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手册首先简要介绍了制造业产品质量检验及其误差,然后详细介绍了尺寸、角度及锥度的检验、表面粗糙度的检验、几何误差的检验、材料的检验、模样的检验、铸造的检验、锻造和冲压件的检验、焊接的检验、铆接的检验、热处理的检验、表面处理的检验、螺纹和紧固件的检验、齿轮的检验、蜗轮蜗杆的检验、键和花键的检验、滚动轴承的检验、涂料的检验、电子元器件的检验、装配和成品的检验、AUDIT、抽样检验、离群值的检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检验结果的判定、检验员的职权和应受的限制。本手册配有大量插图和表格,是一本图文并茂、形式新颖的工具书。 本手册还开发了一些数字资源,包括视频、可查询的表格、可计算的公式、标准全文链接等,读者可通过扫描手册中的二维码进行使用或观看,这大大提升了本手册的指导作用和实用价值。 本手
本手册介绍了有限元分析常用的材料本构模型、状态方程、材料动态力学参数的标定方法,给出了上千种常用材料的数值计算材料模型参数,涉及各类金属、陶瓷、玻璃、生物材料、空气、水、冰、地质材料、含能材料、有机聚合物和复合材料等,同时列出了数据来源。手册还提供了相关算例和部分材料参数文件,读者可免费下载(具体方法见封底)。 本手册适合理工科院校的教师、本科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作为有限元分析学习辅助教材,也可以作为国防 、航空航天、汽车碰撞、材料加工、生物医学、电子产品、结构工程、采矿、船舶等行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工程设计和数值计算参考手册,还可应用于有限元计算软件材料库的开发。
《HyperMesh HyperView(2017X)应用技巧与高级实例 第2版》以HyperWorks 2017.2版本为平台,介绍了HyperMesh、Hyper View、HyperGraph三个模块的应用技巧。 《HyperMesh HyperView(2017X)应用技巧与高级实例 第2版》分两部分,共13章,前一部分包括1~12章,主要介绍HyperMesh有限元前处理软件,包括HyperMesh的基础知识、几何清理、2D网格划分、3D网格划分、1D单元创建、航空应用和主流求解器接口介绍,如RADIOSS、OptiStruct、Nastran、LS-DYNA、ABAQUS和ANSYS等,还包括关于HyperMesh的用户二次开发功能。后一部分包括第13章,主要介绍HyperView、HyperGraph等有限元后处理软件,包括用HyperView查看结果云图、变形图、结果数据、创建截面、创建测量点、报告模板等,用HyperGraph建立数据曲线、曲线的数据处理和三维曲线曲面的创建、处理等。 《HyperMesh HyperView(2017X)应用技巧与高级实例 第2版》中实
《OptiStruct及HyperStudy优化与工程应用》是在2019版HyperWorks软件基础上编写的OptiStruct和HyperStudy优化教程。全书首先深入讲解了拓扑优化、自由尺寸优化、形貌优化、尺寸优化、形状优化、自由形状优化、增材制造优化、复合材料优化,以及等效静态载荷法、热、疲劳及非线性优化等OptiStruct优化技术,然后详细介绍了HyperStudy相关的各种优化技术。本书对软件功能与应用的介绍非常全面,并包含大量的实用案例,读者只需要这一本书就可以解决OptiStruct和HyperStudy这两款软件的绝大部分应用问题。 《OptiStruct及HyperStudy优化与工程应用》是学习HyperWorks优化技术的手册,可作为从事机械、汽车、航空航天、船舶、电子等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的自学或参考用书,也可作为理工科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教学用书。
本书分为战略篇、规划篇、实施篇、平台篇和展望篇。首先从制造业数字化赋能场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方向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整体策略出发,阐述我国制造业现状及特征,以及如何开展数字化转型工作;其次从智能制造顶层构架设计和数字化管理体系建设出发,围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五大方向深度剖析制造业转型;然后结合企业管理体系,深度解析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机会和工具;最后指出如何开展数据平台规划和建设、信息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并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做出展望。
本书从特种阀门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出发,围绕特种阀门的流量、阻力、流场、空化、振动、噪声和密封七个方面,聚焦于主给水调节阀、稳压器喷雾阀、高加疏水阀、特斯拉阀、先导式截止阀、高参数减压阀、心脏瓣阀和LNG低温球阀等几类典型特种阀门,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开展了对应的分析。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特种阀门流动分析技术,展示了现阶段研究人员在特种阀门研究领域获得的重要成果,弥补了目前特种阀门流动分析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建立了基于流动分析技术的特种阀门结构优化设计方法。本书内容新颖,实用性强,可为后续特种阀门的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持,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各种现代离子镀膜技术的原理、特点、装备、工艺、发展历程和应用。其主要内容包括概述、真空物理和等离子体物理基础知识、真空蒸发镀膜技术、辉光放电离子镀膜技术、热弧光放电离子镀膜技术、阴极电弧离子镀膜技术、磁控溅射镀膜技术、带电粒子流在镀膜中的作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等离子体聚合技术,以及离子镀膜技术在太阳能利用、信息显示薄膜、装饰性薄膜、光学薄膜、硬质涂层、碳基薄膜、热电薄膜等领域和低温离子化学热处理中的应用。本书内容全面、新颖,紧密联系实际,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基于ISO26262的功能安全》以一个虚拟项目 Joy中的操纵杆传感器开发流程为例,系统介绍 了基于 ISO26262功能安全的安全理念、团队组建、团队成员角色、具体项目、操作流程、技术手段、验证与确认计划、工作中产生的文档和工作产品、评审等内容,并在项目结束后进行了回顾。 《基于ISO26262的功能安全》结合具体项目,手把手引导读者进行功能安全管理方面的学习,把枯燥单调的功能安全标准 具体化、形象化,《基于ISO26262的功能安全》的案例对读者应用 ISO26262进行功能安全管理极具借鉴意义,适合汽车专业师生及汽车工程师、技术管理人员阅读使用。
本书分四篇,共28章组成。篇介绍焊接、切割方法与技术,包括焊接、切割方法概述、焊条电弧焊、埋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电弧焊、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TIG焊)、气焊与气割、等离子弧焊及切割、电阻焊、其他焊接、切割方法与技术9章;第二篇介绍焊接冶金与金属材料焊接,包括焊缝的形成与性能、熔合区和焊接热影响区、焊接化学冶金过程、金属的焊接性及非合金钢的焊接、合金钢的焊接、异种钢的焊接、铸铁及有色金属的焊接7章;第三篇介绍焊接工艺设计与质量控制,包括焊接生产的备料工艺、焊接生产的装配工艺、焊接接头设计技巧、焊接工艺制定与评定、焊接变形应力及控制、焊接缺陷及控制、焊接质量控制7章;第四篇介绍焊接技能技巧与技能竞赛,包括焊条电弧焊操作技能技巧、二氧化碳焊操作技能技巧、TIG焊操作技能技巧、其他焊接切割方法技能技
《AutoCAD 2024从入门精通到自动化》是一本全面讲解AutoCAD 2024基础操作、进阶技巧及自动化应用的实用指南。本书分为入门篇、精通篇和自动化篇,旨在帮助读者从零基础逐步掌握这款强大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 入门篇详细介绍了AutoCAD 2024的基本命令和操作技巧,包括图形绘制、图形编辑、图层管理、文字和尺寸标注,以及打印功能和实践绘制案例。通过这部分内容,读者可以熟悉AutoCAD的基本界面和操作流程,为后续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精通篇内容涵盖了初期设定、绘图习惯的培养、模型和布局空间的应用,以及外部参照的使用和Express Tools功能活用等,帮助读者提高绘图效率和精度,充分发挥AutoCAD的强大功能。 自动化篇专注于AutoCAD的高级功能,主要是AutoLISP编程语言的应用。通过学习AutoLISP, 读者可以实现绘图操作的自动化,大幅提升工作效率。这部分
本书对活性炭的主要特征、用途、吸附理论进行了简单介绍,重点阐述了化学法制备技术与装备、活性炭的再生技术和设备、活性炭在气相中的应用以及在医药、防辐射、电子行业等领域的应用,同时对活性炭产业的标准化提出了展望。本书适合从事活性炭相关研究、生产、管理的人员使用,同时可供化工、材料、生物等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近年来,光催化技术在新能源开发和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应用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目前出版的著作大多集中于紫外光响应的传统Ti02光催化材料,缺乏新型窄带隙可见光响应的光催化材料方面的著作。 《可见光响应光催化材料》介绍了近十多年来,研究人员发现的几类新型高效的可见光催化材料:W03、Ag3P04.BiV04、g-C3N4、黑色Ti02和Bi2W06、Bi2M006的研究进展,包括这些窄带隙可见光催化材料的结构、合成、形貌控制、性能改善及其应用,通过这些新研究成果的介绍,使人们更准确地把握光催化领域的发展方向并促进光催化技术向实际应用方面转化。 《可见光响应光催化材料》内容新颖、资料翔实,适用于高等院校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物理化学等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参考,也可供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参考。
《材料本构关系理论讲义》是根据朱兆祥先生讲授“连续介质力学”的讲义整理而成,简明深入,尤其适合初学者入门使用。全书共8章。章是张量和矩阵,第2章是运动和变形,第3章是动力学分析,第4章是变形热力学,第5章是本构方程的一般原理,第6章是弹性,第7章是弹塑性,第8章是黏弹性。本书可供力学专业、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工程科学等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用作教材,也可作为力学和相关专业师生及科技工作者的参考书。
本书是关于电子封装中系统级封装(System on Package,SOP)的一本专业性著作。本书由电子封装领域专家——美国工程院资深院士Rao R Tummala教授和MadhavaSwaminathan教授编著,由多位长期从事微纳制造、电子封装理论和技术研究的知名学者以及专家编写而成。本书从系统级封装基本思想和概念讲起,陆续通过13个章节分别介绍了片上系统封装技术,芯片堆叠技术,射频、光电子、混合信号的集成系统封装技术,多层布线和薄膜元件系统封装技术,MEMS封装及晶圆级系统级封装技术等,还介绍了系统级封装后续的热管理问题、相关测试方法的研究状况,并在最后介绍了系统级封装技术在生物传感器方面的应用情况。 本书无论是对高校高年级本科生,从事电子封装技术研究的研究生,还是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专业技术及研究人员都有较大帮助。
超材料(metamaterial)是"具有天然材料所不具备的超常物理性质的人工材料",近年来成为备受关注的研究前沿。与常规材料相比,他们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常规材料来自自然,易于获得而难于设计;超材料正好相反,易于设计,但在很多情况下却难于获得。
任红轩编著的《趣味科学实验》在充分考虑实验趣味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选取能源、环境、生物医药、纺织、建材等片面21个贴近生活的纳米科学实验,辅以大量图片,使实验方案与原理浅显易懂,目的是抛砖引玉,激发读者探究纳米科技的兴趣。本书在详细的实验方案之外,还设有实验原理、实验问题、背景知识、应用实例、拓展阅读部分,增加了知识性、可读性、趣味性和思考性。《趣味科学实验》可供中小学、大专院校非纳米科技专业师生使用.也可供从事纳米科技的科普人员、管理人员以及广大的纳米科技爱好者阅读和参考。
本书以生产工艺为主线,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软包装的生产技术,主要介绍软包装的基础材料,包装通用材料,各种高性能、高阻隔材料,以及近年来不断扩大使用的特种功能材料。另外,还详细介绍了各种复合工艺,如干式复合、湿式复合、无溶剂复合、挤出复合等。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等特种设备的数量急剧增加,其安全管理和节能管理问题日益突出。对于确保特种设备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地运行,加强特种设备管理和做好事故应急预案具有重要意义。 杨申仲、李秀中、杨炜等编著的《特种设备管理与事故应急预案》共分八章,对特种设备管理、锅炉运行与维修、压力容器运行与维修、气瓶的安全使用与管理、压力管道定期检验及维修、起重机械运行与维修、电梯的运行与维护、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运行与检验等内容,进行了全面地、具体的实操性介绍。 《特种设备管理与事故应急预案》中汇集了大量可借鉴的实用管理资料、案例分析和图表,针对性强,实用性强,可采纳和参考性强。《特种设备管理与事故应急预案》可供工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