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与都市人居环境04:哈德逊城市广场》呈现了新的世界各地高层建筑建设的新动态。接着,哈德逊城市广场作为本辑的案例研究对象,探讨了在纽约曼哈顿西区,建设高密度可持续社区的任务与策略。然后一些从纽约展开的一些论文也十分有吸引力,如曼哈顿的高楼经济,高层建筑如何为城市基础设施的纵向延伸提供空间等。后纽约的高层建筑统计为了解纽约高层建筑的建设高度、时间等内容提供了一些数据和图表分析。
设计作品放在一个公共环境中,它就不再是一个“好看”的概念,它是一个社会的合理性。而放在美术馆里面,就只是要欣赏的,而放在环境里,则要关注参与特定时代、特定环境的目的、环境中人的行为、以作品与环境之“物境”,与特定的时代、特定的环境、特定的理念一起构成一个整体的“情境”,来影响、引导人们的动作、行为的改变,使其沉淀成为意义和价值,升华为“意境”。 《视觉景观色彩系列:城市照明设施色彩设计》正是基于探讨设计呈现在对造型、色彩、材料、工艺等“物境”的组织上,但其功夫却在“物”之外,在对“情境”的研究中。“情境”是组织“物境”的出发点,“意境”是“情境”的归宿。希望设计同仁和学子们能从这套丛书中感悟设计的真谛。
本书为《高层建筑与都市人居环境》这一连续出版物的辑,内容基于世界高层建筑与都市人居环境( CTBUH )国际出版物。 学会建立的高层建筑数据库——摩天大楼中心,在每一辑中都对全球高层建筑的建设动态细节信息、图片以及新闻即时更新发布。 CTBUH 的研究小组作为世界高层建筑业界的领导者,能让他们真正感到惊讶的研究数据并不常见,而年度回顾所得到的数据可以算作是其中之一。 2014 年建成的 200 m 及以上高层建筑的数量创造了史无前例的纪录。由此可见,高层建筑市场完全没有放缓发展速度的迹象,所以我们需要不断思考存在于高层建筑与都市环境之间的问题。 本辑中提出一些比较实际和直接的问题,例如在“辩 · 高层建筑”板块探讨《在未来十年内,木材会成为高层建筑主要的结构材料吗 ? 》;在“高层建筑专家观点”中,解答《为什么
灾害是人类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事件。灾害发生之后,人们需要更多的努力去重建家园,并且把灾害的教训和经验传承下去。旅游业在灾后重建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在理论领域,对自然灾害旅游的理论研究在我国还很少。本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我国的自然灾害旅游发展,同时通过对国外自然灾害旅游的研究,总结和借鉴经验。
《中国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发展特征及作用研究》通过丰富的资料回顾、调研及分析,立足于中国大陆地区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实证研究,总结中国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发展特征与实际作用,以期对于公共自行车这一新的交通方式在中国大陆城市的发展形成更加深入的认识,作为中国各城市未来建设或升级公共自行车系统的重要基础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