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共十五卷,所记载的时间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此柯劭忞先生遗书*种本,大致于民国二十四年由国立北京大学刊。 《春秋》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 722 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 481 年)的历史。 《穀梁传》是一部对《春秋》的注解, 以 语录体 和对话文体为主 。作者根据 刘向、郑康成 对谷梁传的论述 , 引 用公羊 传 徐疏,宋君春秋注, 总结所谓 九旨 , 作为 谷梁 传的 义例 。书中纠正前人的谬误 , 整理前人与后世对事件的不同解读 , 释此事而证以彼事,因此事通释彼事之例 。参证疏通, 所作十五卷加以论述 。 在当时列强侵华、社会动荡的政治背景下,此书 借古喻今 、 以注经史 , 发人深省。
阿勒泰系列全5册:羊道三 曲 冬牧场 我的阿勒泰
《容斋随笔》内容广泛,诸如经史典故、诸子百家、医卜星算、诗文语词、史事考辨等,无所不有,充分显示了他渊博的学识和独特的见解。该书对后世影响较大,深受毛泽东的喜爱。
高濂著的、野间三竹绘的《四时幽赏(共4册)(精)》是一部描写杭州城周围春、夏、秋、冬四时可游玩之处的小品文,记录了古人随四时流转所做的四十八件雅事。日本江户时期的儒医野间三竹因喜欢此书,为其绘图,遂有了《四时幽赏》彩绘本。
《警世通言》是明末文学家冯梦龙纂辑的白话短篇小说集,由四十篇白话文短篇小说组成,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婚姻爱情与女性命运;其二,功名利禄与人世沧桑;其三,奇事冤案与怪异世界。该书描述的大多是市民阶层的思想面貌、情趣爱好、生活景象,与冯梦龙的另外两本小说《醒世恒言》《喻世明言》,被后人合称为“三言”。作为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一个高峰,《警世通言》构筑了自己独特的艺术世界。 《醒世恒言》是明末文学家冯梦龙纂辑的白话短篇小说集,与《喻世明言》《警世通言》一起,合称“三言”。本书收录了四十篇风格各异的故事,其题材或来自民间事实,或来自史传和唐、宋故事。全书结构充实完整,书中人物描写细腻,形象鲜明,不同程度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市民的思想感情。 《喻世明言》是明人冯梦龙纂辑的白
韩愈(768~824),字退之,汉族,唐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
《中华传统文化观止丛书》是学林出版社于1995年12月出版的一套大型文化选本,包括《中华古诗观止》《中华古文观止》《中华古词观止》《中华古曲观止》共四部。1996年,本丛书荣获第十届中国图书奖。2015年,本社在该套丛书的基础上做了增补校订,重新出版。为了方便读者的阅读,本丛书的版式等也作了大幅度的调整,将原来四大部的丛书重新排列成二十四本,以作者为纲,以作品为目,按朝代分体,依序排列。为便于专业研究者研究中华传统文化,现将《先秦文观止》《两汉文观止》《魏晋南北朝文观止》《宋金文观止》《唐五代文观止》《明文观止》《清文观止》《近代文观止》合并为《中华古文观止》,以函套装帧,呈现给广大读者。
本书是中国古代文学名篇与当代名家国画系列四种之一,另三种是《诗与画·唐诗三百首》、《词与画·唐宋词三百首》和《曲与画·元曲三百首》。 本书选收古文二百余篇,上起先秦,下迄近代,都是传世名文,经历代各种选本反复传布,久经考验而富有生命力;邀请上海、北京、南京、杭州、西安及香港等地著名画家分别精心绘制成画,使历代名文都取得视觉形象的表述,便于读者赏文采而明画艺,观画艺而益明文情。历代画家取古文名作为题材者固然不少,但总体视之仍零星枝节,不成统系;现在将历代名篇有系统地汇集成册,并系统地配以绘画,在两门艺术上都是创举,相信比单独赏读名作和单独观赏绘画更能强化读者的美感体验,使历代讽咏不绝的名文更增其光辉。
本书是我社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推出的系列图书之一。全书精选了63位元帅、将军的66篇散文和随笔。这些作品,有记述著名战役的,有回忆战争岁月的,也有抒发思乡、怀念亲人之情的,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和艺术感染力。所选作品均在全国性报刊公开发表过,曾在读者中产生了良好的影响,能让读者从另一个角度了解波澜壮阔、大气磅礴的中国革命历程,领略人民军队将帅们的风采,感受他们的才华和人格魅力。 书中文章的作者有1955年至1964年间授衔的元帅和将军,也有1988年以后授衔的将军。文章排序,1964年以前授衔的作者,以军衔为序编排;1988年以后授衔的作者,以姓氏笔画为序编排。编选过程中,我们参考了《星火燎原》《强军之路》等作品,以及将帅们的个人文集、回忆录、公开发表过的作品,有的文章是直接向作者征集的。
中华美文春水漫溢,经典名篇尽收眼底。《今文观止》分“清代、现代卷”和“现代、当代卷”两本,共选录清代以来三百多年间400位作家的400篇美文,基本上涵盖了近现代及当代中华散文创作的实绩。 成书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的《古文观止》,收录了上起东周下至明末的散文222篇,以散文为主,间有骈文辞赋,广收博采,繁简适中。《古文观止》选家以犀利的视角,在广博的中华文海中撷采绚丽和具有代表性的精美古文。数百年来,一直是研读古文(散文)最重要的读本之一。 煮海为盐,披沙拣金,近四百年间,中华大地涌现了数以千计的散文家,挥毫写下无数字字珠玑、文采斐然、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今文观止(清代·现代卷)》从浩如烟海的散文卷帙中遴选出上乘之作,试图填补从《古文观止》到21世纪的一段空白。读者见到的是一个“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