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观察过鹦鹉螺的外壳吗?注意过松果表面的螺纹吗?侦探剧中确定嫌疑人位置的三角定位是什么原理?阿尔法狗的算法与数学有哪些关联? 在史前时代,数学是为了实际应用而出现的。数字被用来计算羊群的数量,几何图形被用来测量田地并绘制道路。自那时以来,很多艺术家、创作者、匠人或者单纯的梦想家和好奇者,在无意中踏入了数学的领地。他们是不自觉的数学家,是人类历*早的提问者、*早的研究者、*早的头脑风暴践行者。如果想了解数学到底是什么,我们就必须追随他们的脚步,因为一切正是因为他们而起。 本书将引领我们穿越回史前时代、四大文明古国、欧洲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也会带领我们漫步于巴黎卢浮宫与发现宫。作者巧妙运用历史学的方法,构建了无数历史或现今的场景,将数学从亭台楼阁之上带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将数学之美
数千年来,人类对毒液深深着迷,无论是它迅速发挥功效的能力,或是极小量就足以造成伤亡的威力。半个世纪前,研究人员发现 毒液 的传递方式会影响其作用:吃下去可能无毒,经由皮肤或其他途径接触却会致命!生物学家克丽丝蒂 威尔科克斯探索世界上形形色色的有毒动物,带领读者了解毒液的演化、其细致的运作方式、对人类的影响,以及毒液为何具备改变当代生物化学和医学发展的非凡潜力。 作者以生动的口吻娓娓道来有毒动物研究者如何 以身犯险 ,让你在捏把冷汗之余被她讲述的故事吸引。除此之外,作者还平易近人地置入多种原本可能令人望而却步的科学知识,包括化学分析、细胞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神经科学、药物动力学、人体生理学等。如今我们已经能从基因和细胞层面来理解毒液分子对人类的影响,科学家们仔细探究毒液的
《无穷的开始 :改变世界的解释》是一次大胆的、包罗万象的智力探险。戴维?多伊奇是《真实世界的脉络》一书广受好评的作者,他探索那些使我们理解现实世界怎样运转的重大问题。《真实世界的脉络》描述了我们当前知识中深刻的4条支线 进化、量子物理学、知识和运算,以及它们带来的世界观。《无穷的开始 :改变世界的解释》将这种世界观应用于许多不同的话题和未解问题,涉及到自由意志、创造力 与自然规律、人类的未来与起源、现实与表象、解释与无穷。 多伊奇秉持坚定的理性和乐观态度,对人类选择、科学解释和文化进化的性质得出了惊人的新结论。他的立场并非来自充满希望的格言,而来自关于现实世界怎样运转的事实。他的核心结论是, 解释 在宇宙中有着基础性的地位。解释的范围和造成改变的能力是无穷无尽的。它们的创造者 诸如
福泰制药是豪门林立的制药界的现象级黑马,以 基于结构设计药物 为核心理念。它成立至今仅有30年,已打造过年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的分子,市值在2018年5月已达450亿美元,位列世界药企前30强。福泰目前拥有三款获批上市药物,其中主打的囊性纤维化特效药Kalydeco是全球一款直接针对该病致病基因的药物,被誉为 2012年zui重要的药物 。 然而回到30年前,福泰在1989年刚成立时,是一家仅有1000万美元的风投资金、每周却要烧掉近10万美元的创业公司。他们没有任何科研成果,只有十余个科学家,对手却是肝移植之父斯塔泽、化学生物学先驱施瑞伯,还有美国科研实力强、受敬仰的药企 默沙东。福泰所能依仗的唯有他们的创始人 哈佛的天才、制药界的王子、默沙东的逆子 乔舒亚 博格。 博格为何在不惑之年出走默沙东?他又如何带领福泰在科研与商业上屡挫强敌,
聪明药 能让你变聪明吗? 管理机构在批准新药上市时会考虑它的价格吗? 每种药物都必然能治愈或者说治疗某种疾病吗? 这些只是这本插图精美的书中涉及众多引人深思的问题的一小部分。从公元前60000年前的草药到未来的基因治疗技术,杰拉尔德博士将带领我们探索制药发展史中的250个里程碑,了解古老的药物、疫苗、特殊的疗法及存在争议的医疗事件,认识为人类药学作出伟大贡献的药物学家、医生和药物开发公司。本书着眼于250个在改变生命、挽救生命,甚至是危及生命的药物发展过程中重要的时刻,书中除了介绍像戊硫代巴比妥( 吐真药 )和苦艾酒( 绿仙女 )这样罕见的奇迹,还讨论了医用大麻、药物代谢、超说明书药物使用、注射死刑和处方药滥用等多个主题。每个条目下,除了可读性极强的文字,还有精美的配图,带领你走进炫彩夺目的药学
1989年,为了将基于结构设计新药物分子的理念付诸实践,迈入不惑之年的乔舒亚 博格在前途无限之时离开美国药企巨头默沙东,成立了福泰制药。经过呕心沥血的实验、锱铢必较的谈判,福泰在三年内成功上市,《十亿美元分子 追寻完美药物》中记录了这段惊心动魄的创业故事。 然而,上市仅是开始,福泰需要面临真正的挑战,经历制药界的成人礼 独立上市一款革命性新药。在开发治愈人类疾病的良方的同时,福泰也在求索避免企业堕入僵化和保守的解药,以永葆创新创业的激情、挑战陈规的勇气和开拓制药新世界的魄力。 福泰如何从为他人作嫁衣的初创公司,成长为集研发-商业于一体的成熟药企?一群朝气蓬勃、意志坚定的人能否改变一个被华尔街主导、由利益驱动的行业?让我们跟随作者,走进实验室、董事会、FDA总部和华尔街,通过福泰制药一波三折
《现代航空百科(导读版)》是介绍航空知识的科普图书,书中以问答的形式介绍了飞机建造技术、战机运行体系、战机作战体系、机体构造技术以及机体维修养护等内容,循序渐进地讲解了飞机的相关知识。除了介绍飞机本身,还对与之相关的知识体系,例如飞机的结构材料、飞机的防御体系等内容进行了详细分析与说明,能够提升读者对飞机技术的认知度。全书结构清晰,分章合理,排列有序,主次分明,各个阶层的航空爱好者均能从中获益。 《现代航空百科(导读版)》适合作为航空爱好者、航空专业人士、对飞行和航空技术感兴趣的广大读者编写的参考用书。本书还可以作为各大院校师生相关专业的辅助教材,帮助他们在航空教育和学习过程中获得直观、全面的认识。
本书以图配文,通过大量照片和手绘插图讲解了机器人的构造和原理。全书共分为5章。第1章简单介绍了机器人的概念;第2章将机器人分为移动型机器人和操作型机器人,介绍了机器人的形态;第3章介绍了机器人的内部组件,如传感器、驱动器等;第4章介绍了目前实际存在的机器人种类;第5章简单介绍了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全书讲解从工程学的专业角度出发,但并未使用晦涩的专业术语和数学公式,旨在帮助零基础读者对机器人的基本原理建立整体印象。
飞机为什么能飞上天空? 飞机可以倒着飞吗? 飞机在飞行中没油了会掉下来吗? 这是一本帮你解开飞行奥秘的入门读物。《认识飞行(第二版)》内容建立在牛顿三大定律的基础之上,从物理学角度,用通俗的语言对飞行现象和航空学原理进行了清晰、直观地描述。全书共分九章,主要介绍了飞行原理、机翼、稳定性与操纵性、飞机的推进系统、高速飞行、飞行性能、气动试验、直升机和自转旋翼机、结构等内容。为便于初学者理解,书后附录了所涉及的飞行的基本概念。书中还加入了一些有趣的知识点,以调动读者对飞行的兴趣,从而使读者真正地认识飞行。
卡尔 萨根博士的著作《魔鬼出没的世界》是他临终前的*后一部作品。当年便创下*畅销书*名的记录。应该说,这是萨根诸多作品中比较全面地反映其思想的一部作品。卡尔 萨根以广博的知识,犀利的思想,入木三分的揭露,鞭辟入里的分析和发人深省的启示,阐述了科学和非科学的区别。热情地讴歌了科学家在人类生活中的伟大贡献和科学给人类带来的幸福。全书充满理性的思维和科学精神,从科学的角度对伪科学和伪科学后面所隐藏的反科学意识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中国味道:香料与调料的博物学》追溯了大约50 种调料、香料的历史,从古到今,人们如何在各自的文化中认识、利用它们,以及如何赋予它们文化上的意义,试图从全球文化比较、跨学科的角度看待它们。结合当时的古诗文、绘画、雕塑、植物手绘等艺术作品,书中写它们从西到中、从南到北经历了怎样的传播路径,在实用和象征两个层面发生了怎样的演变,如何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影响因素互动,如何在艺术、园林、饮食的图像和文字叙述中被表现,后变成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理解的这番模样。
这是一段精彩绝伦的人工智能历史,也是人类追求技术进步过程中的每一个闪光瞬间,跟随科普鬼才克利福德 皮寇弗的脚步,去探究人工智能的前世今生吧。在这段奇妙的旅途中,我们会进入哲学、社会学、神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感受人工智能话题的异彩纷呈,100个里程碑事件包括: 亚里士多德奠定逻辑学基础的著作《工具论》 被看作是人工智能祖先的算盘 中世纪存放仿真机器人和机器动物的赫斯丁机械公园 达 芬奇发明的机器人骑士 《格列佛游记》中的自动书写装置 探讨人工智能危险性的文学作品《科学怪人》 奠定数字时代基础的布尔代数 关于仿真机器人的经典电影《银翼杀手》 AlphaGo夺得围棋世界冠军 (省略号突出一些) 人类文明的各个领域都早已讨论过人工智能这一看似新颖的话题,其带给我们的深思,从未停止
工程学到底是什么? 大金字塔到底是怎么修建的? 万维网是怎么运作的? 人类什么时候能移民火星? 这些只是这本插图精美的书中涉及到众多引人深思的问题的一小部分。作者马歇尔 布莱恩探讨了工程学发展历史上250个令人着迷的里程碑事件,从史前期到21世纪,从弹弓到好奇号火星车,各个条目涵盖广泛的主题,包括航空航天技术、建筑、化学、医学、计算机工程学,等等。同时,这些里程碑所涉及到的著名人物也是本书的特色,包括爱因斯坦、居斯塔夫 埃菲尔、莱特兄弟、罗伯特 奥本海默等。 本书采用编年体结构,每个条目包含一篇简要的文字和精美的彩色插图。在 注释与延伸阅读 部分列出的每个条目下有可以进一步深入学习的资源。
本书是《万物简史》作者扛鼎之作,其创作灵感源自作者一次石破天惊的发现:房屋不是躲避历史的避难所,而是历史的*终归宿。在作者看来,无论世界上发生了什么,不管人们发现了什么,创造了什么,或激烈争夺了什么,*终都会以这种或那种方式投射到你的家里。战争、饥荒、工业革命、启蒙运动 这些看似与我们相距遥远的历史或许就隐藏在你的沙发上和五斗橱里,在你窗帘的皱褶里,在你松软的枕头里,在你家墙上的油漆里,在你家的自来水管道乃至抽水马桶里。于是,作者拿定主意要在自己的房屋里转一转,他要穿着睡衣和拖鞋,在不出家门的情况下引领我们做一次有关另类居家生活的美妙远足。在作者的生花妙笔之下,卫生间是一部个人卫生的历史,厨房是一部烹调的历史,卧室则成了一部爱情、死亡和睡觉的历史。作者还梳理了从建筑学到电力学
同性恋和恋童癖由谁决定?抑郁与大笑、贪吃与厌食来自何处?谁掌控了弹钢琴和性高潮?老了如何才能不痴呆?什么才是让你健康长寿的秘诀?上瘾、精神分裂症、攻击、死亡或是进化,一切都由大脑说了算! 本书是荷兰*有趣、*独创性的大脑研究者斯瓦伯一生脑研究工作的总结,也是关于这些工作的社会效应的讨论。作者在书中展示了从大脑在母亲子宫内的孕育,到死亡后科研人员对大脑标本的研究,其间所包含的有关大脑功能和人类疾病相关的重要信息。此外,作者还在书中提出了诸多新颖而又蕴含着科学真谛的观点,例如, 生命并不只在于体育运动,更重要的是在于脑力运动 。书中那些极具典型的例子,不仅及时传递了脑科学的*发展动向,也让广大读者在*短的时间内对本书的内容能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可以说,这是一本极有价值的脑科学普及图书。读
量子力学到底有没有具体的应用?芯片是不是比原子弹更难制造?空间跳跃、时间倒流真的只是科幻吗? 关于科学知识,有很多是我们还一知半解的。 本书打破知识壁垒,内容涵盖量子物理、前沿技术、核能应用、宇宙天文、太空旅行、生物医学六大领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之间的关系及其演进路径。作者用生动风趣的语言,把枯燥的科学知识讲述成普通人都能听懂的故事。让我们在面对世界时,能多一份透彻,少一些困惑。 科学的传承,使得人类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更高更远处,而非不断重复昨天。传播严肃科学知识的重要意义在于,让我们这个社会、这个民族形成科学的氛围。氛围是一种无处不在的暗示,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对已知的思考,对当下行为的反省;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人们拾起对未来的信心。
你观察过鹦鹉螺的外壳吗?注意过松果表面的螺纹吗?侦探剧中确定嫌疑人位置的三角定位是什么原理?阿尔法狗的算法与数学有哪些关联? 在史前时代,数学是为了实际应用而出现的。数字被用来计算羊群的数量,几何图形被用来测量田地并绘制道路。自那时以来,很多艺术家、创作者、匠人或者单纯的梦想家和好奇者,在无意中踏入了数学的领地。他们是不自觉的数学家,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提问者、最早的研究者、最早的头脑风暴践行者。如果想了解数学到底是什么,我们就必须追随他们的脚步,因为一切正是因为他们而起。 米卡埃尔·洛奈著的《万物皆数(从史前时期到人工智能跨越千年的数学之旅)(精)》将引领我们穿越回史前时代、四大文明古国、欧洲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也会带领我们漫步于巴黎卢浮宫与发现宫。作者巧妙运用历史学的方法,构建
这是一本介绍液体及其特性的材料学科普书。作者马克 米奥多尼克用专业的材料学知识为我们解读了日常生活里各种各样的液体。在一次飞机旅行中,他看到了从水、胶水到咖啡、葡萄酒、液晶显示屏和洗手液等各种物质的碰撞。从革命性的钢笔和航空煤油,到自我修复道路和计算机的前沿研究,米奥多尼克运用他幽默风趣的科学叙事,揭示了为什么液体能在树里向上流,为什么油是有黏性的,为什么海浪能翻涌那么远,以及如何泡出一杯完美的茶,等等。
《最壮丽的世界线:卢昌海科学史随笔集》是关于科学史,主要介绍了灿烂的古希腊科学,从泰勒斯、毕达哥拉斯一直到阿基米德,展示了科学是如何起源的,科学本质以及科学到底是什么,作者带领我们回到科学原点,追寻大师的踪迹,从经典著作和大师生平去探寻科学的真谛,诠释科学之美。
当今世界,科技创新空前密集活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近年来,AI(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科技等前沿科技成为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和会议的主题。 本书聚焦全球科技前沿,详细介绍生成式AI、半导体芯片、量子技术、高性能计算、空间科学技术、基因工程等11个领域前沿科技,包括这些前沿科技的产生背景、发展历程、技术原理、应用场景、发展趋势、技术挑战,以全球视野呈现大国博弈下的竞争格局,分析总结中国前沿科技的发展现状和关键成果、突出短板,中国政府为破解 卡脖子 难题而作出的战略部署和对应策略。 本书视野前瞻、思维超前、见解精深,力求探寻和解码 卡脖子 难题的破解之道,有助于广大读者和党员干部全方位把握世界科技发展潮流,学习了解前沿科技的科学原理、核心技术和发
在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诞生了看待世界的新方式。意大利理论物理学家、畅销书《七堂极简物理课》作者卡洛 罗韦利,带我们回到科学诞生的原点。 自文明诞生以来,人类就相信天在上,地在下。而在公元前6世纪,阿那克西曼德发起了一场科学革命,他不仅认为地球漂浮在太空中,还认为风暴和地震是自然的,而不是超自然的。最重要的是,他相信,通过对知识无止境的探索,人类可以取得进步。在阿那克西曼德身上,已经体现了真正的科学精神,那就是敢于质疑与反驳,敢于一次又一次重新想象世界。
这是一部关于核电、核能综合知识的科学普及性读物。本书章核能发电基本原理,介绍了原子科学、核能发电、核电在能源系统中的作用、核安全。第二章核电厂及核燃料循环,介绍了核电厂类型、核电厂全寿期管理、核燃料循环。第三章全球核电发展概况,介绍了世界核电技术发展历程、全球核电机组概况、各主要核电国家发展简况。第四章我国核电发展概况,介绍了我国核电技术发展历程及规划、我国核电机组概况、我国核电技术。第五章核电国际合作,介绍了主要涉核对外协约、有核电发展意愿国家简况、我国核电国际合作情况、国际主要核电组织。第六章我国核电管理及法规标准体系,介绍了我国核电管理机构、核电相关法规体系。附录记录了世界各国在运在建的核电机组统计、常用名词解释、常用中英文名称对照、中国核电大事记、核电企业介绍、法规
19 世纪以前,天气一直是一个神秘的存在。暴雨、海啸、雷电、冰雹、飓风 这些*天气动辄夺去数十万生命,令人心生恐惧。直到天气预报的出现,人类的损失才得以挽回一二。 那么,这些恶劣天气的成因为何?前人如何解读这些现象,又是如何预测天气的?现代的天气预报是怎样发展起来的?本书讲述了一段长达 70 多年的天气预报开拓史。书中主角背景各异,有航海家、画家、发明家、天文学家、工程师 他们顶着守旧思想和宗教信条的压力,利用极为简陋的技术条件观测、记录、假设、求证,一步步揭开大气的秘密,并试图窥探未来天气。 通过翔实的史料和充满人文关怀的笔触,彼得 穆尔带领我们深入每位先驱的生活环境和内心世界,揭示了那些惊人发现背后的执着信念与高尚情怀。
《技术哲学 从埃及金字塔到虚拟现实》是俄罗斯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罗津教授晚年撰写的一部经典之作,是苏联解体10 年后出版的唯一一部冠名为 技术哲学 的著作。 该书共9章,较深入地分析了技术的本质、特征,以及技术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形式与特点,特别是对技术与工艺的本质、文化背景对技术的影响、技术与工业的统筹建构、影响技术发展的因素等方面的分析,是其他类似著作很少论述的,在研究方法上亦独具一格。同时,对人类因滥用技术而出现的 技术危机 作了认真的分析,并提出解决这一危机的途径。 全书逻辑严谨,分析独特,是一部难得的与西方同类书风格截然不同的技术哲学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