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是为了摆脱自我面孔”,这是具有多重面孔的福柯的明确志向。尽管过着形色各异的公众化生活,他却将自己的个人生活笼罩在神秘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说,福柯的生活也是法国知识分子的生活。戴维·梅西通过采访福柯众多的亲朋师友,查阅福柯的各种作品文本,在掌握海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对福柯的生活和工作图景进行了可靠、完整、充分、详尽的勾勒,浓墨重彩地介绍了福柯繁复的学术生涯与政治活动,并梳理了他在不同时期的思想演变及代表作品。 相关评论或推荐: 在我们这一代对时代进行诊断的哲学家圈子里,福柯对时代思潮的影响尤为深远。 ——德国哲学家,尤尔根·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 梅西这本具有揭示性的、细致入微的传记,取材于对福柯朋友和同事的采访,以及与其前情人丹尼尔·德费尔的合
竺可桢,字藕舫,我国卓越的科学家、教育家、 科学史家。1890 年 3 月 7日出生于浙江绍兴东关镇(今属绍兴市上虞区),1974 年 2 月 7 日病逝于北京。哈佛大学博士。曾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校长。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在建立和发展中国现代气象科学、自然资源综合考察等方面,竺可桢作出了重要贡献,著有《竺可桢全集》24 卷。 《竺可桢年谱长编》集纳竺可桢相关原始文献,以编年体的形式,记载、汇编、收录竺可桢在其所处时代的主要思想、活动、事件,呈现其时代影响、人格魅力与学术轨迹,国内外各界人士与竺可桢的函电往来,提供《全集》未能涵盖的文献资料,以及选辑竺可桢本人拍摄、收藏的照片,为研究竺可桢的思想、事业、人格、精神等文化遗产(拟议中的“竺可桢学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校卫生科周丽主任带领她的团队,根据自己丰富的专业知识和长期在工作一线的实践经验,针对中小?学校卫生保健工作的实际问题,编写了《校医实用手册》,是一件值得称道的大好事。全书分九章,从学校传染病、学生常见病、伤害和急救、常见心理行为障碍、学校环境卫生、学校食品卫生、健康促进学校、学生体检、学校卫生室建设、校医职责等方面,以深入浅出的方式,系统、全面介绍了学校卫生的工作内容。所举的实例都是平时常见的,采取的措施可操作性和实用性都很强,而且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是一本非常适用于基层学校卫生人员的工作指南。 在改革开发的大好形势下,在党和国家正确的方针、政策指引下,我国的学校卫生工作正朝着健康的方向迅猛发展。相信《校医实用手册》的出版能为学校卫生工作的健康发展和
本书系北京图书馆和北京中医研究院珍藏的孤本《回回药方》和《永类钤方》等八部方书经编校而成。《回回药方》是元·回回医所编,为手抄本传世,其中折伤门论述骨伤科内容。《永类钤方》系元·李仲南撰,成书于公元1331年,全书二十二卷,其中卷二十二风损伤折论述骨伤科内容。此二书为北京图书馆所珍藏,其所论骨伤科包括骨折、关节脱位、筋骨缝损伤的手法复位外固定技术和内外用药经验,以及对脊柱损伤的论述和治疗经验十分宝贵,不少经验和方法至今还有科研、临床应用价值。 方书编校者对全书进行了点校和必要的注释,使之通俗易懂,古为今用,对现代临床、科研有实用价值,是从事骨伤科、外科、妇产科、药剂工作者有益的参考文献。
故宫博物院建院八十余年,梓印书刊遍行天下,其中多有声名皎皎人皆瞩目之作,越数十年,目遇留犹叹为观止,珍爱有加者大有人在;进而愿典藏于厅室,插架于书斋,观赏于案头者争先解囊,志在中鹄。故宫,泛指封建帝制时期旧日皇宫,特指为法自然,示皇威,体经载史,受天下养的明清北京宫城。经典,多属传统而备受尊崇的著作。故宫经典,即集观赏与讲述为一身的故宫博物院宫殿建筑、典藏文物和各种经典图录,以俾化博物馆一时一地之展室陈列为广布民间之千万身纸本陈列。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认识。此次修订再版五种,今后将继续选择故宫博物院重要图录出版,以延伸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回报关爱故宫、关爱故宫博物院的天下有识之士。 本书为故宫经典系列丛书之——明清帝后宝玺。
《儿童皮肤病彩色图谱》问世至今已近十年。令人欣慰的是,该图谱自发行以来广受关注,得到了皮肤科学界同仁的充分肯定,成为众多皮肤科从业人员的重要工具书和参考文献,广泛应用于教学、培训和临床实践中。近十年来,儿童皮肤科专业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发展,基因检测等新技术应用,使一些传统意义上的疑难杂症有了更明确的诊断。于是,出于儿童皮肤科从业者的责任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皮肤科不违初衷,与时俱进,厚积薄发,第2版《儿童皮肤病彩色图谱》终于面世,诚可谓十年磨一剑。与第1版相比,第2版《儿童皮肤病彩色图谱》有如下几方面变化:一是章节有所调整。二是病例图片的数量和质量均有提升。三是部分皮肤病的分类得以更新,使之更加科学。四是疾病种类更加全面。五是误诊案例的分析与临床提示有所体现。
《根西岛文学与土豆皮馅饼俱乐部》是一部感动整个欧洲美洲的小说,被誉为“疗愈系中的疗愈”,讲述了一个伦敦女作家与海中孤岛根西岛的传奇际遇:那是一个硝烟弥漫的年代,伦敦女作家朱丽叶收到了一封根西岛的陌生人来信,信上说在一本二手书里看到了她的姓名和住址,于是冒昧写信前来。 朱丽叶由此结识了神奇的根西岛,结识了由农夫、裁缝、园丁、渔夫组成的“文学与土豆皮馅饼俱乐部”。在连天炮火声中,这群淳朴神奇的人,有的为求爱读起了诗歌,有的为忘掉战争的伤痛读起了莎士比亚,有的因为《塞涅卡书简》摆脱了酗酒,有的则喜欢在读书会上朗诵食谱…… 朱丽叶决定拜访小岛,由此改变了她一生的走向,也打开了一个感动大西洋两岸几千万读者的故事大幕。
作为一本专业和非专业人员都可以接受的著作,《世界人类疾病史》将医学史和医学地理学的研究与的医学发现结合起来,是一部自1864年德国医学家和医史学家August Hirsch的巨著《历史地理病理学手册》(Handbuch der historisch-ge.ographisch Pathologic)以来,内容最为广泛的人类疾病史著作。 本书探讨了全世界的疾病模式以及不同医学传统与疾病作斗争的各种方法。来自世界各国的160多位医学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为本书撰稿,使得本书成为一部真正跨学科的医学史和人类疾病史著作。 本书的前面四个部分追述了有史以来的疾病概念。随着医学从技艺发展为科学,疾病的概念也延伸到不仅包括瘟疫和流行病,而且包括与遗传、营养和精神作用物质滥用相关的功能失调。它向读者介绍了流行病学和免疫学,考察了不同医学传统及其在医学之外控制疾病的各种尝试。第五到
叶滨宾等编著的《儿科影像诊断与临床》共分为三卷,按照儿童生长发育及疾病特点,分头颈、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骨关节系统七大部分进行编写。《儿科影像诊断与临床》为胸腹卷。编者从儿科临床实用角度出发,分31章详细阐述了小儿呼吸、循环、消化、泌尿系统疾病的影像诊断与临床知识,首先比较了不同成像技术和检查方法在胸腹影像诊断中的优势和限度,明确它们的适用范围、诊断能力和价值,然后用影像图片展示了胸腹各系统的正常解剖,并通过小儿呼吸、循环、消化、泌尿系统的典型病例,规范了临床影像学表现的描述,介绍了影像与病理、影像诊断要点与比较影像学、鉴别诊断、影像与临床等内容。本书图文并茂,简明扼要、层次清晰,病例典型,实用性、指导性强,是一本适宜影像科、儿科临床医师的常
本书作者许美德教授,是当今国际比较教育学家,也是国际上最负盛名的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专家之一,曾任加拿大驻中国大使馆文化参赞,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系教授、系主任,安大略教育研究院院长等职,现任香港教育学院院长,世界比较教育与国际教育学会理事长。 本书的英文版于1996年在美国出版后,很快销售一空,在教育界和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并于当年获美国《Choice》杂志杰出学术著作奖。国外学者认为,“Ruth Hayhoe就是财富:任何一个对现代中国比较教育和知识社会学感兴趣的人,都不能不读她的著作。”
以《黄帝内经》为依椐,提出五形人“天和态”概念,指出“未病”即为“病前之病”,介绍一下内容:辨识五形人正偏之形、色、音、貌、态,五形人年忌,五形人先天禀受,从“生活、导引、膏方”三个方面治未病,为中医在整体观念基础上进行辨证论治,提供了理论拓展与实际操作方法。全书共八章,约3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