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民国法书清赏)》围绕蔡梓源先生所收藏的近现代名家书法作品,借由丹青笔墨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书中文章不限于对作品本身的欣赏品鉴,而是从更广阔的层次铺衍开来,关注那些在画史上名气大小不一、介绍或长或短的艺术家的性情、文心,或学术、思想种种。他让我们古代艺术家心灵的丰富和细腻。不求深入,但求能见趣味和真性而已。从《大时代(民国法书清赏)》也可以看出编著者的文化和艺术修养。作者是在写前人,同时也是在写自己,通过写前人来写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艺术素养和胸怀。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当临帖达到程度后,我们就会面临创作的问题,从临摹到创作是一个很大的跨越。首先创作是自己书写,但不是随心所欲乱写,它必须依照所学的字帖来写,力求达到从外形到精神全方位的相似,显然这不是能短时间内能达到的。为此我们可以用一个集字创作的方法来过渡,即从字帖里找出现成的字,没有的字用偏旁和部件拼凑,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可以在临帖与创作之间建一个桥梁,既巩固了临帖,又使得创作不再那么困难。这本字帖的意义就是为大家提供一种集字的范例,让大家少走弯路。
随着文化日益发展,艺术不断嬗变,审美逐渐拓 展,现代刻字艺术在传统刻字艺术的基础上萌芽、演 变、升华为一门独立艺术形式。《现代刻字艺术技法 与创作》是根据作者王志安20多年来对现代刻字艺术 的研究、创作成果,在全国及各省市举办的各类普及 班、创作班、研修班的教学实践经验,结合在清华大 学美术学院王志安书法刻字艺术工作室高研班的教学 大纲和课程的基础上所撰写的。本书以大量直观的图 示,深入浅出的文字,力求言简意赅,图文并茂,通 俗易懂。既可作为高校刻字专业的教材,又可作为书 法刻字工作者、爱好者们有效提高现代刻字知识与技 能的自学读物。
江西美术出版社2011年起推出了“中国古代书家小楷精选系列”,几年以来,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可和一致好评,成为了书法碑帖市场中异军突起的一套拳头产品。 目前,本系列已拥有35个品种,精选魏晋至清各代名手的小楷书迹,不仅关注名迹,更发掘佳作,系统地进行整合。本系列图书设计典雅,精印呈现,手感颇佳,又不失书卷之气,让读者从中能体味到不同书家小楷结体运笔之丰神,展示了小楷运用灵活、结体空灵、章法有致的书艺效果,是广大书法爱好者欣赏与临习不可多得的一套小楷字帖。
王铎,其书法独具特色,世称“神笔王铎”。他的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明末有“南董北王”之称,他书法用笔,出规入矩,张弛有度,却充满流转自如,力道千钧的力量。本书由书法理论家对其影响力的法帖进行了既高屋建瓴又深入浅出的鉴赏解读,一册在手,既可欣赏法帖,又可借助专家点评加深理解法帖的妙处所在,是一本的艺术鉴赏图书。
随着文化日益发展,艺术不断嬗变,审美逐渐拓 展,现代刻字艺术在传统刻字艺术的基础上萌芽、演 变、升华为一门独立艺术形式。《现代刻字艺术技法 与创作》是根据作者王志安20多年来对现代刻字艺术 的研究、创作成果,在全国及各省市举办的各类普及 班、创作班、研修班的教学实践经验,结合在清华大 学美术学院王志安书法刻字艺术工作室高研班的教学 大纲和课程的基础上所撰写的。本书以大量直观的图 示,深入浅出的文字,力求言简意赅,图文并茂,通 俗易懂。既可作为高校刻字专业的教材,又可作为书 法刻字工作者、爱好者们有效提高现代刻字知识与技 能的自学读物。
《中国书法名迹赏析》是人民美术出版社推出的书法学习丛书。由书法家、书法教育家、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欧阳中石题写书名,全国知名高校学者及书法研究者合力撰写。“会古通今,心手双畅”是我们出版该书的宗旨。 《中国书法名迹赏析:九成宫醴泉铭》精选古代碑帖百余种,从碑帖赏评、历史掌故、书家简介、书学理论到写法分析、碑帖释文、集字释例及名家临摹诸方面对历代名碑名帖作深入细致的梳理和分析,并附有精选的碑帖拓本,是有志于书法临习、研究的广大学生、书画爱好者的学书。
《松雪斋文集/艺文丛刊》是元代书画家赵孟頫的文集,《松雪斋文集/艺文丛刊》收录了赵孟頫记、传、文、制等各类题材文章三百余篇,其中主要依据是传世刊刻的赵孟頫各个版本的文集,此外,点校者又根据流传的各类文献,进行辑佚、搜集、编排工作,辑得新发现赵孟頫文三十余篇。《松雪斋文集/艺文丛刊》以繁体竖排印行,既尊重赵孟頫已有刊定文献的体例,又有新的补充,是研究赵孟頫书画和元代文学基础性文献,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资料价值。
钱建忠是上海书协会员,自年少时就精勤练习书法,对历代大家范本多所临习,对欧体特别喜爱,每每有佳作,得师友赞叹。他特别对楷书情有独钟,并有颇多感悟,所书作品也颇多成就。钱建忠所书楷书弟子规,工整清雅,广受好评。《钱建忠楷书弟子规》的出版对传播书法艺术,弘扬传统文化较有意义。
《大时代(民国法书清赏)》围绕蔡梓源先生所收藏的近现代名家书法作品,借由丹青笔墨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书中文章不限于对作品本身的欣赏品鉴,而是从更广阔的层次铺衍开来,关注那些在画史上名气大小不一、介绍或长或短的艺术家的性情、文心,或学术、思想种种。他让我们古代艺术家心灵的丰富和细腻。不求深入,但求能见趣味和真性而已。从《大时代(民国法书清赏)》也可以看出编著者的文化和艺术修养。作者是在写前人,同时也是在写自己,通过写前人来写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艺术素养和胸怀。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原作坊 中国书法:蔡襄 自书诗》是“原作坊中国书法”系列丛书之一,采用经折装的方式,以原大样书来呈现蔡襄的《自书诗》原貌,给读者以真迹感,全方位感受古代法帖的魅力。 《自书诗》纸本,三接纸,纵二八·二厘米,横二二一·二厘米,行书,七十三行,八百八十四字。 北宋皇祜二年(一〇五〇),蔡襄罢福建路转运使,应召还汴京修《起居注》,遂从福州一路北行,历时半年多。沿途见闻有感于怀者,皆成诗章。因属个人诗稿,无意求工,故笔势如行云流水,结体宽展跌宕,行气疏朗,气脉贯通,充分展示了蔡襄中年清健圆润的书风特色与纯熟的功力。近代朱文均赞曰:[此册行楷略备,无不臻美。其婉约处极似虞永兴,而温栗不减柳谏议。盖其能博采约举以自成一家书派者。] 蔡襄(一〇一二-一〇六七),字君谟,兴化仙游(今属
首都师范大学欧阳中石教授是当今杰出的书家,是该校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博士后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曾荣获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十七年前,本书主编纲幸运地得到中石先生无意中戏剧般创作的行书《自嘲》,纲视之为中石先生的行书精品,从而珍且宝之。为了传承并弘扬书法艺术,使更多的书法爱好者欣赏到中石先生这幅行书书法精品,现编辑出版《=中石书一自嘲一鉴赏集》。本书分文字和图版两个部分。文字部分先由主编叙述关于《自嘲》的故事,再专文从文学角度鉴赏《自嘲》,然后是十几位作者撰写的从书法角度鉴赏《自嘲》的文章。由于各位作者具有各自的经历、学养和识见,又各取不同的切入点,因此,这组文章堪称八仙过海、百花齐放。令人欣喜的是,作者们没有丝毫时下流行的忽悠,而是实事求是、见仁见智,其中不
《历代名家小楷系列:明 文徵明小楷精选(2)》介绍了,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诸体皆胜。自汉末以来,由隶书发展而来的小楷日益成为了古代文人的日用书体,因其圆润、娟秀、挺拔的特点成为了历代正书的典范。《历代名家小楷系列:明 文徵明小楷精选(2)》旨在让读者体味不同书家小楷结体运笔之丰神,实现小楷运用灵活、结体空灵、章法有致的书艺效果。
藤原行成(972—1028),日本平安时代中期的廷臣,贵族出身。他在任上,以其“恪、勤、精、励”的作风赢得了一条天皇和“执政”藤原道长的双重信任,后来官至“权大纳言”,是一条天皇朝的四纳言之一,又因善书而名著于世,被誉为“平安三迹”之一,后世多称藤原行成为“权迹”。平安中期,小野道风开创了“和样”书法以来,日本书法翻开了新的一页。而继承这一传统并集“和样”书法大成者之一便是藤原行成。藤原行成书法用笔流畅,书风清雅,在近取小野道风,远取“晋唐书风”的基础上又充分融入个性意趣,确立了鲜明的书法风格,对此后的日本书法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