ,有些是 得其一体 而已。本书作者在写第三章时,特别就《史记》一书总的精神方面和处理问题、组织材料方面,举出其各种特点,促使读者注意,以便了解其他史籍时,有线索可寻。然后归纳到第十一章,说明刘知几、章学诚对各种旧史得失利弊的看法,这差不多成了古代史籍的小结。所以第三章和第十一章,是全书的重点。此外又补写了有关实录、学术史、史辨、史论、史考等方面重要书籍的简介共五章,于是中国古代史籍的重要部分,也约略地举列在这里了。
《通鉴选》是史学大家瞿蜕园中国历史普及作品系列中的一部,也是《资治通鉴》的选注本。它有以下四个特点:1.作者在本书《前言》中对《资治通鉴》的知识都有详细的阐述与分析,对读者了解这部史学巨著大有帮助。2.本书从鸿篇巨制的《通鉴》中选出了20篇能体现原著特色,并使读者开卷获益的篇目,颇具眼光。在朝代分配上,于战国、两汉、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均有涉及,而又以汉、唐为多,这就使读者对各时期历史都能有所了解。在内容方面,所选各篇大都侧重关键性历史事件的完整叙述,也有若干篇对社会背景与政策制度说明较多。3.本书各篇文前都有一篇数百字至千余字的题解。根据需要,题解的写法颇为灵活,而目的都是为了增进读者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认识、对本文内容与写作手法的理解。4.注释是选注者用力 勤之处,也是本
本书为《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系列图书之一,1930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全书分为史记、汉书和史汉比较三个部分,着重对前人的《史记》、《汉书》研究评论进行汇总,对两书叙事特色也略有论及。比较研究是具有现代理论视野的研究领域。本书是民国时期唯一一本关于史汉比较研究的著作,因而具有承前启后的功用。
《中国史学名著选》是为高等学校历史专业课程史学名著选读编选的。目的在通过选本训练学生阅读古典历史文献的能力,并略知我国古代著名历史著作的各种体裁和基本内容。 本书先编选《左传》、《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六种选本,分册印行。体例不要求一致。或按年代先后,或按原著卷帙次第,或按问题性质分类,编次成书。 选本重点选录名著的代表作品,包括它所反映的这一特定时期的主要典章制度、重大历史事件、杰出人物的活动、科学技术的发明与发现、文化思想的流派和民族关系等内容,以及著者的历史观点。 选本作了必要的简单注释,旧注可用的尽量采用。《三国志》裴松之注全录,《通鉴》胡三省注除反切外全录。
1939—1941年间,中国空军迎来了为困难的三年。中国空军无力再进行大规模作战。 1941年,一支美国航空志愿队来到中国,在陌生的领导人麾下服役,为一个陌生的政府,浴血奋战。 这是太平洋两岸两个伟大民族在战争和和平时期向共同目标奋进的象征,这是中美关系史上的次军事合作,这是珍贵的国家记忆。 只有外号,没有番号,他们是一群编外空军; 自由浪漫,桀骜不驯,他们是会飞的牛仔。 当日寇铁蹄踏碎河山,他们飞到中国,血洒长空。 他们大多只留下了名字,许多人的遗骸至今下落不明。 当飞虎的咆哮慢慢消失,当荣耀的光芒已经暗淡,我们用影像铭记历史。
《梁书诸夷传异文比勘》是赵燦鹏所著的,是对二十四史种的梁书中的诸夷传进行了文献学考证和史源学意义上的解读。多方考究,几次校订,很终全书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展现在读者面前,为读者更好的解读历史名著,探寻过去,研究历史。
哈丽雅特·比彻·斯陀著的《汤姆叔叔的小屋(全译本)(精)/世界文学名著典藏》是美国女作家斯托夫人于1852年出版的一部反映黑奴制度的巨著。这部小说的出版,掀起了美国废奴运动的高潮,对美国南北战争的爆发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它在100多年间被译成多种文字,对世界人民反对种族歧视、争取自由民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书备对》,是北宋毕仲衍(1040~1082年)①于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闰正月十三日(戊子)至三年八月十日(庚子)②奉命而修的一部“典故类”⑧历史文献。它“凡为一百二十五门,附五十八行,分为六卷。内事目多仍分上中下,共为十卷”④,主要记录了宋神宗熙丰时期政治、经济、法律、军事和教育等典制,“集内外事物纲目”,“以其(知)官吏流品、户口、钱谷之数,以知礼法文物、军兵名额之数,以知刑罚赦宥之事、夫役之数,小大精粗,无乎不备”。⑧史称:“天下之事,尽在其中。及奏篇,先帝(按,指宋神宗)叹息称善。而今士大夫家争相传录,以为不可无之书也。”⑥宋神宗还“诏中书、门下各录一本纳执政,仍分令诸房揭帖”。⑦足见,《中书备对》在当时影响之大。
《福建华侨华人捐资办学史》是部全面、系统反映福建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爱国爱乡,为发展福建教育事业,慷慨解囊,捐资办学的历史面貌与现状的史书。编写工作得到海外乡亲及侨乡教育行政领导、广大侨办(含捐助)学校的大力支持。为了不辜负海外乡亲的殷切期望,为了使史书能真正达到存史、资政、教化的功能,注重科学性是确保史书质量的关键。一是丰富翔实的史料。福建华侨、华人捐资办学近200年,有档案详细记载的资料很少,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资料,只有一些刊物、报纸的零星记载,大量的史料是由有关侨办学校提供,因年代久远,对所提供资料只有通过整理、甄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多方印证,才能入史;二是史书结构科学合理,突出特色。福建华侨、华人捐资办学历经清朝、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历史时期,各个历
本文详细梳理了《汉书》特别是庆元本《汉书》的版本状况,明确了庆元本与景祐本、殿本的关系,庆元本与景祐本属于不同版本系统,二者各有所长,庆元本和殿本属于同一系统,殿本质量不如庆元本。考证了宋人校语,补正了前人说法之不足,指出了庆元本对于点校本《汉书》修订本的重要意义。 全稿主要分为五个部分, 部分回顾《汉书》版本的概况,以及历代《汉书》版本的研究情况。第二部分梳理针对宋庆元本《汉书》的研究成果,以见前人争议、庆元本《汉书》价值。第三部分从现存三种庆元本入手,讨论庆元本基本特征、版本关系以及庆元本的底本问题。第四部分利用版本比勘,认识庆元本的优劣之处,通过大量例证,印证了庆元本、景祐本属于两个不同的版本系统,各有所长。第五部分证明了殿本刊刻质量不如庆元本,二者属于同一版本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由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春秋》编纂而成,它不仅囊括了鲁国历史,而且记载了多个重要诸侯国的史实,因此具有重要的历史参考价值。《左传》虽然是在《春秋》一书上加以润色和增补的,但相较《春秋》而言,记述的内容更加翔实完备,语言更加活泼生动,且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因此可以说它是一部比较成熟的编年史。 《左传》不仅是一部卷帙浩繁的编年史著作,而且是一部艺术成就极高的文学名著,内容包罗万象,涵盖战争、礼仪、典章制度、占卜文化、社会民俗等各个方面,再现了波澜壮阔的诸侯争霸史,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异彩纷呈、变幻莫测的历史画卷。透过这部厚厚的史书,我们不仅可以对春秋时代的政治、军事、文化、社会风貌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而且可以通过重大历史事件和诸多历史人物,更深刻地
《清异录》该书采摭唐至五代流传的掌故词语若干条,每条下各出事实缘起,以类编排为三十七门,天文地理、人事官志、草木花果、虫鱼鸟兽、居室器用乃至仙神鬼妖,无所不备。《江淮异人录》该书记载唐代及南唐时道流、侠客、术士凡二十五人的奇异事迹。
《福建华侨华人捐资办学史》下册,主要记述福建华侨华人捐资办学杰出人物、著名侨办学校(含侨建助)和奖教学基金会三个部分。 在《福建华侨华人捐资办学史》一书中,要把这众多的杰出人物都载入史册,显然有困难,也不现实。所以我们对人物入史提出了几点基本要求,符合要求的,所送的资料比较丰富的,特别是捐资办学事迹感人的,我们都将他们收录入史。我们原则上以因捐资办学而获得省政府立碑(累计捐资1000万元以上,其中捐资办学达600万元以上)表彰的福建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同为主,和虽捐资未达1000万元但事迹特别感人、影响大的海外乡亲。《福建华侨华人捐资办学史》下册,共记载80人,有的海外乡亲,虽然事迹符合入史要求,但没有报送材料,只能深表遗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