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作为世界园林中独步一支、不可忽视的东方艺术形态,孕育自古老东方数千年自然地理、人文宗教、艺术哲学等门类,以一种立体而颇为完整的形式全面地表现了中国文化,乃至东方文化的核心精神。故而陈从周说:“东方文化当于园林求之。”如何品园、游园、察园、论园、筑园、构园?20世纪80年代前后,同济大学有名教授陈从周撰写《说园》等数篇经典园林品赏散文,在靠前外园林学术界及普通读者圈广泛流传,备受赞誉。 中国古典园林向来以“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为高艺术境界,崇尚“妙造自然”,陈从周对造园理论、立意、组景、叠山理水、建筑栽植诸方面皆有独到精辟之见解。在文学、绘画方面的特长,使陈从周在园林的研究方面独具慧眼,他的园林著作以散文的优美代替了枯燥的说理,解决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语法”构架(梁思成语),
上海近代建筑是上海近代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上海近代建筑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书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一页。《上海百年建筑史(1840-1949)》试图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人手,探索上海近代建筑形成与发展的动因,寻求上海近代建筑的演变轨迹。《上海百年建筑史(1840-1949)》对近代上海各时期的建筑技术发展、建筑师及其建筑设计思想和建筑中表现出的风格特征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和论证,并将寻其置于世界近代建筑史的大背景与上海近代史的大环境中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其目的是试图展示一部较为完整,较为全面,也较为系统的上海近代建筑史,可供建筑、规划和历史研究人员及广大建筑爱好者阅读参考。
魏晋南北朝(220—589年)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中的重要转折期。此期不但在皇家园林之外,出现了士人园林、佛寺园林等新园林类型,还在园林本质上发生了重大飞跃,由秦汉时期的侧重满足物质生活需求,转向魏晋时代的作为陶冶情操、安顿心灵的精神居所。中国古典园林以山水审美为主题、以寄情赏心为旨归的独特精神气质和艺术风貌,由此逐渐显化和确立。《魏晋南北朝园林史探析/中国古典园林研究论丛·天津大学社会科学文库》系统梳理此期园林发生转折性发展的社会文化动因,同时参照后世相关实物形象资料,整理相关园林史料,分析魏晋和归纳南北朝园林在基本类型、整体面貌、文化内涵、审美意趣、创作艺术等方面的特征和创新性成就。
《“设计+”艺术类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路径》编写组成员长期致力于艺术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和实践指导,具体指导“设计+”艺创空间——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建设、项目管理、创新创业服务指导,在深化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对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基本情况、状态、特点、规律有着较为深入的了解,对深化指导艺术类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模式与路径有着较为深入的思考,并积累了的经验。《“设计+”艺术类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路径》的编写更多的是从微观层面层层推进,细细解剖艺术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以期与在大学生创新创业领域里默默耕耘的导师们共同探讨,共享经验,共谋发展,为广大怀抱着创新创业理想的莘莘学子提供力所能及的有效的指导、帮助与服务。 《“设
《营造法式》是成书于宋代的建筑技术典籍,也是中国古代很为完备的建筑设计、施工规范样本。它的面世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标志着我国古代建筑水平已经达到很好状态。 《营造法式》全书36卷(现存34卷),共357篇,3555条,是对宋代以及宋以前建筑设计、施工的经验总结和完善。李诫根据自己多年各类工程管理的经验,并参阅大量文献和旧有制度,编撰成书,于崇宁二年(1103年)刊行全国,成为当时的官方建筑规范文本。 书中附录的千余幅建筑、构件设计详图及装饰图样,既有助于对全书内容的理解,也便于今人建造仿古建筑时借鉴。
《中国寺庙通论》的作者王鹤鸣、王澄和梁红根据寺庙的不同性质,将寺庙建筑分列为九种,即书中九章予以分别叙述:神灵祠庙、宗族祠堂、皇家宗庙、名人祠庙、儒家文庙、道教宫观、佛教寺院、清真寺和基督教教堂。上述九类寺庙中,神灵祠庙、宗族祠堂、皇家宗庙、名人祠庙、儒家文庙和道教宫观是在中国本土生长建立起来的祭祀建筑,而佛教寺院、清真寺和基督教教堂则是从国外传入而建立的祭祀建筑。《中国寺庙通论》作者在寺庙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对其每个门类的寺庙的历史、建筑形态、表述意义等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描述。
建筑环境意象表现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表现基础,亦作为现代商业竞争投标的重要环节日益得到重视。我们编写这套书,试图从建筑环境的基本原理入手,从硬笔线描到彩色渲,直到现代应用广泛的电脑绘图表现,阐述这种逐步递进的完整学习方法。力求通过我们的介绍,使初学者尤其是各同类专业院校的学生在学习时,得到正确的辅导,并尽快掌握建筑环境意象表现的专业技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国美术学院环境艺术系,素来注重学生掌握水彩渲染表现图的基本功,并在水墨渲染的课程练习中,着力传承中国传统人文精神。这种训练方式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学生的专业绘画基本功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并成为中国美术学院环境艺术系学生的“看家本领”。
本书围绕“法式风格和日式风格”主题,展示法国和日本的知名花艺师对于春季鲜花制作的主题作品。特别策划“春日花篮”“鲜花节花艺”“5种人气春季花材的应用技法”、“传统与创新结合的餐桌花艺”等内容,展示日法2种情调迥异的花艺设计。全书大部分案例都提供详细的制作过程步骤图和文字解析,为读者的春季花艺设计提供花材应用、色彩搭配、形态设计等方面的灵感。
《清华学人建筑文库:清式营造则例》是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对清代建筑的营造方法及其则例进行研究后发表的学术专著,是梁思成先生一生最重要的学术成果之一。 《清华学人建筑文库:清式营造则例》主要内容包括清代“官式”建筑各部分名称、比例、功用和做法的注释,以及标示建筑物立面、剖面和局部详图的图版和实物照片,并附有作者根据民间工匠秘本而编订的《营造算例》等。《清华学人建筑文库:清式营造则例》自1934年出版以来,一直是是中国建筑史学界和古建筑修缮单位一部重要的“文法课本”,是深入弄懂中国古代建筑的必经门径。 《清华学人建筑文库:清式营造则例》可供建筑院校师生、古建筑研究人员、古建修缮单位以及史学界和文化界人士阅读。
陈从周先生(1918-2000年)是中国著名的园林专家。他讲述中国园林的文章非常之多。在编选这些文章的时候,为了方便读者从不同侧面了解中国园林,也为了方便读者阅读,编者将陈从周先生的文章按主题分为6章,章名也是编者所加,意在由总体到局部、由抽象到具体、由大至小,逐步阐述中国古典园林的魅力。每篇文章的后面都尽可能标出了文章的写作时间或者发表时间,但有些文章已很难考证其准确写作时间。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园林的图片,其中彩色的是编者后来所加,黑白的是陈从周先生所摄。陈先生当年所拍的黑白照片,现在已经有点斑驳,质量欠佳。但是这些照片尚有文献价值,可以让读者了解过去的园林的样子,因此,编者还是挑了一些放在书中。书中的注释都是陈从周先生的原注,编者如有注释皆标以“编者注”字样。
堀内正树著的《图解日本园林》主要向大家介绍日本园林的基础知识,除了介绍日本园林的样式及历史、栽植、置石、理水、小品等基本知识外,还穿插介绍造园的具体内容,也涵盖了建造及管理园林方面的知识,帮助读者加深对日本园林的理解。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简洁但详尽地介绍了庭园造景的施工方法,适合景观设计师、园艺师以及园艺爱好者品读和借鉴学习。日本园林与西方的规则式园林截然不同。相比于西方园林设计附加的人工装饰性,日本园林一般不采用华美的布局,反而更加重视亲近自然,更加倾向于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和管理。在这一理念的基础上,日本园林以自然为主题创作和发展了多样的园林风格和造园手法,在学会如何观赏日本园林的同时,对学习如何建造园林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书分为五个章节,涵盖了景观印象、空间规划、土壤选择、植物配色、花草养护等方面的内容。第一章是可以轻松管理的优美庭院打造计划;第二章是被称为庭院的骨架,给人立体感的庭院树木的使用方法;第三章是打造缤纷庭院的花草种植方法;第四章是增加实用性和趣味性,彰显小庭院魅力的妙招;第五章是让小庭院四季鲜花满满、反复开花的方法。书中还配有丰富而精美的手绘图片和实景照片;植物图鉴方便读者查了解植物习性和选择、搭配适合自家庭院的花草。
有些商品能够长期销售,其包装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商品包装在销售周期内会经历多次演变,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消费者的需求。本书分为饮料、食品、调料和日用品4个部分,精选了25款不同的商品,讲述了其包装的延续和变化。本书并未将着眼点停留在包装设计本身,而是从商品的定位、市场、宣传、销售出发,分析商品包装演变的奥秘。 本书适合平面设计师、工业设计师、包装设计师阅读,同时可供策划人员、市场人员参考。
字体设计在现代生活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意义。文字不仅间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而且它的形体美给人以艺术感染,起着美化人类生活的作用,在现代视觉传达艺术中,字体的设计尤为重要。因此,它不仅是每个平面设计家必须具备的鉴赏和设计能力,也受到了更大范围的关心和重视。 本书是在原《美术字》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修改、补充、并且经过了多年教学实践的考验写成的。经验证明,没有任何教学字法和字体形式是一劳永逸的,发展和变化则是永恒的。因此,它只是为学习和研究字体设计打下基础,并起到激励继续继续探索的作用。 重要的是浓厚的兴趣和毅力,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去追求艺术质量。盲目地临摹与追求新奇是同样无效的。真正的艺术创造产生认真、勤奋地探索,它的前提则是敏锐的思考、高雅的情趣和灵巧的手。t
这是一本教读者如何打造自己花园的的花园设计工具书。本书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小庭院设计思考的内容和过程,扩展了读者的庭院设计认知范围,从专业的角度给读者解惑。本书适用于刚开始接触庭院设计的设计师,也适用于拥有庭院想做设计的业主、园艺爱好者。
陈开树主编的《生态景观工程工艺百法》一书,是在归纳整理公司项目施工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家标准、行业规范编制而成的施工指导书籍。可作为广大一线施工人员、大专院校学生培训参考用书,也可为项目管理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交底、工程质量巡检、把控关键施工环节等提供技术指导。 本书共十二辛,分为园林土方工程、园路工程、广场及附属工程、栏杆安装工程、水景工程、挡土墙工程、裸露边坡生态修复工程、垂直绿化工程、屋顶绿化工程、土壤改良及修复工程、水环境生态修复工程、绿化种植工程,共精选了有代表性的106项常见施工工艺。遵循实用性、可操作性和针对性的原则,对各项施工工艺的施工步骤、施工要点、施工图片、结构参考做法、关键词及参考规范,进行了准确详实的阐述,突出其重点、难点和易忽视的要点,便于施工人
世界园林分成三大流派:东方园林、欧洲园林、阿拉伯园林。欧洲园林以规划式见长,有法国古典主义风格、意大利台地式风格、英国自然风景园三大主流。法国古典主义以规则构图、轴线对称、运河水渠、节点喷泉、放射性道路、修剪植物等为主要特征,其代表作有凡尔赛宫苑、活·勒·维贡特府花园、尚蒂伊府邸花园、特里阿农宫苑、枫丹白露宫苑、丢勒里花园、索园等。意大利台地园以建筑为中心、轴线对称、竖向起伏、分层分院、主楼广场、跌落水景等为主要特征,其代表作为阿尔多布兰迪尼庄园、伊索拉·贝拉庄园、加尔佐尼庄园、冈贝里亚庄园等等。英国风景园以自然水景、草地缓坡、乡野牧场、植物造景为主要特色,代表作有查兹沃斯风景园、霍华德庄园、布伦海姆风景园、斯陀园、斯陀海德园、邱园、尼曼斯花园等。其中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从诞生到
张思明主编的这本《生态庭院造景系列:别墅庭院设计》将带您环游优选,领略世界各国不同风格别墅景观的魅力――从法式刺绣花坛到日式坪庭园林,从澳洲的Clewley街花园别墅到美国的康涅狄格州乡村别墅,各种类型的别墅设计应接不暇。现在,就让我们一同去体验现代大都市的世外桃源,探寻人类真正的“梦想家园”。
爱德华.哈奇森编著的这本《世界景观建筑设计技法表现》是靠前出版社Thames Hudson Ltd全力推出的一本经典景观设计手绘书籍,作者艺术化的手绘表现与多年景观设计经验的结合,让这本书成为具有艺术表现力的景观设计专业指导图册。书中通过对传统绘画技巧与CAD绘制相结合的教授,来指导初学者和从业者如何通过概念、方案设计和客户端演示,来获得客户的信任与肯定。美国很好不错专业评论网站ArchNewNow.com将此定为引发创作灵感,实现艺术与预算完美结合的经典之作。书中包含规模较大的城区规划、街区景观等景观类型的设计方法,这是将“好的设计”、“艺术的表现”、“有效成本预算”和“赢得客户”融为一体的集合。在“手绘艺术”即将失传的现在,寻求一种个性化的设计方式是未来景观设计师玩转设计的多能工具,《世界景观建筑设计技法表现》会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