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由嵩山地区8处11项历史建筑组成的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被第34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收入《世界遗产名录》,正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本书以深入浅出的讲述,配以生动的图片,向读者介绍规模庞大的历史建筑群的丰富内容。包括周公测景台和登封观星台、嵩岳寺塔、少林寺建筑群(常住院、初祖庵、塔林)、会善寺、嵩阳书院、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及中岳庙8处11项共367座建筑。并回答了“天地之中”这一核心,指的到底是什么?有何魔力能将这彼此各异的文化遗产聚集于此?读懂了“天地之中”,读懂的也许不仅是这建筑群,不仅是嵩山,更能从中探寻中国传统文化的主线。
我们研究古建筑,首先应当了解这些不同形式的建筑的不同构造,了解每种构造都是由哪些构件组成的,它们在整体结构中起着什么作用。《解读中国古代建筑》用图文的形式介绍中国古代建筑基本形式、基本框架结构、建筑构架组合方式、营造技术、各种古建筑的起源、主体建筑的工艺和技术,在建造房屋时选择自然环境及严格的建筑格局、建筑法规,以及对人类的作用。适用于建筑专业及相关从业人员、研究人员。
你在游览园林时,是否常常走马观花,不知重点?你是否已经去过许多园林,却说不出它们的区别?古人云,“游亦有术矣”,游览园林,自有一套欣赏它的方法。 本书从10个对于园林的欣赏角度出发,引导你发现园林的艺术之美所在。从园林中的山水花木、诗文题对,到造园家对园中布局、空间、路线的精妙构思,细数与园林有关的中国传统文化……书中200余幅全彩插图,从江南到北方,从蜀中到岭南,囊括了各地园林的高清影像,让你在翻阅本书的过程中,也仿佛身在园中,尽情欣赏那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的细节。 当然,你 可以将本书当做一位“导游”,实地探访书中所介绍的园林,去直观感受中国园林那“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永恒之美。
说起在我国留存至今的古典园林,则不得不提私家园林;在私家园林之中,又以江南园林为冠,有“江南园林甲天下”之誉。“古城的守望者”阮仪三教授在书中综述了江南古典私家园林的发展历史与艺术成就,通过优美的文字和丰富的图片,细致赏析了现存已不多的园林实例。本书还收集了著者对园林的论述, 读者感受古人的理想和情怀,品味江南的园林,重返园林的江南。 本书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研究的经典著作,展现了 一格的中国古典生活意趣,彰显了融古贯今的中式美学品位,亦是了解江南古典之美、艺术之美、生活之美的风雅读物,可称一部园林中的中国故事。阮仪三教授以江南古典私家园林为窗口,呈现一派中国古典美学生活品位、趣味、韵味,值得品读与回味。
中国文人园林是中国古代隐士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艺术体现,在历经了漫长的由大而小、由野而文、由粗而精的深刻演化之后,到了晚期更成为士人阶层竞相构筑的理想的生活环境。而江南水光之胜,文人园林建筑尤多,其中以苏州居首。本书即以苏州为中心,沿南京、无锡、上海、扬州等城市及浙、粤各省,介绍中国著名的文人园林。在布局、建筑结构之外,更详加介绍园中掇山理水之美、回廊漏窗之胜、步移景异之妙、内外借景之巧,细细玩昧江南园林的精致之美。
老鸦柿作为盆景素材的新贵一族,相关的基础知识、养护技巧、制作要领等知识相对比较模糊。本书作者经多年摸索、学习、实践,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对老鸦柿的野生分布、园圃移栽、种植、养护、培育、繁殖、制作以及老鸦柿盆景的未来发展方向等,全方位总结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经验方法和观念观点,供广大盆友借鉴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