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历代名家册页丛书编委会编的这本《湖山清远》是历代名家册页丛书之一,以高精度、大幅面、等同于原作的形式,展示了历代名家经典山水作品,包括王原祁的《仿宋元山水图册之一》、原济的《唐人诗意图册之一》、吴历的《仿古山水图册之一》、文点的《荆楚诗意图册之一》等,为学习者提供了学习借鉴的范本。
传统的中国绘画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记录了中华民族每一个历史时代的面貌,反映和凝聚了我们民族的审美意志和传统思想。她以东方艺术特色立于世界艺林,汇为全世界人文宝库的财富。我们当代人得以继随享用这样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有幸并足以引为自豪的。面对这样一笔巨大的财富,把其中的部分继随下来{古为今
《三希堂画谱》是一部学习中国画的经典画谱。近代一些著名画家,皆以《三希堂画谱》为学习范本。在中国历史发展长河中,创造了异常丰富而辉煌灿烂的绘画艺术,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美术作品。中国绘画历史悠久,形式独特,名家辈出,流派纷呈。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都显示出画家的聪明智慧和艺术才能,是-宗宝贵的文化遗产。《二三希堂画谱》作为创新美术的借鉴,对光大民族绘画艺术,具有重要作用。
《江南四大才子全书(第1卷):唐伯虎诗文书画全集》收集了唐伯虎的书画,介绍了真实的唐伯虎,全书分为丹青卷、书法卷和诗文卷。 百年障眼书千卷,四海资身笔一枝”这是唐伯虎对自己一生的概括。唐伯虎传世之作中,成就的是他的绘画。他的画在其生前即已蜚声艺苑,身后更是备受推崇。唐伯虎的书法因为其画名所掩,鲜为人知。其实他的墨宝丰灵潇洒,俊逸挺秀,纵横酣畅,舒放自如,自有其超绝之处。可惜传世之作不多,但从我们所能汇集到的这些墨宝中,亦可略窥其一二。
这部画集收录了张仁芝30余幅近作,其笔下秀润苍茫的江南风光,凝重拙朴的北国山川,淋漓恢宏,气象万千。他善以灵动、秀逸的线条结构画面,将繁杂的表象世界凝铸于简炼的笔墨中。张仁芝现为北京画院一级美术师。其作品曾入选第六、七、八、九届全国美展及百年中国画大展,并有多部作品获奖。
中国绘画以其鲜明的艺术特色全然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是世界文化峰座中一座巍峨壮观的高峰。 本书用详实的文字,精美的印刷,活泼破的版式与读者交流。这些作品是画坛的传世之宝,是画史星群中一颗颗璀璨的明星。夜深人静,当你打开画册,“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用海德格尔的话说:“天地神人交合才成其为艺术。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以至人类本身都鲜活地与你娓娓道来,在与过往人类最伟大的灵魂面对面的过程中,你将会发现自我从迷丛的背后慢慢隐现。”那就让我们在朝九晚五的仆仆风尘中,有做梦的机会,那么就轻多读读中国画吧! 中国画的特色从六朝谢赫以来,强调的是“以形写神”,追求的是“气韵生动”,体现的是“天人合一”。
这套《唐人诗意图》共16页,涉及四位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诗人各四首共16首诗。这套《唐人诗意图》的特点是,笔触特别轻松潇洒,无论是人物或景物都像是随手写来,给人一种舒畅痛快之感,的确是“往往醉后”的神来之笔。而其章法的奇峭多变与别具巧思,又使人感到画家在下笔之前是如何地苦心经营。整套图册清新可爱,风格极其鲜明,幅幅精湛,堪称精心绝品。 1948年夏天,傅抱石先生择取唐朝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诗人共16首诗,以小幅册页来表达他的诗情逸志。作品绘在日本美浓纸上,画家以自己的心与古人之心交融、合拍,用画笔表现诗作的精神、竟境和作者情感,16首唐诗在画家的手笔下形象而丰富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使人既为诗人的作品所感染,又为画家的神笔所折服。这是次与大陆读者见面,从轻松而恢宏气魄中,
《马寒松水墨人物画技法解读》作者马寒松是我国著名国画人物画家,尤善画古代历史人物,其作品构图考究,造型准确生动,设色典雅,画面意境雅俗共赏。作品曾多次入选全国各种展览并获奖。本书作者详细解读了水墨人物画的创作体会,技法要领,图文并茂,通俗易懂。
4开全彩印,收王根生工笔人物画精品。
朱仙镇木版年画起源于唐,兴于宋,鼎盛于明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国四大木版年画之一,历来为国内外美术界重视和敬慕。其制作采用木版与镂版相结合,水印套色,种类繁多,所用原料为炮制工序,用纸讲究,色彩艳丽,庄重深厚,题材和内容大多取材于历史戏剧、演义小说、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年画乡土气息浓郁,民间情趣强烈,具有独特的地方色彩和淳朴古老的民族风格,是民间工艺美术中的一支奇葩。本书从旅游的角度对朱仙镇年画的由来、历史历程、传播、种类意义娓娓道来,旅游工作着若读此书,既得到自身享受,同时也积累了民族文化的精髓,可谓一举两得。
《中国画技法大全:皴法析览》包括以面为主的皴法、以点为主的皴法、以线为主的皴法三个方面的内容。古代画家在艺术实践中,根据各种山石的不同地质结构和树木表皮状态,加以概括而创造出来的表现程式。其皴法种类都是以各自的形状而命名的。早期山水画的主要表现手法为以线条勾勒轮廓,之后敷色。随着绘画的发展,为表现山水中山石树木的脉络、纹路、质地、阴阳、凹凸、向背,逐渐形成了皴擦的笔法,形成中国画独特的专用名词”皴法”。
《唐宋之绘画》一书系傅抱石先生赴日留学时的导师日本知名美术史学泰斗金原省吾先生的著作《唐代之绘画》、《宋代之绘画》之合集。本书以唐代和宋代绘画之传统入手,并以唐代阎立本、尉迟乙僧、吴道子、李思训、王维,宋代宋徽宗、马遠、梁楷、牧溪等知名画家为例,系统地梳理了唐宋绘画的传统及特质。
《中国汉画图像经典赏析》共分为五章,主要内容包括:众生绣像——汉画像人物图像精品艺术赏析;神灵叶瑞——汉画像神话图像精品艺术赏析;动物世界——汉画像动物图像精品艺术赏析等。《中国汉画图像经典赏析》的追求是使读者能够领略雄浑博大的汉画像艺术的神韵。
“仁女”这名称始见于唐代的绘画作品中(也可能还是唐后给加上的画题)如《弈棋仁女图》、《挥扇仁女图》、《簪花仁女图》等。但就以画人之难也是被历代绘画高手所感叹过的,不须赘述。拙著《自说自画》曾述及“深感画人之难。就画男从与画女人比较,画男从易而画女人难,画各种类型的女性中,画美人为更难,其难者是既要画出符合人类与时尚的审美标准的‘美’来,还得画出个性和特定的环境下的喜、怒、哀、乐的各种姿态,不能只画个‘千人一面的美人胎子’。仁女确定难画”。仁女画创作的弊端也是为行家所深知的,但要克服此通病总非易事。吾亦将在创作实践中累画累犯,画中力求改进吧!愿与同行、同好们共同努力为之。
《籍忠亮作品集》收录了籍忠亮的经典作品。画家籍忠亮,是一位隐于闹市且卓有成就的艺术家,远远超过其年龄的高深艺术造诣和对社会的贡献正被广泛传颂。其作品被人民大会堂收藏,国家主席胡锦涛收藏,台湾原国民党主席连战收藏,《香茗》作品被中国邮政作为明信片刊印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